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甚么;儿孙不如我,要钱做甚么",这句贤文是说子孙后代如果能力比我强,没有必要留钱财给他们,因为他们自己有能力生存和发展;如果子孙后代没有能力,不能争气自立,也不能留下钱财给他们,否则留得越多,给他们带来的灾祸也越多.《增广贤文》中还有一句:"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说的是富裕之家虽然拥有良田万顷,但只能每日三餐;虽然有大厦千间,晚上也只需睡一张床.这两句贤文总结了我国古人对财富的认识,旨在教育我们做人要少索取,多奉献;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不要为金钱所累,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要做金钱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要讲好自己的“金钱故事”,首先要想清楚如何用钱来形成世界观,以及这种世界观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幸福感调查是组织机构健康与否的试金石。 研究表明,幸福感并不来自遗传,遗传性状只起到25%的作用,且能随环境改变;幸福感与金钱、财富也没有关系,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收入大幅增加,幸福感水平却几乎未变。真正影响幸福感的是环境,是社会关系,有着密切给予自己支持的亲友会让人备感快乐。  相似文献   

4.
由于缺少金钱或视钱如命而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使得金钱备受谴责。“金钱是万恶之源”,有人会这么说,一些人甚至因此比较憎恨富人。富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种憎恨使他们贫穷。事实也许是,“上帝”有可能也在为他的生意忙得不亦乐乎呢,只是这一事实不被人们注意罢了。金钱本身并无善恶之分,人性的善恶才决定钱的善恶。  相似文献   

5.
金钱这个东西,不知害了多少人。不然,"人为钱死,鸟为食亡"这句古语怎么会流传至今呢?只要我们翻一下那些腐败分子的犯罪档案,没有一个不是与金钱有关联的。北京的王宝森如此,我们武汉那个逃到国外的"劳动模范"也如此。他们无不都是在金钱的驱动下滑下深渊的。然而,观实生活中,也不乏视金钱如粪土的人。上海一位普通的水电工徐虎便是。11年来,他占用自己7500小时的业余时间,义务为市民解决生活难题。因他办事认真踏实,手艺高精,附近一些商店、仓库和居民找上门来高价请他安装水电,但都被他一一回绝。一位  相似文献   

6.
抓住根本     
《工业会计》2013,(12):6-6
一个成熟的理财规划.或者说符合家庭生命周期财务规律的规划.必须涵盖人们一生所必须面对的生活需求.正所谓金钱因人之所需而存在,而非人因金钱而活着。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里,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项调查表明:在80年代,职工书报费支出占文化消费的13.3%,到90年代初却只占8.5%;近40%的青年人除了课本一类的书之外基本无藏书,50册以上藏书的占23.6%,而藏书在100册以上的仅占8.6%;能经常看书并作笔记的仅占1%以下,无目标的随机看书者占40%。在20世纪末的今天,不少青年人正在放弃着读书,很多人把眼睛盯在金钱上,还有的人把书作为一种摆设和门面来显示自己的专业和渊博,而不去读它,这些人即使有点藏书也多是尘封已久。青年人冷淡读书的原因今天,为什…  相似文献   

8.
孟雅丽 《中国纺织》2006,(12):118-119
中国的服装企业即使没有绝佳的营销策略似乎也能在销量上节节攀升,坐拥个让世界商人都眼馋的超多人口的大市场,赚钱不是太难的事情胆要想赚得名声特别是好名声却不是简单的事了。正如,穿衣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但穿出品位,穿出个性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衣服是我们给自己最贴身的标签注明了,你是谁.做什么属于哪个阶层生活品位如何以及你的个性特点以及生活方式等等,当然,还需要有手表、汽车、首饰等等此类商品加以注释。  相似文献   

9.
李元卿 《中国石化》2006,(11):49-49
“智慧装在脑袋里,金钱装在口袋里”,这是人们对犹太人善于学习、善于经商理财的一种形象比喻。据有关调查,在美国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就占了一半之多.而犹太人作为少数民族,在美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过2.3%。有些人赞叹,世界经济越来越多地操纵在犹太人手中。  相似文献   

10.
郭锐 《工业会计》2004,(11):4-4
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在其私人金融家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被灌输了追求金钱的思想。由于恰恰处在美国经济迅速膨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的时代,他的这种思想正好跟这个时期形成的崇尚金钱的社会文化相辅相成,使他能够在艰难的创业过程中培育起自己成熟的职业商人气质和思维方法。1855年,16岁的洛克菲勒就首度就业。18岁时他已成为一家拥有4000美元资本的公司的合伙人。最终,他打造起了自己的石油帝国。  相似文献   

