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余萍 《商界》2005,(4):90-90
迷信第一印象,就像迷信“眼见为实”一样,不见得可靠。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中国地方政府驻地迁移改革来识别企业-政府距离的外生变动,使用200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及城市政府迁移前后地理信息来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企业-政府距离对企业政策关注的影响及其最终政策收益获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与政府距离变远后,企业显著提高了年报文本中政策词频数,即失去获取政策信息的地理优势后,企业增加了对政府政策的关注程度以纠正距离变远可能造成的政策认知偏差;(2)企业-政府地理距离变动对企业政策关注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即距离变远显著增加了企业政策关注,但是距离变近的影响并不显著;(3)企业平均政策关注度的提高主要源自集约边际效应,即已经关注政策的企业增加了信息关注程度,而并未提高企业参与政策关注的平均概率;(4)与政府距离变远而策略性增加政策关注的行为,显著增加了税费返还金额的获得,而对政府补助影响不显著。这表明它增进了更依赖信息的权利性政策应享尽享,同时并未干扰竞争性政策的配置效率。本研究对缓解政策落地难题及政策优化配置的改革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好的上市公司之一上汽集团作为案例,结合2018—2020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并结合现行的财税政策,通过具体的财务指标和税负数据研究财税政策对上汽集团的影响。发现新能源汽车企业容易出现政府政策方向不明确引起企业过度依赖政府扶持政策、缺乏研发投入的信心甚至骗取优惠政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案例启示,并从政府和公司两个角度提出建议。政府应该根据市场情况提高财税政策的适应性、针对性与合理性,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汽车企业要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能过度依赖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4.
赵光远 《商》2014,(25):64-65
当政府出现损害社会公益和公民利益的“边缘现象”,政府系统内外交流渠道被堵塞的时候,或者出现政府用用强力控制封锁信息的情形时,社会如何能够自下而上的进行政策倡导,推进政策的有益演进,也就是政府外力量如何能引起社会关注,提高话语权,推动政府将其纳入政策议程。这就是倡议组织几个人形成的倡议网络的角色功能。  相似文献   

5.
任文泽 《商》2013,(5):208-208
文章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中小微造纸企业的发展情况,并对其自身发展上存在的不了解行业和政策发展形势,不争取政府补贴,只顾忙于自身生产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文章提出,县域中小微造纸企业应当积极了解行业动态和政府政策,并响应政府号召和补贴政策,争取更多的政府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6.
邱旭楠 《商》2014,(7):212-213
房地产行业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同时由于其过快的增长速度也引来了诸多的问题,其中政府的政策效率不足最为突出。因此,政府作为参与者加入对房地产行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研究政府在房地产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为研究重点。首先,运用局部闭模型的扩展模型将政府消费加入其中,使政府作用内生化。然后,利用2007投入产出表和2010投入产出延长表结合价格模型、政策模拟等工具测算政府部门的影响程度。最后,加入政府政策等外生因素来分析总结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房地产业价格上涨对政府部门税收贡献为0.237%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控制投机成本与政府收入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政府政策实施具有一定困难性。  相似文献   

7.
必须指出的是,不但会展企业普遍存在机会主义,就是主管部门的政府官员也同样“活在机会主义的思维中”。机会主义的表现之一就是政府过于相信政策、资金的威力,企业管理人员等着政府给支持政策、指明方向而忽视了服务质量,放弃了创新。后者现在有很多渠道可以变相向政府要政策、要资金。例如,说别的城市展馆都已经建到了20万平方米、会展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关》2013,(12):79-79
如果我们迷信了美化的理论,甚至把它当成是现实世界的真实描绘,完全用它来指导投资和经济政策,结局只能是惨痛的。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终于揭晓,2013年颁给三位对金融理论有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他们分别足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芝加哥大学教授托尔斯·皮特·汉森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罗们特·J·席勒,该奖以表彰他们对“资产价格的经验主义分析”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朱丹 《浙商》2013,(5):45-45
取消“请示领导制”沈爱琴 万事利集团名誉董事局主席 我认为,政府理想的效率状态是“各司其职”,流程该快的要快。现在虽然是大厅办公,但有些程序还是要请示领导,这样效率反而低。所以要“再造流程”,按照政府的政策,凡是政策范围内都按流程,超政策的请示领导,这个是最好改变的,这也是政府权力边界重新界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育倩  赵峰 《商场现代化》2006,(10S):360-361
减少贫困一直以来是政府所要实现的重要经济目标之一,采取不同经济政策的政策效应是有差异的,因此采用何种有效的政策手段实现反贫困是政府所要着重考虑的。通过分析经济政策的乘数效应,来做好山西省农村地区的反贫困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财政投入、税收减免等政府科技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以宁渡为例,针对2000年-2008年政府实施的各类科技政策企业的满意度开展问卷调查,并采用AHP模型对现阶段企业的科技政策偏好进行定量研究,对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从汇率政策的角度,构建一个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变化率。同时探讨了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政府对政策的偏好性和非预期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惠农政策作为我国长期贯彻施行的一项政策,尤其是中央一号文件自1982年以来就源源不断的出台,从农民、农业、农村三个方面不同程度的涉及。但纵观最近几年来制定的政策,收效甚微,惠农政策惠而不实,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最终执行的行政机关即基层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该文就基层政府对惠农政策执行的过程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多国深受其害,陷入经济衰退的泥潭中,各国政府不断大力施行经济刺激方案,包括削减政府支出、减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手段以刺激经济复苏。我国政府在这一次的金融危机中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减税政策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减税政策对复苏经济起到比较大的作用,而过度运用减税政策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运用减税政策宏观调控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永立  邹洋 《现代商业》2014,(15):97-99
政府资助与政府采购是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手段,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1~201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政府资助与政府采购对企业科技创新影响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资助与政府采购政策对于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且政府采购的激励作用更为突出;从各省份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政府采购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政府资助。  相似文献   

16.
徐策 《中国物价》2011,(8):56-58
目前,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一些困境,甚至有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停产、半停产的现象。其原因既有短期政策导致的,又有长期体制性的问题,同时还有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要妥善应对当前的困境,既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发力。同时也需要企业自身努力。政府在警惕中小企业对政策的承受力、防范多重政策产生叠加效应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其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7.
简略的历史回顾 50年前的1957年春天,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著名报告,这个报告分析了建国以来的成绩和当时的形势,探讨了今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这个报告的历史背景是苏联在1956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及其严重恶果,苏共的威信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欧美国家出现了以强化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公共改革浪潮,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日益加深,政府采购作为经济调控和实现公共政府目标的一种手段,已几乎延伸到所有公共部门。政府采购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财政收支问题,而更是政府手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它体现了政府全部的战略意图和政策优先方向,是保障政府实现其施政目标的利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宏观调控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波动性要求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当中央政府实行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时,地方政府会积极配合;但当中央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时,地方政府就不愿配合,甚至消极对待,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并从规范的角度探讨在市场化改革中,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主流经济学的三大迷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磊 《财贸经济》2003,(10):78-81
当今我国主流经济学存在着三大迷信:一是判断角度的"GDP迷信";二是分析起点的"经济人迷信";三是方法论的"数学迷信".并就上述迷信的表现极其性质作了批判性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