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混业经营一直是西方金融业的大趋势。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中国的金融混业经营正渐行渐近。本文介绍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概念,混业经营的发展演变,然后分析了混业经营的必然性,最后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然而近几年来,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机构高层人士认识到混业经营是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和金融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4.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21世纪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流,发达国家几乎都实行混业经营制度,步入品种多样、手段不断创新的时代。与其相比,目前中国金融业仍处于分业经营,远远落后于国际金融业发展水平。中国加入WTO后,如仍然恪守传统分业经营,无疑将在未来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应审时度势,尽快向混业经营制度转变,向国际规范看齐,维护中国金融安全、高效、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振峰 《世界经济研究》2000,(5):87-87,F003
1999年11月12日 ,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这一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 ,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至此 ,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三巨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正式加入混业经营的行列。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本文拟从分析西方各国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动因出发 ,探索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 ,并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 ,对中国目前分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指出混业经营将是中国金融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华 《山东经济》2002,(6):49-50
本文就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探讨了混业经营必须具备的条件,认为我国金融业应在加强专业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基础上,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7.
周浩  胡杨成 《乡镇经济》2002,(12):37-38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出现了自由化浪潮,它打破了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经营界限,发展“全能型”的金融服务公司,意味着全球金融混业经营时代的到来。在新的世界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金融业应该怎么做?一、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现状1、1993年以前,中国金融业处于改革初期,金融监管当局就意识到分业经营的问题,并不断向此方向努力;但是,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更多地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尽快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让其在行政指令分配资金的管理体制的夹缝中尽快成长,所以从1992年下半年起,中国经济开始产生泡沫,大…  相似文献   

8.
刘燕 《乡镇经济》2002,(5):25-26,29
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必然趋势,当今中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面临着国际混业经营的巨大冲击,我们应当做好实施混业经营的准备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将中国金融业纳入全球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9.
混业经营提升了美国金融业的竞争力,美国混业经营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是: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方向必然是走混业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0.
实行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国内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也呼唤混业经营。目前我国金融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既体现在金融制度、金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尤其是银行和证券市场制度以及国有上市公司的转制不完善方面,而且还体现在监管水平上,使得我国金融实行混业经营将面临巨大风险,由此决定了金融改革必须有序推进,政策配套。  相似文献   

11.
孙波  郭军  王奉和 《山东经济》2004,20(2):85-86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业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WTO成员国混业经营制度的冲击,因此,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面对实行混业经营存在的一些限制性因素,提出了当前金融机构实行混业经营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界合业经营浪潮及其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界兴起合业经营的浪潮,美日等国的金融业逐步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而转向合业经营。1999年11月美国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更是标志着国际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国金融体制日益同国际接轨的今天,我国目前实行的分业要营式是否也走到了尽头。本文在分析了国际,国内金融环境变化,并总结分业经营模式是否也分业经营与合业经营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的前提下,对此进行了初步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市场发展 的主要趋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面 临着与世界金融接轨的巨大压力,因此, 尽快实现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是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理性选择。我国 需要立足于本国国情,积极借鉴西方发达 国家的成功经验,为实现真正的混业经营 准备充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杨润林  师国君 《发展》2003,(4):68-69
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美国现在采取混业经营模式,是在其金融业经过长足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发生改变的。美国实行混业经营的条件从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上看,美国实行混业经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产权明晰。在美国无论是州注册银行,还是联邦银行,大多数是股份制的私营企业,这意味着银行有明确的产权主体,它将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经营策略。二是风险意识的加强。美国为解决金融风险问题可谓煞费苦心,从使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  相似文献   

15.
祝建华 《沪港经济》2006,(12):30-31
自从1993年7月中国金融业步入分业经营之路后,10年多来,金融分业经营格局就一直遭受到种种质疑.毕竟,混业经营是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对中国金融业来说也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过程。20世纪美国金融经营体制的变迁是世界金融业变迁史的典型代表。美国在1929年之前实行混业经营,1929年。美国爆发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整个金融体系几乎陷于瘫痪,致使40%的商业银行破产。人们普遍认为混业经营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于是美国于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金融企业的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等严格分离。各国纷纷效仿.混业经营一统天下的格局演变为混业(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和分业(如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两种经营模式并存的格局。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开始出现重新实行混业经营的动向。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金融发展进程看,实行混业经营,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混业经营的缺陷和不足在金融监管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后是可以避免的,而混业经营的优势,特别是存促进微观金融主体通过金融创新提升竞争力方面是分业经营不能比拟的。因此,从我国金融业长远发展趋势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过程.20世纪美国金融经营体制的变迁是世界金融业变迁史的典型代表.美国在1929年之前实行混业经营,1929年,美国爆发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整个金融体系几乎陷于瘫痪,致使40%的商业银行破产.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业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广西的金融业银证合作、银保合作发展迅速,混业经营初露端倪,广西金融监管面临新挑战;文章提出了完善广西金融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混业经营给我国的金融发展模式引入了新的意义,在改善经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都会发生重要的影响,论文将谈论金融业经营的趋势、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其应对策略和发展模式,为相关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