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春节前夕,一个瑞雪纷纷的早晨,记者一行数人来到位于西安美术学院姬国强教授的家中,第一次与这位闻名遐迩的西部画家见面。从姬国强的履历表上就能看到他是那种追求民族情结和真情实感的画家。姬国强1979年毕业于西安美院,1982年研修于中央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院国画系副教授,同时他作为陕西省少数民族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西安回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西安文史馆研究员,10多年来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了数次个人画展、联展。作品曾获建国45周年中华书画艺术博览会银牌奖、加拿大枫叶佳作奖等奖项。中国首届人物画展、中国高…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7月,因为工作关系,范马克来到重庆,担任重庆艾美酒店总经理一职。见到记者,范马克一脸微笑,礼貌地伸出手,并用中文字正腔圆地说:"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从事酒店行业运作30多年,范马克时常因为工作调动在全世界奔走。来自加拿大的他先后工作于新西兰、澳大利亚、巴哈马和中国香港。七年前,他来到中国,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五星外资酒店负责酒店运营管理工作。而重庆,是他在中国职业  相似文献   

3.
2006年的炎炎夏日,加拿大驻重庆领事戴尚安来到了山城重庆,这个年轻、充满活力,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加拿大人,“下车伊始”便忙了个不亦乐乎,积极奔走与云贵川及重庆等地.为促进加拿大与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他说:“来到山城,有点像回老家的一样,重庆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城市,如今我非常高兴有更多的时间了解这座城市,并且与我的家人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4.
丁生辉 《中国西部》2013,(25):124-125
泰尔曼教授(Dr.Taierman)是美国著名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一名教授.2012年底,泰尔曼教授团队来到中国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学术交流,虽然之前他曾多次来到中国,但此次的中国之行,因为一次酒席,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泰尔曼教授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深知人体健康秘诀:每日少量饮酒,有助于改善体质.所以,泰尔曼教授的一大爱好就是品尝世界各地的美酒,尤其喜欢中国历史悠久的白酒.此次来到北京后,被接待至春天酒店,在那里,泰尔曼教授感受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的风采,而更令他兴奋的是,品尝到了一种美酒.  相似文献   

5.
100年前,他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西部,开始实现为中国每一个县培养一名口腔医生的心愿。他担任华西协和大学牙医学院院长30年,不仅使成都成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和摇篮,也使他自己赢得了中国现代口腔医学之父美誉。  相似文献   

6.
在1994年山东桓台国际王渔洋学术讨论会上,听到美国白亚仁教授一口极流利的汉语发言,我感到吃惊,以为他定有中国血统的背景。会后采访他时才知道,Allan Balv(白亚仁)教授是地道的西方人,现在Pomona College任教,40多岁的他已7次来过中国。金发下面有双碧蓝沉稳的眼睛,高挑矫健的身材配一身发白的棉布装、旅游鞋,白亚仁教授更象一位运动员。他祖籍英国,曾在剑桥大学学了4年中文,并于1977-1978年来到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古典文学。后又回到英国,在牛津大学做研究生,专门研究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继而,在获得明清文学博士学位后,来到美国教授中国明清文学。他利用教书余暇完成了关于王渔洋的论文写作。当记者问起白亚仁教授为何对中国文言小说情有独钟时,他坦然回答:文言小说在国外是冷门,这是我对《聊斋志异》发生兴趣的原因。我认为文言小  相似文献   

7.
数日前,在山东省的最高学府——山东大学历史系的讲台上,来自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的徐乃力(Lazzy N.Shyu)教授,以他精彩的演讲博得了师生们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这位在北美大陆生活了30多年的华人学者,讲起汉语来依然是得心应"口",谈笑风生。1933年,徐乃力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飞行员的家庭。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战事频繁,年幼的他也不得不跟着父母辗转迁移,先后到过南昌、长沙、成都、昆明等地,抗日战争结束后又随母亲在北京生活了3年,继而与父亲团聚,一家人去了台湾。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使他成了那场战争的见证人,同时对民族多舛的命运也开始关注起来。台湾的天地毕竟是狭小的,徐乃力在那儿读完了高中、大学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西雅图大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并先后获得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而后他便开始了教师生涯,在美国、加拿大的大学里潜心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  相似文献   

8.
由揭益寿教授主编的<中国绿色循环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书于2006年12月出版发行后,又于2007年8月和2008年7月先后两次再版.  相似文献   

9.
一百多年前,一位英国著名的植物学家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曾来到松潘,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命运安排我在中国西部生活的话,我别无所求,只愿能够生活在松潘。"他先后五次到中国进行植物考察,四次到达四川西北部,他为松潘的民俗风情、民族文化、自然风光所痴迷。  相似文献   

10.
2003年、2004年,我在美国、加拿大学习和工作期间,有幸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三次见面,并有着一次愉快的谈话。那时他对我说:这些年中国取得了巨大成绩,让人高兴,但中国近几年只知道赚钱,似乎把其他一些更重要的事情给忘了。我说:2003年起中国已将政治文明、发展民主、保护私有财产写进了《宪法》。他说:但愿能很好地坚持并走下去。他的话与当时中国经济快速提升、广受世界赞誉似乎有些不和谐。但细细想来这并不是不友好,恰恰相反,他的点评切中中国发展要害。可谓“远望方觉风浪小。凌空乃知海波平”。  相似文献   

