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油田步入高含水开发期,由于受到地质和工程因素影响,井筒条件日益恶化,套管易发生变形、破裂和腐蚀等现象,从而影响油水井的使用寿命和注水效果,进而给油田开发带来诸多问题。且随着油田开发力度加大,套损现象日益增加,部分套损井已在带病工作,因此,及时了解井身套管状况,进行套损井综合治理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油资源目前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能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对于油田的不断开发,油田套损问题成为了影响油田产能的主要问题之一,油、水井套损严重不仅会影响到本井的开发和使用,并且对于邻井甚至是区块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况,工程探井技术逐渐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在油田油田套损监测中主要采用的是电磁探伤测井技术,文章简要分析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电磁探伤测井技术的功能特点,同结合实例具体谈谈电磁摊上测井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依托套损井综合管理平台,经过长期探索和技术实践,建立了油田相应的套损井分析模式,从工程服务的视野,结合异常井信息,对油田套损井和成片套损区域,从历史、构造、开发经历、时空和井网等进行分析,探索套损井产生的根源。对油田套损井预防和管理提出建议,达到减少新增套损井和重复套损的目的,适应油田长远发展对套损井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申超 《化工管理》2013,(16):123
目前,国内外在开采油田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套损的问题。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影响油水井套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腐蚀占有最主要的因素。因此,研究油水井套损防腐技术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将油水井套损管与井下挂片相互结合,并且根据油田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设计并且实施了油水井套损防腐技术,而且在油水井的套管内添加了缓蚀剂以及有机涂层,这也是成功研制油水井套损防腐技术的关键,从而在整个油田的开采过程中形成了防腐技术的完整网络。  相似文献   

5.
文章综合分析了方兴油田套损井的影响因素,总结归纳了各区块套损井的不同特点,近年来通过优化施工参数有效减少了大修作业对套损井的伤害,提高了套损修复率。并有针对性的对现有的套损井提出了治理对策和治理计划。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水井数量不断增加,套损井数呈上升的趋势。套损受诸多因素影响,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对套损原因进一步认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杏**区西部套损井防护措施,总结出"六查、六防、六控"的套损防护经验和方法,为预防套损提供方向,为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孤东油田的不断开发和生产,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套管变形井的口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套损事故井落物处理施工情况,对套损井中落物处理方法进行了叙述,对今后该类套损事故井的落物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往的油田套损井裸眼修缮方式已经不适合实际需要。油田套损井裸眼侧钻修井技术有着经济性,修缮周期短,延长使用年限的优点,当前已经用于具体修缮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套损井裸眼侧钻修井技术。  相似文献   

9.
油田油水井的套管损坏通常简称为套损,是指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遭受外力作用和腐蚀,釆油井及注入井的套管发生塑性变形、破裂或腐蚀减薄至穿孔破裂的一种现象。国内外的很多油水井都存在严重的套管损坏现象,并且有的非常严重,使得油田产量下降甚至直接导致油水井报废。对目前常用套损井治理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为套损井治理的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萨中油田南一区水驱经过50多年开发侯,受套损影响,近32%的油水井出现井况问题,有采无注井比例达到了17.8%,如何在套损的影响下探索出高含水期水驱控制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的有效方法已成为我们开发管理的主攻课题。为此,2015年应用了精细注采比方法,实施了水驱精细挖潜,取得了水驱超产、"递减、含水"得到双控、套损区保持稳定的较好效果,为高含水期水驱精细挖潜和高效开发探索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吐哈油田分公司丘陵油田地层复杂,且普遍采用高压注水、压裂、酸化等增产措施,导致套管变形较严重,并且部分套损井变形点较多、变形段较长,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油田采用小套管悬挂固井技术成功解决了深井套管变形段长,多点变形而无法修复的难题,现场应用效果好,为油田套损井治理探索出一套新工艺。  相似文献   

12.
当油田进入了高含水的开发阶段,就会面临着采油速度和含水高、套损速度加剧与储采失衡严重的问题。如何提高油田的采收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近些年来,国家对油田的开采工作在技术上和管理模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长远来看,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由于老油田套管破损井的数量逐年上升,对于套损井的治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不革新,油田的开采工作就难以长期进行,油田产量就难以提升。基于此,文章从油田开采的长远意义着手,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阶段国内老油田套管损坏的原因以及机理。随后笔者探讨了老油田套损井治理的思路以及对策。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依靠实施水平井、侧钻水平井技术挖掘油田剩余油潜力,由于水平井井眼轨迹复杂、油井出砂,冲砂作业卡阻频繁,作业时率低,增加了作业安全风险。并且随着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和蒸汽驱开采,地层亏空严重,侧钻井及套损井日益增多,出砂情况越来越严重。小洼油田井筒清砂以冲砂、捞砂方式为主。受井筒技术状况、地层漏失严重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清砂技术不再适用于侧钻井、套损井、水平井等复杂结构井。  相似文献   

15.
南二西套损区2009年以来受嫩二段泥岩浸水影响,发生成片套损。通过分析套损区存在问题,结合区块开发实际,探索在套损区压力失衡、注采失衡情况下,通过压力系统和注采参数调整,缩小套损区与非套损区之间压力差异,减少注采失衡井数的治理方法,从而避免套变进一步加剧,达到改善区块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W油田套损井组压裂工艺不成熟,受非均质性强和注采关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导致井组难以有效动用的问题,建立了套损井组精细控制压裂治理技术。在层位优选卡段优化、裂缝参数优化、加大加砂规模基础上,完善形成了套损井双封单卡精控压裂工艺,单趟管柱压裂段数由4段升至9段,单层加砂量由80 m3升至200 m3,满足了修复后井径100 mm以上低产油井的压裂需求。在Y开发区A井组开展试验评价,水井压裂后吸水量增加了56 m3/d,动用比例增加42.9%,砂岩厚度动用比例增加45%。A井组周围3口油井压裂后,平均日产液量增加了32.5 t,日产油量增加了8.2 t,增液强度为8.1 t/(d·m)。该井组投入产出比为1∶3.4,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 362.2万元。该技术实现了从套损井组工艺管柱、压裂方案优化和油水井配套调整等方面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为油田套损井组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南泥湾油田偏侨区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岩性油藏,目前采用注水开发政策。注水开发油田必然面临着含水上升过快的问题,偏桥区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受储层及井筒等因素影响,目前油井水淹问题突出。文章在动态开发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工程测试明确了套损水淹为本区特有的一种水淹类型,并取得了较好的措施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目前油田针对套变井堵水工艺现状,介绍了几种套变井堵水管柱结构组成、工艺原理和技术特点等.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解决套损井堵水总体思路是设计新的堵水封隔器及配套工具,使其满足套管缩径井、热采高温井、大通径井等堵水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地质构造因素、注水因素、井身因素及固井质量对套损的影响,指出了套损主要发生在累计注水量多、注采比高的一类区块,且J55钢级套损比例高,形成了套损预防措施.从钻井源头上提高套管抗压强度,提高固井质量;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注水管理,加强压裂方案优化及作业质量监督,实现全过程有效防控,降低了套损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由于套损工程因素造成原井或附近剩余油无法开采,区块精细描述后、重新认识有增产潜力等,打加密井或更新井开采富集油会使采油成本大幅上升。利用原井套管和已有的地面设施开窗侧钻可以降低成本近50%,保证油田稳产、增产。侧钻井由于自身结构问题,PDC钻头存在寿命短、机械钻速慢等问题,可通过改进钻头提高进尺和机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