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聪 《商场现代化》2020,(2):163-164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治理关键是要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治理来实现。因此本文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为研究对象,从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财务状况、成长速度、关联交易、内部治理结构等多个角度探究基于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途径,并从完善股东大会内部治理机制、健全董事会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监事会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时有发生,财务舞弊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原则。伴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法律的逐步完善,我国财务舞弊行为涉及范围广,手段变化多样,犯罪主体也在变化。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缺乏制衡机制,经理层中间拥有大量官员,监督、惩罚、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财务信息不对称,会计师事务所、地方政府的利益化行为。我国应加快完善产权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增强打击财务舞弊的力度,提升投资者对舞弊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也逐年增长。然而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多,财务舞弊也越来越严重,财务舞弊行为更是越来越普遍。这不仅影响了公司的信誉,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识别和治理的难度也变大。就以我国为例,银广夏、科龙电器等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对于个人、企业、国家都有重大的打击,也使我国对于财务舞弊行为更加重视。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原因、运用了何种手法进行财务舞弊、找出最新的识别手法及对策是解决财务舞弊行为的当务之急。文章系统分析了财务舞弊行为,研究了财务舞弊行为的原因、识别的办法、并提出了相应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性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日益严重,我国也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财务舞弊现象,甚至可以用"造假成风"来形容.本论文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危害,并分析了导致管理舞弊的因素主要在于上市面临的压力、内外监管不力提供的机会和管理层寻求的借口.可以通过建立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外部审计来防范管理舞弊.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之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一直屡禁不止,并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进行分析,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露涵 《商》2014,(5):25-25
近些年来,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的变得越来越重要,财务信息舞弊不仅会给财务信息使用者带来了重大损失,还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防止财务信息舞弊行为便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舞弊的手段和特征入手进行研究,进而分析财务信息舞弊行为的成因,并提出防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舞弊行为的有效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冯雨轩 《市场周刊》2020,(20):0105-010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屡禁不止,不仅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也干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文章试图对上市公司常见舞弊手段进行深入的剖析,有针对性地为投资者提供一些防范虚假财务信息的基本措施,并从市场监管者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2016,(15)
大量的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抑制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不准确的信息会影响使用者的判断,证券市场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所以,有效的治理这种现象迫在眉睫。要抵制目前财务舞弊的现象,就必须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本文主要从完善内部、外部治理结构的治理措施这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减少财务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9.
《商》2015,(39)
上市公司中所存在的财务舞弊问题已逐渐上升为了一个法律上的重要问题,并给资本市场和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要有效的对公司财务舞弊问题进行防范治理,就必须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根本动因作分析。本文从财务舞弊的概念出发,研究了其基本的类型,并分析了以法务会计介入财务舞弊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相关制度不够完善,IPO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较为严重,其中海联讯因财务造假问题导致的骗取发行核准违法和信息披露违法两项行为收到了2014年证监会"最严"罚单。本文通过对海联讯财务舞弊事件始末和影响的描述,进而简要分析其财务舞弊所采用的手段和原因,从而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财务舞弊是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容易发生的问题之一,小到影响投资人,大到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给予防范与监管。要想建立起有效的防范体系,就必须搞清楚上市公司进行公司舞弊的动因,根据动因找到解决措施,真正从源头上遏制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有关财务舞弊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并基于2011年部分违规公司的财务数据,对财务舞弊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希望能够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和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在当今全球证券市场上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财务舞弊严重地削弱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和防范对策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越来越多,直接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四川金亚科技公司通过财务舞弊欺诈上市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基于对案例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和过程的分析,提出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防范措施和治理建议: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加强管理层与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加强对独立审计行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中介机构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5家高管舞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股权集中度和内部人控制等因素与上市公司高管舞弊行为显著正相关。造成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舞弊行为的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的缺陷,治理上市公司高管舞弊行为,应重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财务舞弊行为是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的特点和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情况,财务舞弊行为在上市公司频繁发生,本文先对财务舞弊行为进行了阐述,并区分了其和其他不规范会计行为的不同,然后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行为的原因,以及进行常见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行为的手段,对如何预防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对以后关于如何预防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向更深层次渗透,审计工作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逐渐上升,随之而来的财务舞弊问题也相继暴露出来,对我国金融市场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长远角度而言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我国应从基础的理论研究入手,到人才的培养,对内部控制的完善和审计市场的规范等方面投入关注,防微杜渐。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折射出企业的运营管理、金融市场的经济变动等诸多问题,因此,防范根除企业中存在的财务舞弊行为,对公司的治理结构的完善、国家经济市场秩序的安定而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频繁爆发出财务舞弊事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007年~2016年因财务舞弊而遭到监管机构处罚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在公告日前后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发现研究样本的AR显著为负、CAR显著为负;将受到多次处罚的公司与受到单次处罚的公司进行对照,发现受到多次处罚的样本市场反应更剧烈。试图从内部治理、外部管理以及机构投资者角度建立起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0.
金亚科技实施的I PO财务欺诈、年度报告虚增利润、虚增银行存款、虚列预付工程款、会计核算设置阴阳账本等财务舞弊手段揭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透析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涉及制度缺陷、监管不力、高管失控、中介失责、利益驱使、道德缺失等因素,为此需要从完善创业板市场法律法规、提高监管和执法水平、完善公司内部机制、提高财务舞弊成本、提高审计的独立性、提高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加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