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繁琐的跨境公文书认证程序阻碍了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随着近年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随之产生的跨境公文书流动日益增多。这些公文书形式、内容多样,大到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互联,小到公民法人的交易往来,很多都需要以一定的跨境公文书为载体,例如货物原产地证明、提单、出生证明、学位证明等。  相似文献   

2.
张戈 《中国经贸》2014,(19):145-145
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含义和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包括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等递进的几个阶段。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国际投资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 国际结算货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国际投资货币:全面推进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完全可兑换,使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推进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有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各渠道跨境资本流动规模显著提升。文章以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系统地考察了跨境资本流动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表明,跨境资本净流入规模增加会提升企业长期投资规模,从而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并且跨境资本直接投资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助推力度最大;跨境资本流出规模增加会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拓展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和资本管制措施能够缓解跨境资本流动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且相比之下,资本管制措施的调控作用更强;管理者短视和财务柔性是跨境资本流动影响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传导渠道;跨境资本流动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在低杠杆企业以及处于低竞争行业、全球供应链参与度高的地区和货币收缩期的企业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全毅 《亚太经济》2015,(6):140-146
两岸已签署ECFA协议的情况下,两岸经济合作需突破单向思维的合作模式,转化为两岸当局主导的双向合作方案。构建厦、金跨境经济合作区,将厦门、金门"两扇门"合成"一扇",进行两岸制度和思想上的磨合与沟通,成为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经济统合的第一块试验田,将有助于消除彼此的顾虑,为大中华经济区最终形成与和平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厦金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与实践可以分为核心区和扩展区两个部分,并采取"三步走"的实施步骤:厦金跨境经济合作区可以从自由贸易区起步,逐步从货物自由流动,向人员、货币、资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共同市场过渡。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劳动力流动缩小地区差距的决定性作用。单纯的商品自由流动虽然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 ,但不能改变各地要素禀赋的差异 ,无法最终消除地区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 ;资本流动若不伴随着资本所有者的流动 ,资本收益就会返回流出地 ,从而无法实现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均等 ;劳动力流动除了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以外 ,还能改变各地区的需求结构 ,削平地区间要素禀赋差异 ,最终实现地区间人均收入均等。本文的经验分析表明 ,劳动力流动对缩小中国地区差距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中国劳动力流动受到较大限制 ,通过劳动力流动来缩小地区差距还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梁成 《黑河学刊》2010,(10):17-19
对中俄边境黑河市与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之间人民币流动情况进行回顾,对现阶段人民币出入境规模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尽快研究开通两地银行间货币跨境调运业务与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越边境共市贸易区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应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向共同市场层面提升,和国际要素跨境大流动的新趋势,逐步构建"两国边境共市贸易区".要建立新型的中越跨境沟通机制与合作平台,发展有竞争优势的跨境产业集群,完善口岸和交通设施建设,加快跨境要素流动,实现边境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深度整合.  相似文献   

