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原有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它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会加剧所有者(股东)、经济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相似文献   

2.
企业合约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合约不同于一般市场合约的最显着特征,因此企业利益由固定权益和剩余权益组成。企业剩余权益是相对于企业固定权益而言的权益,由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构成,二者合称为企业所有权,其中剩余索取权是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合同支付后(如利息费用等)的余额的要求权,而剩余控制权指的是企业合约没有特别规定的活动的决策权。从企业权益配置的角度看,由于固定权益的分配是事前确定的,那么,由谁以何种方式取得企业所有权则成为企业责权配置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企业控制权演变与财权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财权配置是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从最初的业主制企业到现代的股份公司,财权配置主要是企业内部各利益主体(如股东、经营等)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合约安排。随着企业控制权的演变及“利益相关理论”的兴起,企业的财权配置应不仅仅是股东和经营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而应扩展到包括外部利益相关在内的外部财权配置,以及为保证利益相关财权配置实现的相机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企业所有权安排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传统的物质资本股东至上理论逻辑下的单边治理模式和人力资本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逻辑下的共同治理模式。文章基于人力资本视角论证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可行性,采用谈判控制力与博弈方法研究在共同治理发展趋势下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配置份额问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中的各种人力资本都有权参与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享,依据是他们各自在企业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剩余权配置的重点应该和该阶段核心人力资本的作用相匹配,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分享的企业剩余权应该不同,同一人力资本在不同阶段分享的企业剩余权也应该不同。  相似文献   

6.
"管理者控制权"重探--管理者与企业剩余控制权的配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期以来,人们是以委托代理框架中的"股东至上主义"逻辑来诠释管理者控制权内涵的.本文认为,管理者不仅拥有企业特定控制权,而且拥有企业剩余控制权,管理者剩余控制是内生于企业契约内各参与方之间谈判的过程中.切实地发挥董事会作为各利益相关主体共同配置企业剩余控制权的栽体功能,从而有效地控制管理者剩余控制权的"侵袭"效应,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7.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过于注重自身及股东的利益,忽视其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引起各种社会问题。在财经类专业课特别是财务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拓展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理念,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未来高管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意识,进而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模式与治理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所有权的核心是股东收益权,分为私人所有权和共同所有权;控制权是影响企业决策的能力,主要有经理的经营控制权和董事会的剩余控制权。公司治理的目的是最大化全体股东的利益。不同的股权结构形成不同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状态。故应根据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的状态、公司技术特征和外部市场竞争程度来设计合理的治理机制以激励和约束控制权主体,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9.
走近绿色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华中  郑家庆 《经济论坛》2003,(2):40-40,58
一、绿色营销的涵义及基本特点绿色营销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关于绿色营销,各企业对之尚未有统一的规范,理论界对它的确切定义也未有统一的表述。归纳起来各种观点都认为绿色营销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从企业自身而言的,即微观层面的,是为了企业的利益;其二是从全社会而言的,即宏观层面的,涉及道义问题。可见,利益和道义决定了绿色营销的动机和行为的多层次性。从道义层面来看,绿色营销强调在营销过程中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全社会的全局利益,促进宏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只着眼于企业…  相似文献   

10.
企业最优剩余财权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财权能否合理配置是影响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企业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古典经济阶段和新知识经济阶段,通过构建剩余财权配置模型,并以贡献和风险承担作为剩余财权配置的基本原则,研究发现:在古典经济阶段,物质资本贡献较大且承担企业的主要风险,大部分剩余财权应配置给物质资本所有者;在新知识经济阶段,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和承担的风险较物质资本更多,因而大部分剩余财权应配置给人力资本所有者.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必须坚持同权原则,均占原则,市场原则和边际调整原则。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董事会成为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受托人;广大职工,经理人员和股东各自推选自己的董事和监事代表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理人员会议与股东大会一起成为最高权力机构;股东,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根据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对原理分享企业剩余。  相似文献   

12.
企业或公司的资本结构,广义上指的是债权比例和股权结构,狭义上只包括了前者。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资本结构,都反映了利益相关者(股东和债权人)在公司中的契约关系,即收益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安排。股东享有剩余收入索取权和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的控制权,债权人享有固定收入索取权和企业不能偿还债务时的破产权,从而形成了股权治理和债权  相似文献   

13.
对建立我国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是指联系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就是基于效率和公平的前提,对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利进行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制度安排的契约。财务制度安排要基于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的根本问题在于通过财权的合理安排,最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借以实现要素的高效使用和财务利益的公正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4.
雇佣关系、剩余分割与企业的雇用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先国  高怿 《财经研究》2007,33(3):113-122
现阶段,围绕经济利益分配产生的民营企业劳资纠纷日渐增多,这使得规范分析民营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成为必要。基于契约框架,文章阐述了雇佣剩余的由来和剩余分割的必要性,剖析了雇佣关系、剩余分割与企业雇用效率①之间的逻辑关系、影响机理及均衡的实现机制,最终指出:雇佣剩余是雇佣关系存续的基础;分割剩余不仅是维系雇佣关系的内在要求,而且更有助于促进企业雇用效率的提高,这对企业的现时绩效和长远发展都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对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理论界一种认为股东是企业所有者,股东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即股东中心理论;一种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企业所有权,即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界定、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企业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但风险与收益总是相伴而行,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必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有效的财务管理是企业避免经营失败、实现经营目标的必要手段。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财务管理及其意义产生新的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李凡 《当代财经》2005,(10):117-119,122
表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多种方式考虑。本文综述了学术界在此问题上的争论,主要有三种,一种以股东享有剩余控制权和企业剩余索取权为由,提出利润极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第二种以股份公司两权分离为主要理由。提出非利润极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第三种以企业经营成果是多种因素的函数为由,提出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极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作者对三种观点作了全面的评述,并结合企业的现实,特别是在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现实.提出财务管理的目标似乎仍应以利润极大化作为主要的目标,根据这个思路,我国应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的股权改革,变虚位的股东为实在的股东,变多级代理为一级代理。使股权控制能对经营者的行为实现有效制约。实现了对经营者行为的有效制约。才会较合理正确地处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许慧 《当代经济》2007,(10S):140-141
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共同体,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与各利益主体相关。本文分析了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两种理财目标的局限性,并提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基于相关者利益均衡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管理将更注重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控管理的核心,在以价值管理观念及对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下将越显其重要性,并以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反映,这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在各项管理工作申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0.
祁钧业 《经济论坛》2002,(11):20-20
一、公司治理中诚信责任履行的障碍诚信责任的本意是“诚实不欺,恪守信用”。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契约机制,但由于这种契约的不完备性,给诚信责任的履行造成障碍。1.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分离,导致股东和管理者的目标利益不同,而存在激励不相容是诚信责任难以履行的根本原因。委托人投资企业的目的是希望代理人能够从公司的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出发,从而达到公司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即实现其剩余索取权力;代理人(经营者)则以其剩余控制权控制企业资源的优势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