11.
《新财经》2004,(1)
三次驱车环游中国之后,投资大师杰姆·罗杰靳将应《新财经》邀请,于2004年5月再次来到中国,同投资者探讨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在此之前,罗杰斯于新年之际,从美国纽约发来一封热情洋溢的来函  相似文献   

12.
半个多世纪以前,当中国人民进行反抗日本入侵的正义战争之际,奥地利医生罗生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对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给予了无私援助,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崇敬与爱戴。罗生特1903年出生于奥地利加里西亚梭堡,1928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综合医学博士学位,后因参加反法西斯活动,两次被捕关进纳粹集中营。罗生特1930年春来到中国,在上海法租界开办了一家诊所。此间,他参加了德籍作家兼新闻记者汉斯·希伯和《大美晚报》英籍编辑巴林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重点研究中国革命问题。他亲眼看到日军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和中国的老百姓饱受的苦难,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并决心投身于这场正义战争。不久,他参  相似文献   

13.
日本青山学院经济学教授和一桥大学荣誉教授、经济研究所前所长石川滋曾多次在日本及国外书刊上发表过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论文,并于1981年和1983年先后来北京和上海进行过学术交流。1983年6月英国出版的《中国季刊》刊载了他的近作《《对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评价》一文。他在文中把我国1949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分为1952~1966。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画坛,近代有四川的张泽,当代有东北的冯大中,都以画虎闻名。近年来,一位专长画虎的西北画家名声鹊起,并被誉为”中国活虎第一人”,这便是中国虎啸山庄庄主双木先生。双木先生是一位儒雅而又豪爽的关中汉子,他出生于古称同州府的陕西大荔,1975年入西安美院学习中国画,1986年负笈浙江美院,畅游江浙,遍访沪上名家,先后得程十发、顾炳鑫等大师教诲,更得书画理论权威邵洛羊先生指点,使其在画面艺术处理以及色彩表现方面达到了中国绘画的新高度。双木先生所画老虎结构准确,笔韵细腻,构图严谨,又不失洒脱。他的山水画更是大气浑厚,国  相似文献   

15.
1962年从西北大学自然地理系毕业的马乃喜教授,数十年来情迷秦岭。无数次跋涉在秦岭山中,倾情于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的研究和考察。作为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委员、山地研究会委员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自然保护分会顾问的他。曾在1999被评为“陕西省十大环境杰出人物之一”。并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06年8月8日,记者来到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马乃喜教授的家中。在他简朴的居室里.一说起秦岭,马教授就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讲述起秦岭的位置意义、科学价值、动植物等,让我们获益匪浅。然而,谈起秦岭的生态保护时,这位“秦岭迷”却显得格外沉重。  相似文献   

16.
话说李正国     
每一个闯海者的背后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都是一部读不完的书.最近,笔者读到了一本“书”,一本奇“书”,那就是海南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李正国先生.上篇他放弃了海外、“阜外”的优越条件,在“不惑”之年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海南,不是为了多做几例手术,不是为了多赚几个钱.李正国,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52年出生于湖北省武穴市.1975年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阜外医院从事心血管  相似文献   

17.
刘立新 《新财经》2006,(11):35-35
Tom Melcher,一个蓝眼睛、白皮肤的美国人,却讲着流利的中文,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拥有上亿身价却依然放弃了美国生活来到中国艰苦创业,他的中文名叫麦彻同  相似文献   

18.
题记在重庆北碚街头,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加拿大老人,用生硬的普通话与来往的人们道“你好”,微笑之间,流露出这位老人的慈祥、善良与可爱,然而,当我们翻开多伦多与重庆的友好合作交流史的时候,看到的更多是这位老人的可敬之处,他对中国的友好,对重庆特殊的感情,对这个城市所给予的特殊的爱,给重庆与多伦多的友城关系带来的不仅仅是有形的双边合作,更多的是无形的潜在价值。这位老人叫David Lumsden,是前任多伦多-重庆友好协会主席、加拿大著名的约克大学白求恩学院院长、剑桥大学人类学与社会学博士。20年来,他为重庆与多伦多之间的友好合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先后6次来访重庆,将古老的巴渝文化带回枫叶之国。把加拿大的高科技引入重庆。如今,他带着对重庆特殊的爱,带着让无数中国人和加拿大人都为之感动的故事第六次来到春寒料峭的重庆。走进这位老人,由他给我们讲述在这二十年里,作为中加友好合作的缩影,重庆与多伦多两市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发生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个时期,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消费者报和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先后对湖南师范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尹世杰教授作了采访,对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多次进行宣传报导.尹老究竟在思考什么?究竟是什么问题引起新闻界这么大的兴趣?在他那简朴而整洁的会客室里,尹老接受了我的采访,同我促膝交谈两个来小时.  相似文献   

20.
金融和企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天下午我深感荣幸来到复旦,而且我是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来到这里。感恩的心情出于何故呢?因为倘若没有复旦大学的话,我也许不会成为经济学家,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1979年我从台湾回到大陆,就读于北京大学。那一年芝加哥大学的舒尔茨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复旦大学于1980年邀请他到复旦做了为期3个星期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