8.
为刻画全球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跨境流动特征,选取电商数据技术的发明专利数据,基于“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消费”的知识流动分析框架,构建发明人跨境合作网络、申请人跨境合作网络、专利国际申请网络、同族专利跨境申请网络、专利跨境引证网络和专利跨境转让网络,对6类网络的结构特征、相关关系及回归关系进行测算、检验和分析。结果显示:电商数据技术的6类知识流动网络均具有小世界特征,网络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发明人合作网络与申请人合作网络的相关性最大;美国在各类网络中都处于核心位置,而我国仅在知识传播网络中处于次核心位置,在其他网络中都比较边缘。最后,提出中国电商数据技术领域知识流动网络关系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过程中,地方政府针对不同技能的劳动力制定了差异化的就业政策,不少地区基于缓解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等方面的考虑,对低技能劳动力采取了排斥的态度。本文在量化空间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刻画了高、低技能劳动力差异化的流动特征,使用2005年、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定量分析了“低技能排斥”下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产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与高技能劳动力相比,低技能劳动力流动所面临的阻碍更大,使得低技能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成本高于高技能劳动力。第二,“低技能排斥”下的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互补,造成GDP损失。第三,全面破除“低技能排斥”,充分发挥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互补性,将显著缩小地区之间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因此,打破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中的技能歧视,引导高、低技能劳动力畅通有序流动,优化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同时还有助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货币一体化进程中,要素是否可以流动被认为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尤其是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在东亚,由于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动远不及欧元区成立之初的欧盟各国,因而有学者认为东亚不太适合组建一个货币区。通过分析得出,虽然东亚各国的资本可流动性有较大差别,但资本的流动性可视为组建货币区的事后行为,并不妨碍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而东亚各国的工人工资弹性与欧元区相比较好,可以弥补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劳动力要素流动性较差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东亚货币合作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新疆财经》2011,(5):51-60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助推了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的进程。本文详细梳理了东亚货币合作研究的线索,明确了东亚货币合作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从货币竞争和锚货币选择这个思路考察区域内核心货币(尤其是人民币)在汇率协调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并对东亚汇率协调机制进行重估。同时,还需在新形势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中国如何参与东亚货币合作以促进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为进一步推进东亚货币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各经济体迅速推进了区域货币合作进程不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仅既有的合作框架或机制(如CMI等)未能发挥作用,各主要经济体之间有关合作的分歧也在明显增大,东亚货币合作遭遇了重大挫折。文章指出东亚货币合作本身存在的固有矛盾或问题如对现行美元体制的依赖等,是影响其未来发展的长期性因素,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东亚地区在整体上不具备推进货币合作深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开展应该在整体层面上巩固和扩大既有成果的同时,在具备条件的局部地区推进货币合作的深化发展。在这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发挥重要作用。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采取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东亚货币合作——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洪林 《世界经济研究》2007,(4):40-45,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区域金融合作也深入开展起来。欧元的成功实践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东亚国家(地区)开展货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本文先从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出发,然后对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探讨,接着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标准和结论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进行分析,最后对东亚货币合作给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趋势对东亚货币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东亚国家在金融领域暴露出的金融体系脆弱性要求加强东亚货币合作。鉴于亚洲地区政治经化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整个亚洲的金融合作条件远未成熟,但东亚地区的经济往来密切,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文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路径和前景进行分析,并对中国的参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虽然东亚区域的货币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进展缓慢.后危机时期,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可能再一次陷入困境.作为区域内重要国家的中日两国来说,应该在区域合作方面肩负起重大责任,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寻找突破点.人民币和日元的协调与合作,无论对于东亚区域还是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都具有明显的意义和重要的必要性,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经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人民币和日元进行协调与合作的路径,其中包含两国、区域和全球3个相互关联的层面.  相似文献   

16.
杨权 《亚太经济》2008,(2):25-31
区域成员在法律制度和执法效率上的差异,将体现为金融结构的差异,这会导致共同货币政策在区域成员间的传导效果出现较大差异,影响货币联盟的稳定性。东亚各经济体的金融法律制度呈现较大的差异,相应地金融结构也有较大的差异。通过机制化的区域金融合作,采取最低协调一致标准,促进东亚各经济体法律制度和金融结构的渐进趋同,是未来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唐永光 《特区经济》2011,(1):99-101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各国的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此后,东亚各国纷纷认识到开展区域内货币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并以此来增强抵御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这次亚洲金融危机改变了东亚国家的政策取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步入制度性安排的快车道,这也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创造了条件。另外,美元区与欧元区的相继建立和运行不仅证实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实践上的可行性,也增强了东亚各国在货币合作问题上取得成功的信心。本文将要对东亚区域货币合作问题做以探讨分析,从而说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日之间逐渐形成"强—强"并列的格局,这一格局对双方在东亚货币领域的合作产生重要影响。中日双方都有意争夺区域货币主导权,彼此的博弈与竞争引人注目;同时,中日双方都有着各自的缺陷并面临一些共同的困难。避免恶性竞争和"零和博弈",实现"合作中的竞争"是中日双方的最佳选择。中日双方应将中日东亚货币合作化成中日合作的纽带和推动中日关系良性发展的平台,化解双方的不信任,并推动东亚区域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从 2 0 0 1年 11月以来 ,日元出现了快速贬值的趋势 ,日元大幅度贬值会增加金融不稳定因素 ,严重削弱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机制和金融市场稳定的基础 ,严重地削弱以货币互换和信息交流等为主要内容的东亚地区金融合作机制。中国是劳动力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 ,并且这种情况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应充分利用经济增长率较高 ,金融秩序较稳定的条件和时机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健全金融体制 ,积极培育有活力的金融机构 ,开发有吸引力的金融商品 ,多渠道、大规模、高效益地利用日元等外资 ,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in 1997–98 came as a dramatic shock to East Asian economies, and has prompted to institutionalize a regional financial and monetary cooperation.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strong will of East Asian countries to develop the regional financial and monetary cooperation, outline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rovides possible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It points out that the option to keep consistent with the IMF system actually weakens regional solidarity, and recommends an immediate establishment of a strong regional surveillance and peer pressure mechanism for the Chiang Mai Initiative (CMI) to evolve into a common pool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 sort of East Asian IMF. It also argues that East Asian countries should closely coordinate their exchange rate regime to maintain intra‐regional and extra‐regional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