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的时候.梁泽宇在佛山市一个企业里打工。由于这家企业效益不是太好,所以,梁泽宇每月的工资并不是很高。而家里经济条件较差,生活一点都不宽裕。为了让家里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使妻子能够穿得漂亮一点,他一有空闲便想方设法到外面去做兼职。他利用双休日到路边卖过旧书刊,甚至还帮一些商家散发过油印小广告。这样做了一段时间,钱没有赚到什么,身体却累得够怆。妻子见他一天到晚地忙碌,太辛苦了,于是心疼地对他说,你还是做点什么小买卖吧.这样既赚钱,又不至于太累。他一脸的无奈.问做什么好呢?妻子想了想说.你干脆卖油吧,  相似文献   

2.
我们储蓄所有一位同志,出身子剝削阶级家庭,资产阶级思想对他的影响比较深,他一心响往的是个人的生活过得好一些,手里的线多一些;工作和学习都不够积极主动。开始,儲蓄所的同志对他的家庭出身不了解,对他的思想本身也认识不清,只是从生活上帮助  相似文献   

3.
李晨亮 《中国金融家》2012,(12):118-118
我的老家在普通的农村,那里的人们长期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我家很穷,在我的印象里,老家的生活就是每天农田的生活,家里还有一头老黄牛,三四头猪。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农民,但他也是幸运的,在他20岁的时候,通过关系家里找到一个招工名额,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那样,离开了农村,成为一名煤矿工人。父亲很节俭,因为他还有五个弟弟妹妹,他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到了弟妹身上。父亲和我说,那是1974  相似文献   

4.
风险点一点 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因其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成为一些投资者的首选,但这类企业往往存在账目混乱,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不全等问题,易引发税收风险。在经营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时,投资者应亲力亲为,对税法应了解得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5.
《科学投资》2007,(1):50-50
梁大兴今年57岁.老本行是裁缝,以前在陕西待过。那边很多老乡家里都有一些民俗布艺东西,如小虎帽、小虎枕等,他当时看着就挺喜欢的.这给了他一个启发。于是.他打算在北京开一家专卖北方黄河流域附近省市流传的民俗布艺品的小店。  相似文献   

6.
这不,远在河南老家的高老爹通过QQ跟我聊上了,他告诉我:他老家的村子里也通了互联网..村里开了农村书屋,还办了电脑室和网吧。他现在迷上了电脑,经常到村里的电脑室上网看新闻.练习打字.还学会了QQ聊天。他说:咱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这还多亏国家惠农政策好,当然也少不了你们这些收税人的贡献。没想到时隔一年多,高老爹也会上网聊天了,看来他的生活过得蛮好呀!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会财会》2013,(10):32-32
今年7月20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处工地的生活区里,12岁的孝感男孩张卓著在此过着暑假,让孩子更觉得这个暑假过得惬意的是,这是6年来父亲首次与他一起过暑假。  相似文献   

8.
一个生活在皇城根下的无赖,凭借自己的手腕,从京城八大银行骗取贷款9000万元(到案发时尚有8400万元没有追还),从而完成自己的原始资本积累。成为京城顶级富豪,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你说这气人不气人?要不是这个无赖与玩弄于他股掌之中的二任妻子翻脸,这场荒诞的骗局还得演下去.  相似文献   

9.
我的一位朋友,每天早睡早起,精神头十足。他这样的生活方式,放在夏天这样,还可以理解。到了冬天,谁不喜欢赖热乎乎的被窝呢?他还是坚持每天早起床,锻炼身体、照顾女儿、看书写作,精神旺盛。每每说起这位朋友,凡是认识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表示敬佩。有一次,我和他聊天。我说,你哪来的劲头,天天这样,你不累吗?他微笑着说,也累,人不是得有点精神嘛,如随心而做,自由一点,那就什么也做不了。我说,人都想轻松一点,不过,真的要做一件事情,必须坚持才行。他说,坚持,这就需要有一种精神了。“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是伟人毛泽东的名言。  相似文献   

10.
王璐 《投资北京》2015,(2):75-79,74
"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婚姻,我之所以能够在北京生活这么多年,是因为我当初‘嫁’到北京来,我就没想过要离婚。我希望多子多孙地发展下去,心态如此,就会走得长久。"宝健(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李道在形容企业和员工、企业与其所在的投资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做了这样有趣的比喻。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犹如一块磁铁般吸引着众多海外投资者的目光,他们纷纷看好这片拥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市场,这其中就有宝健。自1995年进入中国,作为北京第一家直销企业成立至今,李道带领他的企业拾级而上,实现  相似文献   

