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排污权交易制度资源配置功能分析及政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对传统排污收费制度与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及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特点提出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2.
结合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国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各类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但是,排污权交易却至今未能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环境政策。本文利用制度分析框架从制度结构与不完全合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并认为妨碍我国排污权交易政策实施的制度瓶颈主要是排污权交易制度结构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结合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国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各类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但是,排污权交易却至今未能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环境政策.本文利用制度分析框架从制度结构与不完全合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并认为妨碍我国排污权交易政策实施的制度瓶颈主要是排污权交易制度结构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了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有些地区在借鉴发达国家排污权交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收取排污费和设定排污标准的指令控制型管理模式,正在开展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工作.排污权交易意味着将市场经济因素运用于环境政策,是对我国当前环境政策的创新.财政、税收政策作为调节经济的有效杠杆,将为促进我国排污权交易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我国2000—2015年省份级面板数据,首先采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计算二氧化硫排放效率,再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排污权交易政策实施的效果,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结论表明:(1)排污权交易政策显著提高了二氧化硫排放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政策实施效果达到预期。(2)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随时间变化,政策试行时间越长,则越能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3)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地区环境质量,而西部政策实施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随着排放交易的不断推进,评估排污权交易政策在中国的减排效果,对根据中国国情更好地发挥排污权交易的节能减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污染排放与我国现有排污权交易制度冲突日益加剧.顺应形势,近年来我国在排污权交易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立足我国实际,排污权交易作为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一种运用,在我国已有了成功实践,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法律不健全、监督力度差等,本文在分析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目前在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建议,使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美国在工业废弃物处理的经济政策方面有很多创新,其中,排污权交易制度等经济政策有效抑制了美国工业废弃物的排放。而我国在工业废弃物处理的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美国工业废气物处理的经济政策尤其是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法律地位、实施的主体、条件和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善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环境经济》2014,(Z1):37-41
正排污权交易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旨在通过市场手段解决资源环境优化配置问题。我国对排污权交易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试点工作真正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是进展缓慢。"十一五"以来,排污权交易试点探索加快,原国家环保总局(现环保部)联合财政部"自上而下"推进排污权交易国家试点与地方"自下而上"自发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探索交互进行,渐呈蓬勃之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试点实践经验,同时,排污权交易  相似文献   

9.
排污权交易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旨在通过市场手段解决资源环境优化配置问题。我国对排污权交易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试点工作真正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是进展缓慢。“十一五”以来,排污权交易试点探索加快,原国家环保总局(现环保部)联合财政部“自上而下”推进排污权交易国家试点与地方“自下而上”自发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探索交互进行,渐呈蓬勃之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试点实践经验,同时,排污权交易试点探索也逐步进入“深水区”。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构建排污交易市场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逐步完善,排污权交易试点也正在由点到面稳步推开,但是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仍需大力重视开展试点,加快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