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娄季芳 《经济界》2011,(6):64-67
次贷危机后,牙买加体系的弊端凸显,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针对储备货币改革,IMP改革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进行。在此背景下,我国明确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举措,有助于我国化解国内经济矛盾,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际地位,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矫正全球经济失衡。  相似文献   

2.
纪军 《新远见》2012,(10):12-16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凸显.国际社会要求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构建新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必然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欢 《中外企业家》2009,(24):110-11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内在不稳定性成为制约全球经济稳健发展的一大因素,此次由次贷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扩散更是突显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弊端,各国各方特别是代表新兴国家的"金砖四国"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呼声不断,而深层次原因则是经济金融全球化对国际货币体系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朱珠  李松梁 《经济界》2011,(6):60-63
次贷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该体系的改革问题也再次成为各方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全面分析现行国际贷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及其不利影响,深入探讨多种改革方案的利弊对于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意义重大。研究表明:(1)一种主权货币同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这是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缺陷的根源;(2)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应分阶段进行,短期内应...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改革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对于中国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从亚洲货币的可行性以及相关理论层面分析中国参加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东 《新远见》2008,(12):74-81
1971年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至今已经运作了37年,不可兑换的美元加上浮动汇率所构成的运行框架并不稳定。在上世纪70年代后的第一个10年,世界就经历了比以前更高的通货膨胀,各国的中央银行逐渐意识到,他们不仅需要一个浮动的汇率,而且更需要一个货币体系稳定的汇率。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一次改革和调整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时机,为此,二十国集团2008年1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金融市场与全球经济峰会,国际金融格局真的很快就能改变吗?  相似文献   

7.
李鹏 《现代企业》2006,(7):50-51
国际货币体系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探讨了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应对此变化的策略选择。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一项艰难的事业,在此问题上各国分歧很大。发达国家主要倾向根据新的经济实力和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修漏补缺,而发展中国家则要求对现行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另外,发达国家内部也由于各自利益不同,改革的要求也不尽一致。这些明里暗里的争执和较量将直接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走向。(一)美、日、欧三极的立场决定改革进程1、欧美之争是改革的焦点问题。欧美发达国家掌握…  相似文献   

8.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改革当前的货币体系都是必要的。学者提出了多种改革方案,本文对其进行了分类评价并提出了中国应对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周姝 《企业导报》2009,(11):10-11
在这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新探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为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舞台上的悲剧,战争之间短暂的和平时期也充满了阴郁和混乱的气息.即便只是从货币金融的视角管窥之见,也足见这段历史背景复杂、根源深刻、影响深远.这一时期是国际货币制度革旧维新的转型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9年~1925年、第二阶段1925年~1936年、第三阶段1936年~1946年.期间,国际金融体系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国际金融领域先后产生了相互割裂的"货币集团"和货币区.  相似文献   

11.
世界银行表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将在2025年前消失,逐步被一个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为基础的三极货币体系取代。这个想法虽然不是什么新东西但还是蛮诱人的。很显然,定一个期限没多大意义。须知,一个国际金融系统并不能被强加于人,  相似文献   

12.
全球美元本位制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阶段,而在其之前也存在着其他几个阶段,这些阶段的发展和演变是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所导致的,是源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作用而形成的。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和改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应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成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无锚"的信用货币体系。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为全球一体化进程起到促进作用,但其弊端也日益突出,面临重构的艰巨任务。近年来,以比特币等为代表、以技术信用为支撑的数字货币异军突起,引起了市场和主要经济体货币当局的关注。以数字货币为主体有助于克服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有望构建更为公平和更具效率的国际货币体系,也有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新闻事件     
胡锦涛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胡锦涛在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主张重点实施以下改革举措:一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二是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三是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四是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应关注汇率双向的波动,以防范外汇风险;通过着力加快人民币国际业务的制度创新,努力提升国家竞争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防范系统性财政金融危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应主要通过战略创新、政策博弈、市场修正,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既有格局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运作规则而实现。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从泰国开始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制度上的内源性结构问题,尤其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的社会绩效角,来分析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内在动机与改革方向,“后布雷顿森林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亟需制度的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综合实力和不断提升的竞争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更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提升人民币的地位,不仅仅使中国受益,对健全国际货币体系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我国应该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8.
在《赌场资本主义》一书中,英国名国际政治经济学家苏珊·斯特兰奇讨论了国际金融体系(即西方金融体系)的运行和发展.她指出“世界经济混乱的根源在于货币与金融的不稳定”。为了形象地表明这种不确定性.她将国际金融体系比作一个大型赌场。她写道,“西方金融体系很快变得与一个巨型赌场没有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19.
人物     
《数据》2006,(6):8-8
“美元是被惯坏的孩子,应督促其负起责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谈美国不愿意对自己的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性储备货币的地位、超量货币发行和低储蓄率负责。  相似文献   

20.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国际货币体系是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主要看储备货币、汇率调节和国际收支调节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