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闲置土地的产生原因错综复杂,涉及行政、制度、价格、税收、市场、文化和规划等各方面的因素。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我国对闲置土地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征收土地闲置费;(2)延期开发;(3)政府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确定新的土地使用者,对原建设项目继续开发建设,并对原土地使用者给予补偿;(4)政府为土地使用者置换其他等价闲置土地或者现有建设  相似文献   

2.
某地块因使用权人自身原因被司法查封,在此期间该地块达到闲置土地标准,而且一直未继续开发建设。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土地市场动态巡查过程中,是否应该继续开启闲置土地认定程序,认定其为闲置土地。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2003年4月,某煤业公司因采煤塌陷经依法批准征用了某村210亩土地。其中,该村村民李某承包的11亩耕地被征用后,仍能继续耕种,但其他十几个承包户被征用的土地因塌陷变成水面而无法耕种。为此,这十几个承包户要求村委会收回李某的耕地,重新安排使用。村委会做李某的工作未果,便将李某告上某区法院。法院受理后,有关审判人员对本案形成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可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按闲置荒芜土地处理,由村委会安排耕种。第二种观点认为土地已被征用,所有权属于国家,村委会无权主张收回土地使用权。第三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60年代,西南地区是国家部署"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70年代末期国家政策发生调整后,"三线"企事业单位开始陆续向城市或发达地区调迁,在原生产、科研、生活区域遗留下大量的闲置建设用地,亟待盘活利用。为此,2015年上半年,笔者对四川、云南、重庆三省市"三线"调迁单位原址土地再利用和闲置废弃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以期找出闲置原因及盘活这些土地的办法。土地闲置废弃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闲置宅基地腾退成为社会焦点话题。宅基地使用权收回是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司法实践研究发现,宅基地收回可以分为因公益事业收回、因违法行为收回与因丧失集体成员身份收回三种情形。宅基地收回程序存在着启动主体不明确、收回程序不健全和救济保障缺失等问题,未来立法应明确宅基地使用权收回的启动主体、规范实施程序、完善行政监督等。  相似文献   

6.
正问题某开发商取得一块土地之后,由于政府原因一直闲置,未按出让合同约定开发建设。现在开发商拟利用该土地向银行抵押融资并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抵押登记,请问登记机关能否办理?解答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的规定,闲置土地根据闲置的原因不同,被分为因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原因造成闲置的土地和因政府原因造成闲置的土地,并规定了  相似文献   

7.
<正>经营性用地闲置分两种情况,一是指土地使用权人超过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用地;二是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1/3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中止开发建设满1年的用地。截至2016年底,江苏省常熟市经营性用地涉及闲置土地面积1902亩,占总供地面积的12.5%;经营性用地闲置的主体是使用权人和地方政府,由于企业自身原因涉及闲置土地826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顺庆区为盘活闲置土地成功地进行了探索 ,闲置土地得到了很好开发利用 ,农民种田效益大幅提高。根据调查思考 ,在总结顺庆区加快土地流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如下建议 :(一 )加快土地流转的主要途径1 放开放活土地使用权 ,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一是打破区域界线 ,种田能手可以跨乡镇、跨村社承包、租赁闲置土地 ,当地要尽量创造条件。二是农民可私下转让土地使用权 ,但必须由村社公证 ,落实相应税费责任人 ;或实行有偿转让 ,继续由原承包户负担相应税费。三是由村社对闲置土地使用权进行公开拍卖。四是将一类闲置地与二三类…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的处置规定散见于多部法律法规,总结涉及相关条款的规定如下:到期前一年由土地使用者申请续期;予以续期的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交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申请续期或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宗土地不予续期的,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土地使用者交还土地使用权证,及时办理注销登记(《物权法》规定出让人办理注销登记),登记机构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本文将就未申请延  相似文献   

