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2013年11月份结束的又一轮关于我国遗产税开征的社会讨论,非常有必要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在这次讨论中,我国普通民众对遗产税开征的普遍而强烈的反对声,实质是对我国改革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和矛盾的紧张、失望、担心、忧虑、不安、不满、厌恶和愤怒等社会情绪的宣泄,但是,各种严重违反当代遗产税基本常识的传言实则起到了乘风放火、火上浇油的作用,而这样的传言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则是因为我国遗产税的开征缺乏坚实的共识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反对我国遗产税开征的社会情绪,普及我国遗产税开征的基本常识,夯实我国遗产税开征的共识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与社会民众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开征遗产税的呼声越来越高,几成呼之欲出之势。那么,遗产税开征之后其税收收入应当归属于中央还是地方便成为了一道难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域外税收实务的介绍推断出遗产税收入归属主要由遗产税开征所欲达到之目的来决定。其次笔者对我国开征遗产税的主要目标进行分析,认为遗产税开征的调控目标与财政目的使之兼具中央税与地方税的特征,因此我国在开征遗产税后应将其划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最后笔者对今后遗产税的征收主体及央地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尚未开征遗产税。近年来,学术界和实务界要求开征遗产税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民众财富的增加和贫富差距的加大,可以预见,我国将来定会出台遗产税。人具有趋利避害的属性,遗产税一旦开征,民众就会通过各种方式避免或减少缴纳遗产税。信托具有特殊的财产权利结构,在避税方面有着天然的功能和优势,因此通过设立信托规避遗产税可能较为普遍。对于这种规避行为,不能简单地给予否定评价。从信托的固有品格、“目的违法”认定的可操作性、国外的主流立场、我国民事信托不发达的现实、避税与逃税在本质上的差异等综合考虑,应对设立信托规避遗产税的行为宽容对待。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财产不断增加,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开征遗产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民众对遗产税的认知观念正逐步发生变化,对遗产税有一定了解但不深刻。通过上海市民对遗产税认知度的实证研究,了解民众对此税种的认知特征,为进一步提升民众对遗产税的认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遗产税是否应该开征以及在什么时候开征,一直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目前有一些人对于我国是否有必要开征遗产税,是否具备开征遗产税的条件提出了质疑。本文论证了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征收遗产税的方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公平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开征遗产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针时目前理论界对开征遗产税的不同态度,综合分析了遗产税开征的现实条件,为我国开征遗产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1958年荷兰首次开征遗产税以来,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征了遗产税。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对开征遗产税的呼声很高,似乎开征遗产税已指日可待。然而,任何一种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都离不开培植它的文化土壤,必须与其文化系统相容。现行文化条件下,我国开征西方模式的遗产税仍然存在不可行性,如中国人价值感的来源、对待财富的态度、继承的观念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国情不同,制度不能照搬,所以我国目前开征遗产税的条件尚未成熟。但作为一种完善税制、维护国家经济利益、调节收入差距税种,我国未来开征遗产税依然有其重要意义,应适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建立健全公民的死亡报告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和财产登记制度、个人财产评估制度,并进一步完善财产继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关于遗产税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局面的打破和近三十年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成功改革,经济社会中个人财产大量聚集。我国现行的税制体系对收入分配初次调节能力有限,出于财政收入和公平原则的考虑,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日益突显。文章就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从多方面进行讨论,而后提出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合理的遗产税的设计方案并对开征遗产税所需要的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遗产税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的净财产课证的税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开征的以校正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税种。在我国现行税制中,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主要是对收入流量的动态调节,而对收入存量纳税人所拥有的各类财产的静态调节却相对较弱。因此,无论从完善税制结构,还是从缩小贫富差距来看,开征遗产税都是势在必行。我国开征遗产税,在现阶段宜采用总遗产税制,并一并开征赠与税作为对遗产税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论遗产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遗产税的历史、理论依据、开征的意义、可行性、具体方案设计与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开征遗产税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旨在为遗产税在中国的及时实施提供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遗产税的开征总被认为时机尚不成熟,事实上与此相关的各种说法都似是而非,逻辑错误,其原因就在于在遗产税开征时机选择的一般思维中存在"虚假的必备条件"、"夸大负面效应"和"想当然的可行性分析"等陷阱。跳出这些陷阱,尽快开征遗产税,正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当下,人们呼吁开征遗产税的最主要理由是遗产税的开征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然而,贫富差距的扩大并不必然要求开征遗产税,遗产税的开征也并不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相反还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此外,中国的现实更不符合遗产税开征的前提,因此,中国不应该开征遗产税.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财产税的征税范围长期以来局限在房产、地产及车船上,征税范围过窄而调节力度不够。在我国开征遗产税可以弥补财产税在上述两方面的不足。同时.在我国开征遗产税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我国遗产税的开征现已具备经济、法律、历史和思想条件,但尚有财产评估等刳度有待完善。遗产税制度的建设需考虑起征点或免征额、反避税措施、税率等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遗产税的法理依据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遗产税的开征迫在眉睫,但传统的遗产税征收依据学说答非所问,似是而非,根本没有说服力;遗产税"技术价值论"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值得重视;遗产税"社会资源垄断论"的提出,是对"技术价值论"的完善和发展,阐述了遗产税的法理依据,解决了"为什么一小部分国民应当缴纳遗产税"这一难题,能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个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纳税意识也与日俱增,同时我国的法律越来越完善,这就为遗产税的开征提供了客观条件;但遗产税的开征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应合理设计遗产税制度,合理确定纳税人和征税范围,确定征税依据及减免,并采用累进税率等,同时应加强征税管理另外,还应注意开征后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遗产税的模式理论是一种重大的误识,这是因为:其与个人所得税模式理论并不相似,并不是征税的技术问题;由遗产税的正当性所决定,遗产税的课税主体只能是被继承人,分遗产税模式不能成立,遗产税模式理论不应该存在;遗产税与遗产继承没有关系,人们对此认识不足,因而会对遗产税模式是一种误识的主张产生种种疑问。对此必须予以澄清,以积极促进我国遗产税的开征。  相似文献   

17.
遗产税是调节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税种。然而,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情况的复杂性及遗产税本身的局限性,目前开征遗产税的最佳时机尚未到来。但是,如果从长远看,特别是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完善税制体系的宏观角度看,中国开征遗产税应是当务之急。本文认为,中国遗产税的开征时机宜选择在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后期,并在完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应及时总结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经验,为遗产税开征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8.
开征遗产税能在一定程度上均衡贫富,缓解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鼓励勤劳致富,引导公益捐赠,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遗产税的开征应在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税制模式、征税依据、课税对象、减免扣除项目、税率和遗产税的归属等方面做出正确选择,同时还应建立相关制度准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开征遗产税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开征遗产税,需要制订完善的遗产税法,进行全面系统地税制设计,方能确保征收实效。我国遗产税草案及其修订版的框架体系基本完备,税制模式、纳税主体、征税客体等的设计较为科学合理。但关于起征点、税率、税收减免等的规定可行性较差,需要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20.
研究遗产税的功能对我国遗产税的开征具有重要意义。遗产税起源于西欧和埃及古老的财产继承和职务继承的制度,古代遗产税发挥的主要功能是确认产权转移,而不是筹集财政收入,以往的研究对此认识不足;市场经济需要洗牌装置,即大力发挥遗产税公平社会财富分配的功能,但现代遗产税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完成这一使命,因而遭遇了生存危机;当代社会是社会资源垄断普遍化的社会,遗产税更是不可或缺的,在社会情绪宣泄和社会心理支持两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心理疏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