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市场上的兼并和收购浪潮,使品牌拍卖价格上升,品牌被认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如雀巢公司以3倍于股市价格、26倍于其实际资产的价格收购了朗利苹果公司。90年代以来,品牌资产(brand equity)一词风靡全球。这种有别于金融资产,不能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无形资产,其主要效用在于它是企业创造未来利润的源泉。实施品牌战略自然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工具。  相似文献   

2.
一个品牌在媒体众多、消费者被高度分散的时期,应当如何做。才能让消费者对你印象深入。并且不断积累品牌资产?如何通过广告和营销引发消费行动?  相似文献   

3.
争夺非卖品     
孙铭训 《经营者》2011,(9):90-96
阿尔法·罗密欧,一个产品力弱品牌力强的品牌、一个至今仍然在不断亏损的百年品牌。皮耶希对其收购之门被马尔乔内直接关上之后,却为更多人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4.
一、目标公司的选择是企业兼并的起点企业兼并是一项系统的和复杂的智慧型工作,其操作需要一系列的专业人员的参与。通常企业兼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行业角度划分,包括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二是从上市与非上市角度划分,包括上市公司的并购和非上市公司的收购,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的收购,无论是横向兼并、纵向兼并,还是混合兼并,一般都要遵循以下的程序或步骤:第一步,选择收购的候选目标公司。企业兼并的首要问题是选择被兼并的目标公司。对一个试图通过兼并来达到某种目的的公司来讲,其首要任务就是选择被…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为国内的汽车品牌归类时.荣威是被归为自主品牌之到的。其实,准确的说,荣威应该算是一个国际化的中国品牌。荣威品牌于2006年诞生于上汽集团,但其汽车技术却来源于上汽集团之前收购的英国汽车“罗孚Rover”。  相似文献   

6.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达能收购娃哈哈”事件曾经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关注和讨论,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汇源”和“娃哈哈’’均被认为是响当当的民族品牌,这也说明,民众对民族品牌是怀有独特感情的。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在异常激烈的品牌竞争中,有很多的民族品牌正通过各种方式被外资所控制,令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许许多多的民族品牌都没有逃脱被强大的外资品牌收购的命运.比如中华牙膏被英国联合利华收购,南孚电池被美国吉利收购,乐百士被法国达能收购,小护士被法国欧莱雅收购,乐凯被美国柯达收购20%等等,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这充分说明了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如果没有很好的突围之道是很难生存下来的.  相似文献   

8.
王娟 《企业活力》1998,(4):40-43
杠杆收购及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启示王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已被提升到企业体制改革的议程上来。如何借鉴西方企业兼并的经验,把我国企业兼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还有待于大家共同探讨。本文中,笔者拟对杠杆收购作一简要的探析,并由此...  相似文献   

9.
陈霞 《数据》2008,(11):56-57
美国强生公司收购国产品牌大宝尘埃落定不久,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消息也已传出,令外资并购话题风云再起?这究竟是一起普通的市场并购行为,还是一次关乎民族品牌尊严与命运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家电品牌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四种商业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良成 《企业经济》2004,(10):66-68
提出了中国家电品牌产品进入发达国家的四种进入模式:国内生产,国外销售模式;贴牌生产(OEM)和自创品牌(OBM)相结合模式;海外品牌兼并与收购模式;在发达国家建厂模式。分析了四种模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无法满足传统的内涵增长模式,开始实施以并购为主的外延增长模式,并购为企业的规模发展提供了最快捷的方式。企业并购是指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兼并是指通过产权的有偿转让,把其他企业并入本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使被兼并的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经济行为。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从定义上看,兼并和收购有一些区别,如兼并中被兼并企业的法人实体不复存在,而在收购中被收购企业仍以法人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转轨,给一些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老品牌,以及一些更为年长的老字号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各种竞争压力之下,在些老品牌被外国厂家收购,如北冰洋、活力28;一些品牌自生自灭,如王麻子;一些品牌通过品牌重塑而重获新生。这些都为我们实施品牌战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阳翼 《中外管理》2007,(5):80-82
娃哈哈反击达能收购使得“合资中如何维护民族品牌的自主性”再度成为焦点。联想到同样牵手达能却败落的乐百氏,两个相似的本士品牌何以命运迥异?本士企业与外资豪强各应反思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产生收购兼并行为最基本的动机之一是寻求企业的发展。寻求扩张的企业面临着内部扩张和收购兼并两种选择。内部扩张可能是一个缓慢和不确定的过程,通过收购兼并发展则要迅速得多,尽管它会带来某些风险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的概念及意义并购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实现方式 ,是兼并与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的简称。从狭义角度考察 ,兼并 (merger)和收购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兼并是指一个企业以现金、证券等其它形式有偿购买其它企业的产权 ,使其它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 ,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收购则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 ,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兼并与收购的区别主要反映为如下几点 :(1)在兼并中 ,被兼并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不复存在 ;而在收购中 ,被收购企业仍可以法人实体存在 ,…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向买断Kappa在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的品牌所有权和永久经营权,曾经被人们形容为渠道商反向收购品牌的冒险一跃。但是,反向收购之后如何进行品牌运作呢?在中国运动鞋服品牌里,有一个异军突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购,吉利能否得到沃尔沃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及品牌?这件“蛇吞象”并购事件格外引人注目,业界和评论人士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8.
一、资本市场与企业并购的关系(一)企业并购的概念及我国的现状。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简称,它是一项复杂的企业行为。兼并与收购常被视作同义词,但它们的含义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兼并指的是一家企业对另一家企业的吸收或合并行为,兼并完成后,其法律后果往往表现为兼并方与被兼并方合为一体,或是兼并方继续存在,吞并被兼并方;或是兼并方与被兼并方同时消失,共同设立一家新企业。兼并带来的法律后果必然是至少一家企业法人资格的消失。收购则是指一家收购公司购买目标公司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的经…  相似文献   

19.
管益忻 《企业文化》2008,(10):17-18
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后,全民在展开的自主品牌保卫战中表现出的民族感情非常珍贵!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全球企业”将不再出现,全球并购成为历史大趋势。然而,民族品牌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也更加得到重视。在这段关于品牌并购的争议中,朱新礼以“品牌无国界”回击了国人对保护民族品牌汇源的据理力争。试问,全球化之下,民族化就可以不要了吗?  相似文献   

20.
海外原版     
《中外管理》2011,(1):124-124
原创品牌的魅力何在?推荐《打造品牌的原创性》人们渴望对其所购买的产品充满热情,寻求的是那些使他们感到被认可、理解和感觉亲近的品牌,而且一旦找到这样的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