10.
为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部日前起草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修订草案)》,并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公布,开始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根据修订草案,闲置土地可无偿收回。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国土资源部发布《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对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法律责任制度从适用条件、适用程序等方面作了新规定.作为一项土地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责任制度,闲置土地无偿收回法律责任制度目前在我国还未系统化确立,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值得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收储为社会经济发展、政府公权力行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目前,土地收储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征收集体土地,包括集体建设用地、集体农用地、集体未利用地;二是征收带有构建筑物原行政划拨的土地,如棚户区、城中村等;三是收购已出让的国有土地,包括依法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或土地使用权到期的国有土地、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国有土地;四是收购已办理完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手续批而未供的土地等。其中,棚户区类土地收储因宗地大多集中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全国耕保形势依然严峻。尽管中央加大了对土地的宏观调控,严格了土地征用审批制度。但一些地方土地征而未用、撂荒、闲置的现象仍客观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成因"所占比重过大。土地闲置成因中的政府因素从全国闲置土地案例来看,"政府成因"导致的闲置土地无论是宗数还是面积,都远超企业自身原因,所以有必要对土地闲置成因中的政府因素进行分析说明。非净地出让导致交地时间延迟、土地闲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广东省几年来非农建设闲置土地较为严重的现象,广东省政府近日发出了《关于加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管理的通知》。 《通知》界定了闲置土地的范围:取得土地使用权后超过出让合同或划拨用地批准文件规定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建设的;土地平整或“三通一平”工程完成后,终止建设满一年的;城区范围内房屋拆迁公告公布之后,其土地使用者未按公告时间实施拆迁工作满一年;已动工开发的面积占该宗应动工开发总面积不足2/3的,尚未动工开发的部分视为闲置土地。  相似文献   

15.
江阴市:创新政策、机制、措施政策创新。2004年以来,江阴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对闲置土地的界定和处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闲置土地未经批准,不得转让。对协议收回和批准转让的闲置土地,其土地使用权价格,参照同地  相似文献   

16.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形成仙桃市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1996年底,借助政府行政手段将城镇区处于黄金地段的空闲土地依法收回公开拍卖,这种做法当时完全是出于为政府创收和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目的,收回的主体是市政府。这种收回土地使用权后再拍卖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雏形。第二阶段,1997年,仙桃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全面冻结占用耕地。为了满足经济建设急需用地,市土地管理部门及时对全市的闲置、半闲置土地进行了摸底登记,然后向用地者发布土地供求信息。…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山东省莱西市夏格庄镇农村出现大量闲置房,因农村宅基地占地面积大,农房闲置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调查闲置原因发现,部分进城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宅基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宁可闲置也不愿处理;另一部分进城农民虽然想处理,但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没有人买,只能闲置,结果好多房屋年久失修、破败不堪,造成土地资源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搞活土地经营权,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全国已有16个省、市、区采取拍卖、入股等形式开发“四荒”(荒山、荒坡、荒沟和荒滩),收到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区土地资源的产权关系较为复杂,对闲置的“三荒”未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尚未搞活,缺乏长远规划和投入动力。据特区有关部门初测。全特区现有“三荒”180余万亩,主要分布在盘北、盘南和盘中的部分乡镇。分散零星,成片面积较少,开发难度较大。据笔者对有关乡镇的调查和综合土管、农业、林业和水电等部门反映的情况,影响“三荒”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两年来,贵州湄潭县在收回、分置、腾退、转让使用方面积极探索盘活闲置农村宅基地的路径和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收回闲置宅基地,解决一户多宅问题。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宅基地是解决宅基地闲置问题的重要方式,湄潭县出台多个文件,明确"一户多宅"的农户只能认定一处合法宅基地准予登记,多出的宅基地按规定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收回。龙凤村已收回宅基地15宗3.6亩。针对已在集镇购房、只有一处农村宅基地的农户,实行有偿退出宅基地,  相似文献   

20.
应当鼓励地方大胆探索近期以来,江苏省共清查认定闲置土地928宗,总面积3043.0751公顷,其中因政府原因造成闲置的265宗,面积917.5645公顷。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320宗,面积1012.0568公顷,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