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案情介绍:A公司是某市一家贸易公司,B公司是某市一家化妆品生产企业,C公司是某某市(另一城市)一家化妆品生产企业,A公司分别与B公司、C公司都签订有化妆品的委托生产加工协议并依法履行了委托加工备案手续。2010年9月中旬,A公司将原本要发给C公司委托加工使用并标注有C公司厂名、厂址的包材误发给B公司,在C公司不知情的...  相似文献   

2.
近日,Z市质监局接到上海A公司举报,称Z市D县B公司生产假冒A公司的皮鞋.Z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在B公司仓库内发现,印有A公司商标的皮鞋100多双,皮鞋包装盒上标注上海A公司的厂名厂址,其它外包装材料若干.经进一步调查查明,B公司曾于2008年3月于A公司签定委托加工协议,约定B公司生产标注A公司商标的皮鞋,并由A公司提供相关的产品包装材料,A公司每年付给B公司货款若干,协议有效期三年.  相似文献   

3.
李永超 《人力资源》2017,(10):34-37
保密协议等同于竞业限制协议吗 2010年2月,张某入职A公司,同年2月14日,A公司与张某签订保密协议.2013年4月,A公司着手研发X技术,张某作为该公司技术负责人,负责此项工作.2015年10月,张某在X技术即将成熟的情况下提出辞职申请,离职获得批准后,进入其妻子担任法定代表人的B公司工作.由于X技术一直由张某负责研发,2015年12月1日,A公司与张某签订《技术委托研发合同》,约定由A公司出资5万元,张某完成X技术的研发,同时约定技术成果归A公司所有,张某负有保密义务.2016年4月11日,张某交付了相关技术成果.随后,张某以B公司的名义先后生产、销售有关X技术的产品.张某辩称,由于A公司没有采取合理的、适当的保密措施,唯一作为保密措施的《保密协议》又没有具体约定哪些属于需要保密的技术信息,所以该技术不构成技术秘密.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 2014年1月,Z市质监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对B香醋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仓库内有检验合格、待销售的香醋成品若干箱,外包装上印有生产商B公司,委托方S省C公司,并贴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等信息.经进一步调查核实,B公司已取得香醋食品生产许可证,并于2010年取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使用权(第四批),C公司委托B公司生产香醋的行为,也已按规定办理了有关食品加工备案手续,现场发现的香醋产品经抽检也全部合格. 据此,执法人员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B公司各项手续齐全,产品也是合格的,不存在违法行为,不应当进行处罚.另一种意见认为,虽然B公司生产的产品符合食品生产许可的有关要求,但是违反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应当给予处罚.  相似文献   

5.
基本案情 A公司与B公司口头约定加工承揽一批鞋子,A是定作方,B是承揽方,由A公司卖给国外。B公司按照A公司提供的鞋样首先制作出样品,经A公司确认后,B公司开始投入生产。生产完毕,A公司委托B公司办理商检和报关手续,B公司持A公司的委托书办理了上述手续,于是货物运往国外。A公司先后两次付给B公司4万元,尚欠2万多元未付。从交  相似文献   

6.
案情介绍 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对A公司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A公司使用标注B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CD9789TSDL"IP来电显示电话机,标有CCC认证标志.经调查,A公司用该型号的电话机开展装机业务.该型号话机是B公司委托C公司生产加工的,C公司已取得该型号话机的CCC认证证书.B公司未取得该型号话机的CCC认证证书,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查实B、C两公司之间的加工合同和相关证据材料.  相似文献   

7.
[基本案情]2001年6月间,省外A公司与省内B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某厂生产的无缝钢管500吨(每吨4800元)的供货合同。然后,B公司又与省内的C公司签订了一份产品名称、单价、数量、质量规格等与A公司所签订供货合同基本相同的供货合同。之后,A公司却没有按其与B公司的约定去组织某厂生产的无缝钢管,而是到别的地方组织了其他厂生产的400吨无缝钢管,陆续托运到B公司与C公司约定的地点。C公司则按其与B公司的约定,将部分定金(18万元)交付给B公司。B公司在陆续验收A公司所提供的无缝钢管过程,发现有质量问题,但…  相似文献   

8.
刘斌 《物流时代》2011,(11):66-67
案例陈述 2011年2月,原告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二年期的购销合同,约定B公司常年向原告A公司供应某种化工原料。同年5月,原告向B公司购买化工原料50吨,总计价值人民币495,000元。原告通过其代理人张某委托被告C贷代公司将该货物从大连港运至江阴港,相应的托运委托书记载托运人为张某,收货人为原告A公司,并约定运费共计人民币10,800元。  相似文献   

