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历程、动因和方式进行解释,并探讨了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历程、动因和方式进行解释,并探讨了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技术变迁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诺思却认为技术变迁不是制度变迁的动力,而是制度变迁的结果。本文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方面对两种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马克思的制度理论和诺思的制度理论具有一定程度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周潇 《审计月刊》2007,(9):14-15
本文拟用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转轨时期的会计制度变迁历程、特点进行分析,指出我国转轨时期会计制度变迁呈现政府主导式、增量式、路径依赖、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与趋同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铁路运输业和其他网络型行业一样,一个完整的运输工作需要经过多个运输企业、多个运输环节才能完成,而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运输一直实行“统一运价、发送核算、一票到达”的财会核算体制,因此,为正确计算各运输企业的收、支、利,必须建立有效的铁路运输清算制度并不断完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运输清算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而且随着铁路运输总体改革的不断推进,将出台新的清算制度。本文试图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对铁路运输清算制度的变迁作一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6.
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在理论基础、变迁主体、变迁动力、变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评述。认为会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二者不应偏颇;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需求诱致为基础的供给主导型变迁,这一特征表明了变迁的主体是政府,变迁的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在理论基础、变迁主体、变迁动力、变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评述。认为会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二者不应偏颇;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需求诱致为基础的供给主导型变迁,这一特征表明了变迁的主体是政府,变迁的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8.
徐晔 《企业导报》2011,(12):197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生产力,其生命来源于企业文化的变迁,只有当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生产力作用才能体现出来。由此提出促进企业行为文化变迁的策略,应从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和加强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两方面来促进企业行为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9.
书房的变迁     
从上小学到上大学,我都没有想过要有自己的专用书房——那完全不可能。全家7口人,挤在总面积约32平方米的两间屋子里,放了床和柜子,放了方桌长凳,放了煤球炉子、煤饼,放了……是的,我小时候不仅没有书房,甚至没有书桌。街对面墙旮旯里摆的小人书摊就是我的“书房”,床头上方的墙上吊起一块木板再搁上一排心爱的书就是我的“书房”,全家人饭后腾出的方桌之一角是我的“书桌”,窗前那台老掉牙的缝纫机一尺见方的桌面也是我的“书桌”。  相似文献   

10.
黄炫绯 《基建优化》1991,12(2):46-48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经济高速发展必然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带来新的变化。九十年代,我国住宅建设将向小康型发展,住宅从生存型、温饱型发展到小康型,住宅设计势必将由以主卧室到以起居室为主题的设计思想的变迁。 1、生存型、温饱型住宅设计特点 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衣”“食”“住”,而“衣”“食”是在有遮护的住所内进行的。众所周知,人们的居住行为模式主要包括:食、寝、更衣、育儿、学习、娱乐、团聚会客活动等。生存型、  相似文献   

11.
诱致型制度变迁使我国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产生并繁荣一时。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建是一种强制型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安排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由此限制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要想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可持续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从强制型制度变迁向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转变,具体为: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消除农民顾虑;建立多元化、科学合理、高效的筹资机制;建立灵活多样的费用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建立技术过硬,服务质量高的医疗服务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2.
Kauffman的生物演化NK模型来源于生物进化理论,是从生物进化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数值模型,然而它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其他领域也具有相应的启发性.由于其在组织系统演化研究上具有普适性,生物演化NK模型近年来被许多管理学者应用到微观组织的变革和策略选择领域中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将其运用于会计制度变迁中进而发展出会计制度变迁的NK模型,仍属鲜见.这在理论上是一次创新,在实践中也具有其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构建政府绩效审计变迁框架。分析发现,制度变迁理论能较好地运用于绩效审计变迁,进一步拓宽了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政治制度变迁进程是由其内在规律支配的。政治制度作为社会的基础资源之一,它构结了各种社会资源运行的框架。本文着重从资源的角度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和资源基础。考察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中西方理论、本土资源的影响。政治制度变迁是社会整体资源运动的结果。古德诺在指导西方政治理论在20世纪初中国实践中遭遇的难题说明单靠"先进"理论和制度的引进(单一资源变化)不能改变政治制度变迁的进程。综合考察政治制度的内外变量状态是理论借鉴和制度引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制度变迁总是需要动力(动因)的,若没有动力(动因),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也不会实现变迁.文章在回顾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的基础上,通过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深入探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的内动力(动因)和外动力(动因),以加深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过程的认识,以期对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变迁和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进程.并认为高校应该克服路径依赖,进行积极的路径探索,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7.
18.
会计制度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逐渐传入我国。也正值我国已经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体制改革之际,与之相适应,我国会计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为基础重新认识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历程,指出中国会计制度供给的主体是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渐进性、被动地适应性和强烈的路径依赖性等特征,探索研究会计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下,我国外汇储备在每一阶段其规模和结构都呈现出新发展,使经济增长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