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罗庆 《新智慧》2008,(11):77-78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具体缴存比例由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拟订,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相似文献   

2.
王桂华 《现代经济》2009,8(5):55-56,130
住房公积金制度明确了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对象、缴存范围及住房公积金的性质,规定了国家对于在职职工住房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它对于实现住房社会化、商品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作为配套措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便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和职工按规定存储起来的专项用于住房消费的个人住房储金。当这种住房储金在满足缴存人自己的需要后,如夫妻双方累计提取总额达到实际发生的住房支出,才可能实行互助,为其他需要资金的缴存人提供购房贷款。  相似文献   

4.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支持职工住房消费、改善职工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覆盖人群的不断扩大和公积金规模的不断增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公平、效率、监管等方面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发展基本情况和公积金缴存比例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和运营管理中存在的缴存比例最高和最低差距过大、增值收益使用去向单一、管理机构非在编人员过多、缴存余额过大、闲置资金过多等问题,提出了调整缴存比例上下限、建立内部收益分配机制、压减非在编人员、拓宽投资增值渠道、建立科学的借款制度和贷款贴息政策和建立灵活惠民政策工具箱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翔 《大众商务》2010,(14):86-87
住房公积金是由全体符合条件的缴存人员和单位按规定缴纳且归全体缴存人员所有的一种住房互助保障储蓄基金。由于公积金的缴存、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加之缴存人数众多,住房公基金的数额非常庞大。为此,如何实现对住房公积金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其社会公益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是公积金管理的决策机构,具体负责制定和调整具体管理措施、拟定具体缴存比例、确定最高额贷款额度、审批、审议计划方案等。这些职责的行使关系到住房公积金目的实现,因此,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机制对于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作用十分突出。文章将主要从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决策程序、决策监督以及决策反馈等方面来探析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住房公积金是由全体符合条件的缴存人员和单位按规定缴纳且归全体缴存人员所有的一种住房互助保障储蓄基金.由于公积金的缴存、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加之缴存人数众多,住房公基金的数额非常庞大.为此,如何实现对住房公积金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其社会公益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是公积金管理的决策机构,具体负责制定和调整具体管理措施、拟定具体缴存比例、确定最高额贷款额度、审批、审议计划方案等.这些职责的行使关系到住房公积金目的实现,因此,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机制对于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作用十分突出.文章将主要从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决策程序、决策监督以及决策反馈等方面来探析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住房公积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2010年8月5日,利用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的试点启动。住房公积金作为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用来建保障性住房是否合适、合理、合法,一时间众说纷纭,本文从新政出台的背景、面临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缴费基数和比例1、基本医疗保险:有本市户籍在职职工为本人工资总额的8%,其中用人单位6%,个人2%:由市社保局按月支付养老金的有本市户籍退休人员为本人基本养老金的11.5%;参加原养老保险行业统筹,并由省社保局按月支付养老金的有本市户籍退休人员,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按退休前市上年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11.5%×12个月×18年缴交;住院医疗保险费为市上年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0.8%。  相似文献   

9.
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作为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体,因其利息负担优势已成为城镇职工购房贷款的首选.随着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和贷款品种不断创新,伴随的贷款风险在不断累积,特别是住房公积金期房贷款因抵押物在建的特殊性风险更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促进住房公积金期房贷款可持续发展,不断为广大缴存职工改善住房条件提供有力的金融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10.
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加强公积金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外,还要通过房委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受托银行、财政、缴交单位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我国先后出台多项利民制度和政策,其中,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为职工购买住房提供了有力保障,缓解了职工购房压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风险,在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或住房公积金贷款时,会出现职工个人以欺骗手段提交虚假材料违法骗提骗贷住房公积金的行为,增加了资金管理工作人员的审核...  相似文献   

12.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住房公积金缴存面进一步扩大和缴存资金额急速增长,为此,如何确保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安全、如何进行保值增值,成为管理中心工作重点和缴存职工日渐关心的热点。而为了保证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安全,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成熟与完善的内控制度,促进住房公积金的规范管理,增强防范风险能力,保障住房资金的安全。本文通过分析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及加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完善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模式 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央的统一指导下,各地纷纷开展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国家统一了全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模式是:职工在职期间,单位和职工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相当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左右;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账户(比例为本人工资的1l%)累计储存额的1/120。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住房公积金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成都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办法》)日前出台,根据办法,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为农民工缴存住房公积金,而进城务工农民工则可以用这笔钱购房,租房。(见11月25日《成都商报》)  相似文献   

15.
张滟 《新智慧》2004,(1A):20-20
住房公积金呆账贷款是指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职工用以购建、翻建、大修私有住房的逾期贷款。此种逾期贷款也称呆账贷款。根据财政部《关于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简称《补充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的最低比例有两种:一种是按不低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的60%核定,另一种是按不低于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的1%核定。  相似文献   

16.
《新智慧》2006,(1):23-23
为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从2006年1月1日起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相似文献   

17.
周道群 《西部金融》2007,(12):63-64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取消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后产生的一项新制度.自建立以来,全国约有3000万职工通过提取住房公积金和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提高了广大职工的购房能力,改善住房条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本文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轨迹中,通过研究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利与弊并提出建议,以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芃 《西部金融》2009,(5):53-54
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我国个人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提高职工住房保障能力以及促进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职能。但在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以Shibor为基准加点的方法来确定住房公积金利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当前西安市住房公积金提取转移管理、缴存管理和个贷管理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管理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贺琼华 《新智慧》2007,(5):27-28
一、职工薪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范了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该准则在部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容,即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