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包览天下     
<正>我国首个双酚A国标10月1日开始实施由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树脂厂、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起草的,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我国首个双酚A国标"B/T28113-2011工业用双酚A"将  相似文献   

2.
蓝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2000吨双酚A日前出口韩国。这是我国双酚A首次大规模出口。国内双酚A产业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均采用磺化法工艺,由于污染严重、技术落后,产品不能满足下游行业需求,国内需求长期以来一直依赖进口。蓝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正常运行国内首套离子交换树脂法双酚A装置后,实现了替代进口,并偶有小批量(几十吨)出口东南亚等地市场,但国内市场仍主要依赖进口,特别是优质双酚A仍全部依赖进口。去年底,蓝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投资3.1亿元建成2.5万吨/年双酚A装置。该装置采用国际领先的日本千代田离子交换树脂…  相似文献   

3.
行业动态     
中国石油向海啸受灾国捐款1200多万元;中海油向海啸受灾国家捐款;天津大学双酚A新工艺进军国际市场;FU0501和约顺利交割 中国石油安全效应初显;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3万吨玻纤开工;青海省大型纯碱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云南暂停审批黄磷新项目;2004年蓝星集团超额完成全年指标;  相似文献   

4.
《化工管理》2010,(4):23-32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蓝星)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1984年9月.时任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团委书记、现任中国蓝星董事长的任建新,带领7名共青团员借款一万元在兰州创办蓝星清洗公司,历经自主技术创业、国内兼并重组两个阶段的发展,成为一家以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为主业的新型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三井化学公司于2 0 0 4年3月2 5日在北京就双酚A合资项目正式签订意向书,双方就今后共同出资设立双酚A合资公司事宜达成共识。双方在此次签署的合作意向书中约定,未来合资公司苯酚原料将由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从在建的苯酚装置中以同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价格供应。预计未来双酚A合资公司的股份比为5 0∶5 0 ,装置所在地为上海化学工业区,合资公司计划于2 0 0 4年1 2月底成立,初步计划2 0 0 5年1月开工建设,2 0 0 6年7月竣工投产,装置能力为1 2 0kt/a。随着国内对聚碳酸酯系列化学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在国际…  相似文献   

6.
全球双酚A的生产发展较快且高度集中,2012年全球双酚A产能为613.4万吨/年,消费量为499万吨,其中最大的消费领域是用于生产聚碳酸酯,亚洲是双酚A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截至2013年8月,我国双酚A产能达到75.5万吨/年,2012年消费总量为88万吨,供不应求状态显现,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下游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的大幅扩能,双酚A的供需缺口不断增大,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未来,国际双酚A市场需求将放缓,暂没有新建、拟建计划;我国双酚A需求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并且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将有望缓解双酚A供不应求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目睹蓝星化工新材料化工有限公司芮城分公司"投产纪念鼎",中国聚苯醚工业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成绩历历在目。2006年10月7日16时30分,全球化工新材料聚苯醚PPE发展的历史镜头在我国山西省芮城聚焦。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芮城分公司承建的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1万吨/年聚苯醚项目一次试车成功,打破了我国聚苯醚市场被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对推动我国电子、电器、汽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世界双酚A生产能力约为337万吨/年,需求量约为290万吨/年,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国外的反应技术以及回收技术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我国双酚A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国内产量不大,需求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我国周边国家双酚A装置的不断上马,我国生产企业应该努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并且积极应对国外产品对我国进行的低价倾销。  相似文献   

9.
文欣 《化工管理》2012,(6):100-101
<正>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早已被中国卫生部门"封杀"的、制造婴幼儿奶瓶的有害原料双酚A,或将在美国"起死回生"。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当地时间3月30日表示,由于环保人士未能提供足够的科学证据,以证明双酚A这种化学物质有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双酚A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双酚A国内外生产现状、生产方法和市场,建议国内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尽快建设规模化双酚A装置,以满足双酚A不断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今年6月29日,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核心企业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电机)研制的我国最大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首台整体式机座600兆瓦汽轮发电机,在嘉兴电厂投入168小时满负  相似文献   