11.
程萍 《工业技术经济》2000,19(1):33-34,37
企业里职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因此,每个企业都应当做好人的工作。一、激励职工对企业的热爱激励是激发职工去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它是人才资源管理中最关键的因素。对企业经理来说也许最难以回答的问题是用什么东西能激励职工?可以列举各种因素,其中包括金钱、好的工作条件、有趣的工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提高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机会等等。当然,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我们还可以列出几百个这样的因素。但是所有因素中压倒一切的因素,也许是需要的满足了。就是说,人都有欲望和需要想得到满足。如果公司能够提供满足这些需要的手…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可以在慈善活动中提升企业形象,因此慈善不仅需要金钱和爱心,更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13.
《工业会计》2004,(12):94-94
本书通过一系列的典型故事与实例说明了上班族如何进行理财投资、让钱为自己工作、扩大家庭资本积累,从而拥有富足的金钱和良好心情、尽情享受美好新生活的种种方法与技巧。本书图文并茂,极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4.
张琦 《武钢政工》2008,(2):36-3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在物质上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丰富和提升,同时渴望追求金钱和物质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也盛行起来,给社会和谐、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不可避免的反映在医疗行业中。不少医院在管理中,重物不重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比较突出,偏离了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医院要实现自己的功能,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赢得广大患者的认可和信任,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构建和谐医院。总医院近年来努力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融入医院的管理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鲁国法律规定,负罪或负债者,发配于诸侯贵族家服劳役,直至有足够的钱赎身;如有人愿意出钱替这些男女奴隶赎身,政府则给予一定的金钱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出钱替人赎身而不接受政府的奖金。孔子听说后,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他说:“子贡失当啊。大凡圣贤做出的事情,都有移风易俗的功用,使圣贤之道潜移默化地教化影响老百姓。并非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格品行。现今鲁国富庶者少而贫穷的人多,如果接受政府奖金就被视为不廉洁的话,那么替人赎身的善事靠什么维系下去呢?恐怕自今以后,不再有人愿意出钱从诸侯贵族那里赎人…  相似文献   

16.
人在年轻时候,以健康换取金钱,在年老的时候,以金钱购买健康。那么在什么时候享受呢 ? 人老了有许多遗憾:好不容易有钱可以旅行,但精力比钱先用光;可以有一大片时间好好回忆,却发现记忆力不行了;老到可以不在乎别人的批评了,却没有人批评;年轻时想得到的东西,老了以后发现可以不要;老人可以说再度童年,可以过老小孩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此时才发现,人的幸福是发现自己对别人还有用。虽然有高龄补读未完书之喜,怎耐老眼昏花,常常看 3像 8,看 6像 9。 经常有人空劳感叹:朝如青丝暮如雪。依我看,褪色也是一种美,因为它去掉…  相似文献   

17.
封士明 《汽车与社会》2011,(3):I0050-I0052,I0054
豪掷6亿赞助亚运会,媒体宣传还需另花不菲的金钱,广汽“传祺”尚未正式登场,就吊足了人们的胃口。那么,技术上装备精良且被高层打了9分的“传祺”,能否通过6亿元亚运营销让自己誉满天下、销路大开呢?  相似文献   

18.
胡仁鹏  封荣娟 《董事会》2007,(7):108-109
在美国当官还真不容易啊,首先要自我介绍一下,然后被人这样盘问来盘问去,还时不时被打断自己的谈话,当得实在不爽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在即,两党候选人已经开始为选战摩拳擦掌,展开激烈的竞争。前期是筹备经费比赛,作为金钱政治直接体现的总统选举,没有强大  相似文献   

19.
王石 《董事会》2007,(11):108-108
金钱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一个人即使拥有亿万家财,只能说你是一个有钱人,金钱本身也只是一个数字,只有回报社会,造福百姓,拥有的财富才真正有意义!一个人拥有充裕的物质财富,是人生的一种成就;拥有丰厚的精神财富,更不失为一种崇高的人生追求。我觉得一个企业家,他的人生目标,绝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富有,而应当有更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有更大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袁剑 《董事会》2005,(6):60-61
投机市场最疯狂的心理驱动机制已经启动,在这个时候,泡沫已经发出了最致命的诱惑,它会像“牧师劝人搬到天堂”一样轻易俘虏人们的心智,并吸附着金钱潮水般向它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