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铮  魏传成 《经济纵横》2021,(10):122-128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需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统筹性和针对性,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向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方向全面转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遵循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现阶段乡村振兴发展要求,需要重点关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面对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速度缓慢、人才要素短缺、发展农业科技的资本要素不足、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等问题,应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聚集机制和金融投入机制,促进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黄良民 《新经济》2014,(10):16-17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改变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结构体系牵动着全球科技中心的转移,推动整个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的中心,随着现代化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城市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腹地的发展,而且与城市所在区域内外城市和谐共生发展。城市发展既接受其他城市和区域的辐射与吸引,同时也与其他城市和区域辐射自身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反向交流。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提供的巨大能量推动了现代财务事业的快速发展,研究高校财务信息化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环境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高校财务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动因和作用,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徐昕 《经济学家》2024,(2):5-14
发展关乎一个社会的存续与兴衰,决定人类现代化何以可能。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生成逻辑来看,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研判、是一百多年来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在把握重大机遇与现实挑战中实现发展水平新跃升的时代要求。从实践路径来看,高质量发展应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经济制度、开放水平等方面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从价值意蕴来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厚植了经济社会的物质技术根基,而且提升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创造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资源,从而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6.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事物间联系的表征,也是客观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经过传递的再现。信息不是实物,它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信息作为科学技术的营养源,它源于精神又不限于在精神领域存在;信息与能量相关,但又与能量有本质区别;信息具有知识性,但又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它比知识的内涵更广泛。信息在市场经济中最常见、最普遍,信息资源作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因而它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一、信息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第三类经济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沿用历史科学的分期,人类社会对…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及其信息科技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我国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正是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 ,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四个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信息化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保证。全面提高信息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 ,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的保证 ,才能大力推进我国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工业文明、信息社会、网络时代,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与现代生活究竟使人类的生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类追逐财富的进程,在带来不断适应和满足需求的正向效应之外,还带来了怎样的负向效应?当我们回望那些曾经辉煌壮丽而又烟消云散于历史长河中的财富故事,直面并冷静审视当下风起云涌、触目惊心的财富现象,无数追逐者上演的财富败局总是惊人地相似,宛如历史事件的重演,应验着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相似文献   

9.
丁社教 《生产力研究》2004,27(6):78-80,83
生产力是人类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进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我各种矛盾的综合能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与人自身生产力既是生产力的三种类型 ,又是生产力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 ,也是生产力的三个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使产业体系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考察产业系统时,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模式,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形成封闭循环.  相似文献   

11.
人口素质和物质基础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如果人口素质不能与物质基础设施相适应的话,这些基础设施就如同堆积在一起的钢铁、水泥,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甘肃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提高人口素质开始,找到突破口,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加速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式,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而文化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当今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面对传统文化需要向现代文化转型的问题,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亦是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产品创新立足于物质思维,创新活动围绕物质实体直接变换或改进展开,而信息、能量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被“屏蔽”,三者遵循“物质→能量→信息”演进路径,产品虚拟价值被忽略,创新过程显现出封闭性、边界性、控制性等特征。信息思维下的物质、能量、信息处于“等量齐观”的位置,产品创新遵循“信息能量物质”双向路径,三者共同参与实体价值与虚拟价值协同互动过程,产品创新显现出开放性、联系性、自然涌现性等特征。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成功典范,小米公司产品创新模式契合信息思维应用趋势,其现象级成功为企业运用信息思维开展产品创新提供了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于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也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所创造出的新文明形态,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的不同,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阐释其丰富、全面、系统的理论内涵,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住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人类大约2/3的时间都在住宅及居住环境中度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住宅家庭的高档装修、家用电器和家用交通工具的增多,液化气、煤气、天然气等现代化生活工具越来越多地走进百姓家庭,它们在不断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高度文明的社会带来了灾难。  相似文献   

16.
从贸易电子化、政府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生活便捷化等四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敏  安成谋 《经济地理》1994,14(1):52-55
地理环境在发展浙江集镇市场中的作用李敏,安成谋(浙江教育学院,杭州)(兰州商学院)1浙江省地理环境的特点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用作场地的地球表层空间以及构成这个空间的全部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它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是人类生产、生活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研究向纵深领域的发展唤醒了人们强烈的信息要求。人类已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图书馆现代化进程加快,图书馆应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利用掌握的信息资源,通过校园网,向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以吉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催生的新的金融需求为研究对象,运用了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吉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产生的新的金融需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生产方式的改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科技研发投入和风险防范投入等方面产生了新的金融需求,生活方式的改变在住房、教育、医疗、娱乐方面产生了新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在社会形态上具有较强的封闭性,边疆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具有较强的传统特征.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标准化和现代化为特征的生产生活方式迅速地取代了民族村寨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现代元素的介入,改变了人们对资源环境的利用方式,打破了民族村寨原有的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并开启了一个新的人与生态环境关系重新构建的过程.文章以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为例,通过田野调查,研究勐腊民族村寨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的环境影响.研究表明,尽管民族村寨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在某些方面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土地利用方式、作物种类的单一化和高能耗、高污染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用,带来了区域环境污染风险加大、生物多样性减少、局部小气候恶化、原生生境破碎化和水资源减少等诸多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