12.
4月20日,中国化工集团旗下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冰岛政府关于太阳能多晶硅及金属硅项目合作意向书签署仪式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国家文化宫举行。  相似文献   

13.
第一视点1966年,四川省化工厅在什邡组建了"四川省化工机械修配厂";1979年,修配厂转型为四川省化工设备机械厂。1992年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了西南化机股份有限公司。五年后,公司股票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国化机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自此,西南化机声名雀起。2005年,公司并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更名为四川蓝星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星机械)。2008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授予蓝星机械"2008年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正>进入秋天,秋意已经招摇地挂在了山巔、树梢,风中也蕴藏着收获的气息。每到这个季节,又是接近年底,行业里的各种"年终"活动就愈加地活跃起来。不久前,由中国包装联合会教育规划委员会召开的"2014中国包装产业战略发展年会"上,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了包装行业发展的速度。著名经济学家龙永图在会上将包装行业喻为马拉松比赛的最后一公里,这一观点引起了在场行业人士的强烈共鸣。同时,以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包装企业,以1000项专利技术在国内外市  相似文献   

15.
信息传真     
卡博特蓝星化工将新建年产4600吨气相二氧化硅生产能力8月12日,卡博特蓝星化工(江西)有限公司年产4600吨气相二氧化硅项目初步设计通过有关部门和专家审查。卡博特蓝星化工(江西)有限公司是由卡博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蓝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组成的合资公司,拟建于九江市永修县星火工业园区。该公司计划在2005年12月建成投产,届时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世界一流的气相二氧化硅生产企业。该项目于2004年2月9日正式开始,预计2006年2-3月正式投产,建设周期为24个月,是已知的在我国第一个上报建议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经济规模的气相二氧…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双酚A的消费结构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不同,最大的消费领域是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其次是用于生产聚碳酸酯。近年来,我国双酚A表观消费量稳步增长。2005年的消费量为30.95万吨,2005~2010年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8.54%,2011~2016年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相似文献   

17.
《化工管理》2006,(4):68-70
无锡树脂厂是我国环氧树脂和双酚A产业的龙头企业,环氧树脂、双酚A的质量和产量一直领航于国内市场.2005年,无锡树脂厂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包括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PIMS(生产调度信息采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一卡通等系统在内的管理信息大系统,率先在环氧树脂领域实现了信息系统集成"零"的突破,当年就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了"降本1%"的目标,成为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突破创新的最大体现.  相似文献   

18.
第一基石在第二十五届国际橡塑展上展示不含双酚A的新型绿色耐高温塑料,由聚碳酸酯(PC)(含有单体双酚A)所制成的塑料制品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家居生活,例如婴幼儿用品、玩具、家居用品、大小家电等,但已经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已陆续逐步禁止双酚A用于以上产品。除了提供不含双酚A的环保工程塑料外,第一基石公司也专业生产热塑性弹性体,可以替代另一公众关注的聚氯乙烯(PVC)和邻苯二甲酸盐问题,特别适合用于玩具、工具手把包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包装工业》2008,(5):21-22
酒包装瓶盖以前的国标叫“防盗盖”。国外称PP盖,现在的国标叫防伪瓶盖,共分为二大类:一是“铝防伪瓶盖”;二是“组合式防伪瓶盖”(包括铝塑防伪瓶盖和塑料防伪瓶盖),是国内外市场流行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埃塞俄比亚当地时间3月31日20时8分,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所属的水电顾问集团EPC总承包的埃塞俄比亚阿达玛(Adama)风电项目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这是我国第一个"技术、标准、管理、设备"整体"走出去"的风电项目,采用中国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采用中国风机设备和中国监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埃塞阿达玛项目位于距离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5公里的奥罗姆州阿达玛市,装机34台,总装机容量51MW。风电设备供应和安装项目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和中地海外公司联合体实施,承包金额1.17亿美元,是中国进出口银行首个优惠买方信贷支持的新能源项目。阿达玛项目首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