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和动机越来越受到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文章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2011年上市公司数据,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验证。经研究发现,上年度审计意见类型和财务状况是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原因,而上市公司规模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事务所变更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分为自愿变更和非自愿变更,本文对2007-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自愿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显示:ST上市公司较易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一般倾向于公布年报前临时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后,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缓和率虽有所下降且呈现出平稳趋势,但是仍远远高于未变更前的缓和率;变更前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变大的比例大于变小的比例,这说明上市公司有追求高质量审计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韩丽平 《财会通讯》2014,(11):11-14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关系。通过山东江泉实业有限公司的案例,发现公司重述后的财务报表存在较高的盈余管理程度,此时公司管理层更关注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出具令其满意的审计意见,而非事务所的声誉。此外,事务所可能提高可接受的风险程度以避免市场份额的减少,因此也降低了对声誉的维护。同时,通过研究重述后会计师事务所市场份额的变动情况发现,财务重述并未对事务所的声誉产生实质性影响,说明事务所声誉机制未得到有效施行。  相似文献   

4.
客户会计信息可比性水平影响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进而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相应决策。以2006—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可比性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会计信息可比性越弱,越有可能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变更。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已发生事务所变更的公司中,会计信息可比性越弱的公司,其审计费用越高,且获得非标准意见的可能性越大。这些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评价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决策行为,为审计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增量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事件频繁发生,吸引了证监会和中注协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中注协已经连续几次以约谈的方式联系几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醒他们要防范"频繁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审计风险"。为了能真正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变更这一事件,本文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原因出发,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建议,来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琳 《财会通讯》2014,(7):8-10
本文选取2011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自愿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当前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因素,主要在于上市公司本身的偿债能力、经营规模、盈利能力、是否属于ST公司,以及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前被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防止上市公司通过变更会所,掩饰其财务危机,规避非标准审计意见等不良动机,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健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审计质量降低。为了验证这种观点的可信程度并寻求相关的纠正措施,本文首先提出一些研究假设,然后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后,明显呈现出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降低、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趋于异地化、支付的平均审计费用增高三个特点,从而得出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不一定影响审计质量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如何保证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质量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影响审计契约稳定性,本文以这一问题为出发点展开探究,选取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共个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契约稳定性的影响性做了探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不佳,下一年更可能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中影响性更为显著。此外,无论是否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下一年的审计费用均显著增加。基于此,本文从公司治理、投资者、会计师事务所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审计市场的发展以及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自愿性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3——200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变更组样本与非变更组样本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变更组样本审计意见的缓和率高于非变更组样本;后任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明显变小的比例大于明显变大的比例。这说明追求高质量审计并不是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动机,加强对会计师事务变更行为的监管仍将是我国证券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0.
年报审计市场及会计师事务所收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市场的集中程度非常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呈明显的趋中趋势。ST、PT类上市公司支付的年报审计费用相对较高。ST、PT类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相对较多。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规模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等是影响年报审计费用商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选择2002年深圳股市的48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控制的公司审计师选择行为。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就越不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境内合作所,以便实施其掏空行为;而设立审计委员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大股东的审计师选择偏好;如果第一大股东是外资股,则更可能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境内合作所,以求降低其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终极产权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从审计需求视角探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我国2006—2010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追溯至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结合事务所变更的动态变量,研究终极控制人及其性质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影响。实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及其性质的变更均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并且当终极控制人性质由非国家控制人变更为国家控制人时,企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会倾向于由高质量所变更为低质量所。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及其性质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系族企业内部发生了很多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事件,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时未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以至于人们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品质产生了质疑。如何对系族企业内部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系族企业内部上市公司所具有的特征,探讨如何完善系族类上市公司的审计。  相似文献   

14.
李歆 《山东审计》2003,(6):31-31
在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世通)和环球电讯公司(GlobalCrossing)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丑闻曝光后,人们发现审计机构的长期固定可能成为风险滋生的土壤,审计公司长期为同一客户提供服务,会导致财务问题久久隐藏而不被发现。在吸取安然等事件的教训后,要求强制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美国政府在《萨班尼斯——奥克斯利法案》第207条中,要求“审计总署应对强制转换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要求所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质量存有差异。不管是强制变更还是自愿变更会计师事务…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渐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现象日益普遍,这逐渐引起监管部门、媒体以及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关于上市公司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但大都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基于此,将2010—2014年所有深沪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区分不同变更类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会降低其会计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中注协以"频繁更换审计机构的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防范"为主题约谈各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分析掌握公司审计机构变更的真正原因,文章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一般动因出发,反思近期案例,挖掘更深层次的影响变更的因素和动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了2000年至2002年我国深圳证券交易市场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情况,并以此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结果发现,近年来我国的审计质量正在逐年提高,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事例有减少的趋势。但是,我国的审计质量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有许多问题还需有关监管部门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以2009年中国证券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例,选取与事务所合并相关的2007—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对事务所合并、签字CPA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审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合并后未变更事务所的上市公司的签字CPA任期与审计质量正相关。这一结果表明事务所合并后的规模质量效应明显提升,事务所应充分考虑合并初期新任签字CPA的专业胜任能力和保持签字CPA的较长任期,这样更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2—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研究样本,检验董事会特征对公司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类型的影响。在控制了上市公司的规模、行业、经营业绩和财务杠杆等因素的影响后,研究发现,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同时证明了董事会受大股东控制对于选择“国际四大”所的概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康 《审计月刊》2004,(4):40-40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出了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现象,逐渐引起监管部门、学术界、新闻媒体乃至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许多上市公司通过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来掩盖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达到粉饰太平的目的。例如某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发现了问题,就对该会计报表签署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