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风险,目前风险管理是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软肋。企业怎样在风险中求得发展,面对风险该如何作为,以什么步骤进行风险处理,以及风险管理中的信息循环、过程循环又是怎样影响风险管理效果的,将对这些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特点日趋多样化,这些思想认知特点决定了要在大学生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文旨在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大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走进朱金妹,你会发现:平凡中透露出精彩;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智慧;严肃中不乏趣味;身单力薄,但无不充满着力量、体现出干练和洋溢着激情。用她自己话说,就是"一路学习一路成长,我仍然还是在成长道路上的站经理,是众多平凡岗位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
《魔戒》中的成长主题不仅涉及了西方文化中的成长仪式,而且与中国儒、道思想也有所暗合。本文跟随弗罗多和山姆的脚步踏上了前往末日火山,销毁至尊之城的救赎之旅,结合弗罗多的成长与儒家思想中"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道家思想中"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契合,解读着他们的成长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随着入世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外资零售企业正大举进军我国零售市场,形成内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相互竞争的格局,中国零售企业唯有快速成长,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本文以中国零售百强为样本,分析了中国大型零售企业成长的特点、影响成长的因素,提出持续快速成长的根本路径是培育核心竞争力,主要路径是实施科学的企业战略定位、实行连锁经营、实现规模经济、建立高效物流配送系统及确立品牌资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于中国非上市企业2001~2007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以赫尔曼·西蒙为代表的管理学领域推崇的隐形冠军企业成功特质,以期破解中国中小企业成长困境。在综合借鉴学界关于隐形冠军概念界定并构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估计了影响隐形冠军成长的主要变量,结果发现:对于中国隐形冠军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专注程度与企业成长性呈负相关关系,国际市场控制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并不具有统计意义。隐形冠军企业的高成长性并非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战略选择,而是企业在既定制度中的理性选择。因此,本文的结论倾向于证伪“隐形冠军是中国奇迹”这个假说。  相似文献   

7.
现有关于"企业成长"的研究主要包括企业外生成长论和企业内生成长论,文章认为现有研究对"企业成长"的认识并没有摆脱"资源基础观"的窠臼。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引入"复合基础观"的视角,构建了基于复合式能力、复合式提供和复合式竞争的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的理论框架。进而,依托复合基础观提出了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的战略思路,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的范式转变:资源基础观转变为复合基础观;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的思维转变:独占思维转变为整合思维;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的创新转变:被动创新转变为主导创新;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的方式转变:单独成长转变为协同成长。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九个经济强国可分为三种类型,按其特色大致分为四种崛起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中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奇迹;正在形成中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已具有六个方面的本质特征;重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成长中的困境;加大制度创新,突破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9.
一、金融变革中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 1.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金融在变革中成长。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的金融开始向市场化的方向逐步迈进,商业性金融机构逐步从中央银行中分离出来,拉开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外国直接投资联动形成的经济成分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成长已成为发达经济与发展中经济对接的世界性事件。梳理外国直接投资研究的新进展,剖析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企业成长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未充分利用资源的存在是企业成长的前提条件, 成长的实质就是对其进行快速、有效利用培育的过程。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以未充分利用资源为核心概念的企业成长模型, 并以此为工具, 分析了中国企业成长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就如何推动企业成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锦秀文 《新智慧》2000,(9):40-41
中国作为“未来娱乐业”成长最快的国家,正引起全球经济界与娱乐界的广泛关注。“文化产业”在大众生活中的凸现,预示着其在中国市场中风水宝地的地位正被愈来愈多有远见的人所垂青。  相似文献   

13.
蜕变是保持成长的必备条件:李东生在《鹰之重生》中写道,有70年寿命的雄鹰在40岁时要面对一次重大的抉择,是默默地死去,还是选择用最痛苦的方式获得“重生”。国际化是一道绕不过的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一道绕不过的坎;但国际化需要相应的方式、方法,否则难免得付出沉重的代价。企业家精神是成长的核心动力:无论是伤痛的蜕变和艰难的国际化,支撑TCL成长的是李东生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是关系网络的价值,关系网络本质上是互惠共同体,它具有信任和规范的机制。社会资本与家族企业的“契合点”主要在于:信任和关系网络。温州家族企业是中国家族企业的典型,蕴藏在温州地区中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中的种种因素,使温州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有着巨大的社会资本存量,从而对温州家族企业的成长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温州家族企业的成长过程也就是其与互有关联的四个层面的社会金融资本、社会人力资本、社会网络资本和社会文化资本的融合过程。但温州地区也存在着阻碍家族企业融合社会资本的消极因素。温州家族企业在未来与社会资本融合的成长过程中,既需要整个市场环境的完善为其信任扩展提供支持,又需要家族企业自身不断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影响企业成长的内部要素出发,以2000~2004年沪深股市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负债在成长型和非成长型企业中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方向相反;投资支出和收入是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持股比例均与企业成长呈正向关系,但在非成长型企业中,股权结构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运用成长小说理论,从环境的疏理、成长引路人和成长中的顿悟等角度解读《简·爱》,揭示出主人公经历顿悟,最终获得身心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生政治观的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集青年与知识分子的双重角色于一身,是我国社会成长中的主体。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政治认同感状况是事关其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问题。通过对大学生政治观结构的分析和特征的归纳,可以为大学生在政治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产业的演进是以其内部企业的动态演变为标志的:在某个时刻,一些企业进入,而另一些企业则退出;一些企业成长,而另一些企业则消亡;产业内企业的边界和内部组织结构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往的文献研究了产业成长中兴起、发展和衰落的动态过程,但并未具体分析产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特点和组织形式。产业成长的内在机理究竟如何?它与技术创新、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等又有何联系?本文回顾了产业生命周期(ILC)理论的相关论著,试图从微观角度入手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人口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要在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人才资源战略的实施.要实施人才资源战略就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为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新世纪的到支,特别是面对入世的压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既需要自身付出努力,更需要各方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