11.
宿淇 《理财》2006,(8):51-53
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内心充满着野心的少年,他的理想是有钱和过好生活,开着沙漠王子冲到心仪的女子窗前,然后带着她满世界流浪。今天的他仍然喜欢玩,经常跟世界500强企业的精英们一起攀岩、漂流。他把小小的名片做得业内叫绝,甚至超过了澳大利亚的浪石、美国的数比德等世界顶级速印公司的名片业务。今天,他将名片行业导入特许经营机制,复制到全国各大城市。  相似文献   

12.
老猫 《科学投资》2007,(2):78-78
你手头有多少钱?你家里有多少现金?你说得清楚吗?反正我是说不清楚,尽管我的钱实在是不多。打个比方,老板每个月会发给你多少工资呢?你可能说,四五千吧。四五千是个概括性的数字,可以说明你生活在哪个阶层,过着什么程度的生活,能不能买得起房子。但是,能不能更精确些呢?比如精确到个位、十位?那天和一家网站的MM聊天,她说打算搞一个家庭帐本征集大赛,我就问了她这个问题。她愣了一下,说:能精确到百位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13.
简单的幸福     
钟华波 《理财》2011,(8):93-93
小时候看过的故事总是萦绕在心,尤为记忆清晰的是一个关于“烂苹果”的故事。 乡下农舍里,住着农夫和他的妻子,尽管财产少得可怜,但他们生活得很快乐。有一天,夫妻俩决定把家里闲置的马牵到集市去换点有用的东西。在沿途中,农夫把马换成了牛,牛换成了羊,羊换成了鹅,最后把鹅换成了一袋烂苹果。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我还在网点做高柜业务.每个星期,都会有一位男子拿着一沓零碎钞票来汇款.这位男子满身鱼腥味,连钞票上都沾着鱼鳞,以至于整个网点的同事都对他印象深刻.后来业务办得多了,渐渐和他熟络起来,我才知道他是一位来南昌打工的外地人.他说他最大的快乐便是每个星期将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汇到家里、汇给家人,他说他能看得到家人团坐一起吃饭的情景,也能听得到儿子捧着课本朗读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有位很有名气的作家曾经说过:爱花的人是爱生活的人。总觉得这话是说给我父亲的。父亲接触花喜欢花,是五十岁以后的事情。这之前。他从不与花亲近,就是再盈香娇丽的花也不会多瞄一眼,好像花就是生活累赘,不顶吃不顶穿的,与他毫无相干。人们眼里父亲是一个没有一点情趣的人。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与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其直接体现就是企业实力与企业实力之间的竞争。所以这些年企业赖以常青的源泉——“创新”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是什么?说得直白一点,没有人做过的东西你做了就是创新。那什么叫做自主创新呢?自主创新的标准又是什么?我认为自主创新应该是一个体系。  相似文献   

17.
陈然是某高校大三学生,思想很新潮,标准的90后,虽然他是独生子,家里条件也不错,但他一直渴望独立,希望能够不依赖父母而生活.对于他这样的学生群体,不说没有生活来源,就是学费也是个大问题.尽管他大学期间一直勤工俭学,假期也到外面打工,基本的生活可以白给自足,但一下子要支付大额的学费,他的积蓄却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亲83岁高龄了,右眼因患青光眼失去了光明,现仅靠视力极差的左眼读书写字走路。 父亲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小小年纪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拾柴禾、打短工、买煤炭,凡能替家里添点斤两的活儿都干。即使这样,还是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逢饥荒年,就得讨吃要吃。  相似文献   

19.
汪楠 《科学投资》2007,(9):73-73
作为家里的财政兼后勤部长,保证家人吃得好、穿得暖、住得舒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我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收入不算高,再加上每月还房贷,要想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光靠勤恳工作是不够的。华人首富李嘉诚说:“20岁至30岁之间是人们努力挣钱的时候,30岁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如何管好钱更重要。”因此,我非常注重投资理财,使钱生钱,除了生活“备用金”外,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投资》2008,(12):74-75
1、选定生活方式马克记得50年前的一段经历。当时,他和奶奶到了一片海滩。他迫不及待地扑进大海,奶奶则一点一点地向水中迈进。她撩起水,先撩向胳臂.又撩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奶奶在适应水温的变化。马克瞬间就做成的事情.奶奶却似乎用了整整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