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嘉仪 《浙江经济》2009,(17):28-2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代金融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活跃的景象,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一部分投资者在为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无法进行投资发愁;一部分风险规避型投资者又希望能有种更为有效的方式规避交易风险。金融衍生产品的发明满足了这部分投资者的需要。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巨大的杠杆效应以及灵活的组合方式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乔新生 《西部论丛》2008,(10):44-47
美国投资机构雷曼兄弟的破产,对中国经济的最大启示就在于:万万不可沉浸在虚拟经济之中不能自拔,更不能把资产证券化作为解决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经济格局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创造财富,发达国家分配财富,而金融机构则是分配财富的直接工具。如果不了解这一点,那么,就不能真正理解西方国家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也就无法采取措施规避金融市场发展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魏涛 《广西经贸》2000,(11):44-46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西欧相继出现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并形成了金融衍生市场。在进入九十年代后,金融衍生市场规模、交易总量在不断扩大,交易品种从传统的股票期货、指数期货、股票期权等少数品种发展到利率互换、弹性期权、投资衍生基金等十多个品种。金融衍生市场的内涵在不断扩大,金融衍生市场外交易市场和场内交易市场相互竞争、相互促进。衍生交易工具不断创新,衍生交易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是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趋势。金融衍生市场的迅速发展,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世界潮流,它为金融机构及各类经济实体提供了以较低成本管理金融风险是一个有效的操作工具。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转换和规避传统金融风险的过程当中,如果操作不当,也会造成新的风险,给世界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本来用以规避风险的衍生产品却日益异化为投机工具,成为金融市场最大的风险发源地。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业务面临的风险及管理策略做了探讨。最后站在监管的角度,就我国目前分业经营的现状,如何提高对金融衍生业务的有效监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利率和汇率等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对能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市场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同时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将不可避免地要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衍生金融商品交易也将不可避免地被引入。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衍生工具交易不可畏之如虎,敬而远之,退避三舍.而应主动驾驭。物尽其用,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6.
滕怡 《中国经贸》2008,(22):89-90
本文阐述了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首先介绍了国内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类型;进一步说明了国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的不足。本文对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做了研究。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构成是以利率衍生品为主要构架,个人金融衍生产品正在大力发展。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已逐步由规避风险向增值业务发展。再者,强调利率互换是工商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以利率衍生品作为切入点介绍工商行金融衍生品的实际运作。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工商行对利率衍生品的避陷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首先探讨了不同主体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不同认识,回答了金融衍生产品“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就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认识上的几个误区进行了系统地阐述,明确了是非,在此基础上,论提出了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幻觉和风险悖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组建发展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对金融市场的管理监督愈发重要,金融衍生市场的会计准则是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进行监督的最基础的制度。本文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旨在规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金融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首先介绍了国内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类型,进一步说明了国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的不足.本文对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做了研究.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构成是以利率衍生品为主要构架,个人金融衍生产品正在大力发展.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已逐步由规避风险向增值业务发展.再者,强调利率互换是工商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以利率衍生品作为切入点介绍工商行金融衍生品的实际运作.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工商行对利率衍生品的避陷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金融衍生产品是以传统金融产品为基础的金融派生物,其在金融市场发展中充当着金融工具的作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多样,具有跨期性、零和博弈性等特征,但是与此同时,金融衍生产品也存在较高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对金融机构主体的发展存在不利的影响。因此,文章就金融衍生产品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然后简述金融衍生产品有可能产生的风险,最后就应该如何防范这些风险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将会有较大的发展.但金融衍生产品具有高风险性,在发展中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信用市场担保机制;建立科学的风险评级与度量制度;强化政府对衍生市场的监管;强化金融机构的自律管理;加强国际监管和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金融创新风险与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为微观金融主体提供规避风险和获利手段,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推进经济金融发展,同时金融创新也给金融系统带来的新的风险.本文将探讨如何从金融创新监管、金融创新主体、行业组织和监管国际协作角度对金融创新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国来说,规范和发展衍生产品交易是金融改革的应有之义,是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广大银行业客户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经之路。培育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就是要求一定要注意以参与者为本,通过推动所有参与者提高专业化知识与理解,提高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能力,提高管理风险的能力,最终推动衍生产品市场以及整个社会经济金融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冲基金:英文名称为Hedge 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它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以规避和化解证券投资风险。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己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摸式: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衍生工具成为商业银行规避金融风险和进行金融创新的不可或缺的交易媒介.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探讨商业银行如何规避和管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在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相关内容介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有关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的发生,一再引起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存在的巨大风险的强烈关注与反思。一、什么是金融衍生产品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衍生产品(FinancialDerivative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17.
彭正宇 《特区经济》2008,235(8):298-299
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市场的开放,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大增加。为了有效地管理与控制利率风险,有必要研究金融衍生产品在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介绍几种金融衍生产品,并分析强化我国商业银行运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世娟 《中国经贸》2014,(10):141-142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市场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中国的金融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从上世纪末开始,一系列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人们不断思考金融市场的风险预防措施。在此种情况下,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滋生了很多用来保值和规避风险的工具,但是由于金融市场的投机性比较大,这些工具往往被用于投机,而如何有效地控制金融市场的风险,是金融机构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9.
衍生金融工具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创新中的高科技产品。因为它具有规避风险和“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所以发展迅猛,已成为规避金融风险、进行套期保值以及寻求投机收益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风险。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加速发展,各商业银行也加大了对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期货、掉期、期权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静 《特区经济》2009,(2):65-66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目前已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针对我国汇改后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最主要的汇率风险,商业银行应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规避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