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薄层稠油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是薄层稠油开发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孤岛油田渤89块馆上段3-4砂组三维地质模型,针对薄层稠油油藏的描述关键,精细刻画了储层展布及微构造、隔夹层分布等地质特征,为数值模拟研究和油藏工程研究提供了扎实可靠的基础资料和地质依据,指导了开发方案调整和新井部署设计,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LD区块位于**盆地中央坳陷东南坡,具有砂体结构复杂、纵向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和剩余油分布不明确等特点。利用地质建模软件,在构造特征研究、精细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然后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区块储量、压力、含水率及单井生产历史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3.
由于稠油底水油藏中油水粘度相差大,如果采用直井开发,生产压差小导致低产,加大生产压差又会导致底水的快速锥进,油井很快水淹,使得多数稠油底水油藏的开发处于停滞状态;若利用水平井的生产压差小、泄油面积大的优点,可有效避免底水锥进,提高单井产能,并从根本上解决此类油藏的开发难题。本文以大港孔店油田孔102断块为例,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油藏的开发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认为水平井开采此类油藏具有优势,并对水平井的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先导实验井孔H1井的成功实施为该断块下一步的调整、挖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对同类难采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低渗油藏储量品质差、储层致密、油层分布特征复杂,直井小规模压裂开发油井初期产量低且递减快,现有技术难实现油藏经济有效开发。通过国内外调研,结合各油藏实际情况,多方面多角度对比不同井型优缺点,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不同井型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预测各项开发指标和最终采收率,经综合评价,确定最优井型。  相似文献   

5.
新技术推动认识深化,随蓿数字化油藏描述工作的不断推进及油藏描述技术的普遍运用胜采厂渐渐地对油藏认识有了新的提升。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地质所技术人员创新地质剖析模式,依据数字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建模数模一体化,深入剖析坨七块沙二8—10单元构造特征与储层物性,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全力打造可视化数字油藏,力争实现2015年建模数模主力区块的全覆盖,增加地质储量,确保采油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过程中的热分布问题,通过油藏工程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稠油蒸汽驱开发过程中热分布规律,对地层倾角、隔加层、顶底盖层等因素对热利用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蒸汽驱开发方案设计及蒸汽驱动态调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强化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营541断块厚底水油藏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实施差异开发,确定最佳开发方式,从而提高特高含水期厚层底水油藏采收率。首先深化动态分析,利用数值模拟,量化剩余油分布,考虑储量规模和经济开采价值,实施差异开发。其次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不同含水级别的液量优化,以抑制底水锥进,确定最佳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层倾角影响蒸汽驱热利用问题,通过油藏数值建模,对比研究了有倾角和无倾角条件下,油藏温度场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地层倾角对蒸汽驱热利用影响较大,且倾角越大,热损失越大。研究结果对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方案设计、蒸汽驱动态调控具有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地质油藏的认识随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不断滚动进行,贯穿于油气田的整个生命周期.实践证明,油气田开发工作成败的关键在对油气藏的认识,即油藏描述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目前,中海油地质油藏数据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静态数据应用困难.转变管理思路,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思想出发,对地质油藏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为油田开发生产和再认识提供重要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杜娟 《化工管理》2023,(5):161-164
目前,中国海洋石油平台开发的钻完井投资和工程投资一直居高不下,热采开发经济效益不够理想。注热过程中进入油层有效热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开发效果的好坏,提高注入热量的热利用效率是保证热采开发效果、提高海上油田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为精确计算多层稠油热利用率,文章根据某海上油田地质油藏特征,建立多层稠油边水油藏典型理论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地质油藏参数以及储层和流体的热物性参数对地层热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和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最终为提高蒸汽吞吐地层热利用率和开发效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是指导油藏动态分析的工具,只有拥有坚实的油藏工程理论基础、掌握丰富的油藏动态分析方法,才能正确判断不同条件下参数调整的依据和范围,充分发挥数值模拟软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胡151延9油藏目前处于高含水期,采出程度低,剩余地质储量大,油水运动规律复杂,剩余油认识不清。为认识剩余油分布,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以动态资料及动态分析为依据,紧密结合油藏工程,找出剩余油主控因素,总结剩余油富集特征,为后期油藏调整挖潜奠定基础,同时为同类型油藏剩余油研究提供技术思路。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和油藏工程方法,清晰认识胡151剩余油分布特征,确定剩余油富集区,降低油藏挖潜风险;胡151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为井网、边底水、构造形态等。指出胡151油藏剩余油主要富集区为压力平衡区域、构造高点及正向微构造部位、水下分流河道分岔部位、底水锥进区域、地层物性改变区域,为后期挖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地质油藏数据信息化管理对于石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油田生产出石油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质油藏数据信息化管理工作。油田的前期油藏数据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为石油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这有利于对石油开采工作的规划,是进行之后石油开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地质油藏数据信息化管理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勘查水平,为勘查出良好的石油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天然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潜力巨大,进行相关数值模拟研究对于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快速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以反九点井网为例建立概念模型,运用流管法结合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绘制渗流模板,建立适合天然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将流管法应用于实际区块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与常用软件模拟结果对比,发现流管法结合等效连续介质模型适用于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数值模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田地质条件复杂,油藏类型多,以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实际生产中的注汽和采油等开发数据为依托,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建立了一套系统划分稠油油藏类型的标准,并总结分析了不同类型稠油油藏周期生产时间、油汽比、产油量及含水率等开发指标的变化规律。边底水能量和原油粘度是影响稠油油藏开发的两个重要因素。边底水能量大,原油粘度低,油藏周期生产时间长,产油量高,油汽比高。  相似文献   

16.
河南油田以边水油藏为主,部署的部分水平井投产后含水上升较快,在建立典型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边水油藏水平井水淹的影响因素,包括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识别了各因素对边水油藏水平井水淹的影响程度,得出其排序为:与边水距离平面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产液速度油水黏度比射孔段长度水平井轨迹垂向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7.
葡北油田属于窄小砂体油田,油层发育规模小、物性差、连通差。与大庆长垣北部油田相比,单井连通关系更加复杂,注采完善程度低,聚驱开发难度大。本文针对这类油藏地质特点,采用相控建模技术,开展了聚合物驱全过程跟踪拟合工作。在跟踪拟合基础上,结合聚驱动态,进行了跟踪调整数值模拟研究,指导了跟踪调整与措施挖潜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PROE软件建模,将模型网格化处理,用FLUENT软件对仓泵中的气固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输送压力对仓泵出力的影响,并将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气力除灰系统的仓泵出力分析提供了可行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生产过程中,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孔喉的堵塞和沥青质吸附引起的油藏岩石润湿性改变是造成储层伤害、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的主要机理。两伊边界新投产的轻质油油田Y油田主力产层为中低孔低渗的碳酸盐岩储层,本文基于Y油田的油藏地质和油藏流体数据,采用粘度法测定了沥青质絮凝初始点,利用热力学模型和SAR A预测,对自喷井生产过程中沥青质沉积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主力油层S层和F层生产过程中沥青质沉淀的条件。为Y油田的开发生产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互助赞扬卡和表扬卡是促进员工与员工之间爱心互助和增强表扬效果的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激励,激励的方式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还有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互助赞扬卡和表扬卡是促进员工与员工间爱心互助和增强表扬效果的安全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