9.
刘斌 《物流时代》2012,(2):80-81
2011年3月17日,申请人烟台A贸易公司(以下称“A贸易公司”)与被申请人山东B集装箱班轮公司(以下称“B班轮公司”)签订运输合同,约定由B班轮公司负责A贸易公司从韩国釜山港进口至山东烟台港挖掘机配件的运输事宜。按照该合同约定,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期承办了一起案例:甲厂委托乙厂加工生产产品,双方签订的委托生产合同约定:乙厂根据甲厂提出的技术要求生产产品,产品标注甲厂的名称和地址且对外销售权属于甲厂.  相似文献   

11.
基本案情 A公司与B公司口头约定加工承揽一批鞋子,A是定作方,B是承揽方,由A公司卖给国外。B公司按照A公司提供的鞋样首先制作出样品,经A公司确认后,B公司开始投入生产。生产完毕,A公司委托B公司办理商检和报关手续,B公司持A公司的委托书办理了上述手续,于是货物运往国外。A公司先后两次付给B公司4万元,尚欠2万多元未付。从交货到再次催款的半个多月时间内,A公司提出货物质量有问题,因而拒付余款。于是B公司提起诉讼,A公司提出反诉。A公司举证被外方退回的部分货物有质量问题,并有经驻外办事机构验货和认证的文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技术监督》2008,(12):20-21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8年第10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委托加工未申请备案应如何处理》一案:介绍了新疆某县有两家无隶属关系的塑钢窗厂,B厂已取得生产许可证,A厂未取得生产许可证。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通过对B厂负责人的调查得知,B厂生产的塑钢窗是由A厂委托加工的,但双方委托加工属于口头委托。  相似文献   

13.
新疆某县有两家塑钢窗厂,即A厂和B厂,但无隶属关系。B厂已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A厂未取得生产许可证。近日,该县质监局执法人员对B厂进行检查时,通过对B厂负责人的调查了解,发现B厂生产的塑钢窗是由A厂委托加工的。经过调查证实,双方委托加工属于口头委托,  相似文献   

14.
某市质监局在开展“清新居室”专项整治行动中,依法对辖区某木业公司(以下称“A公司”)进行检查。执法人员发现,该公司受南平某公司(以下称“B公司”)委托加工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产品外包装只标注B公司的厂名、厂址及QS编号,而未标注A公司的厂名、厂址及QS编号,且A、B公司均有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相似文献   

15.
《财务与会计》2021,(17):76-80
1.问:A公司与B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以2亿元的价格收购B公司的全资子公司C公司100%的股权,此后C公司成为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根据合同约定,A公司先向B公司支付了1亿元股权转让款,余下1亿元作为股权转让尾款在1年后支付.但后续由于C公司存在历史纠纷,A公司与B公司约定,该纠纷由B公司承担,并从股权转让尾款扣除5000万元.请问:A公司对无需支付的5000万元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6.
【案情】2008年6月,A投资有限公司与B贸易公司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A投资有限公司向B贸易公司购买一批货物,货款金额为60287元。B公司按照合同约定交付了货物,并且按照A公司的要求,于2008年8月向A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金额为60287元。但A公司仅支付了货款25000元,尚欠35287元未支付。B公司多次催要未果,故于2008年11月向法院起诉,要求A投资有限公司支付剩余的货款35287元,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相似文献   

17.
特殊债务重组的四种税务处理观点某税务师事务所在为甲公司作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审计后发现:甲公司于2010年1月向乙企业购入A商品含税价为1404万元。合同规定,甲公司须于2010年4月1日向乙企业支付货款。同月,甲公司又向丙企业购入商品B商品,含税价为2925万元。合同约定,甲公司须于2010年5月1日向丙支付货款。  相似文献   

18.
案情 2002年1月13日北京A旅行车厂与山东B运输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主要条款约定:由A旅行车厂向B运输公司提供16座旅行车10辆,每辆价格为人民币8万元,共计货款80万元。B运输公司先预付货款10万元,A旅行车厂于2002年5月30日前供货,货到齐后一  相似文献   

19.
2004年7月15日,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A开关厂检查时发现,该厂在没有获得家用插头插座强制性产品认证(3C)的情况下,生产、销售插头插座。执法人员当场对涉案产品依法予以查封。经立案调查,标注A开关厂厂名的产品是委托B电器厂生产的(有委托生产合同为证),而B电器厂已取得插头插座的3C认证证书。  相似文献   

20.
2012年4月6日,A县质监局食品监管人员对B公司进行日常巡查,发现C产品合格证上标注产品名称:C,食品原产地:XX省A县,产品标准:Q/ZMX001-2009,但B公司工作人员发现正在车间包装的C产品与A县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A县C有明显区别,执法人员立即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后经调查,B公司包装C产品已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