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出口的大幅增长,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急剧增加。目前,我国国际经济摩擦的主体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变为发展中国家。在1979-1989年的10年间,国外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主体是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为97%,发展中国家仅占3%。进入90年代以后,对华反倾销的主体由发达国家转变为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提高到90年代的52.1%;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频率也从80年代的0.2增加到90年代的18.8,大于发达国家的  相似文献   

2.
理论上讲,只有出口国企业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手段时进口国才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来保护本国企业免遭损害.但是,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急剧上升.文章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自1979年欧盟对华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案以来,反倾销措施就一直是欧盟对华采取的最主要的贸易救济手段。在进入新世纪后的十年间,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数波动比较剧烈,其间随着欧盟东扩和中国对欧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欧盟对华反倾销掀起了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4.
自1979年欧盟对华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案以来,反倾销措施就一直是欧盟对华采取的最主要的贸易救济手段。在进入新世纪后的十年闻,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数波动比较剧烈,其间随着欧盟东扩和中国对欧贸易顺羞的持续扩大,欧盟对华反倾销掀起了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5.
采用1998~2008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例数据,文章研究了中国报复性反倾销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华反倾销裁决的影响,结果显示:报复发起的频率、报复性反倾销涉案产品的出口比重以及上期对美反倾销次数都显著影响了USITC对华的倾销裁决。  相似文献   

6.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经济与政治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以反倾销为手段的贸易保护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重点分析对华反倾销的成因,探究进口国宏观经济和政治因素对反倾销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国对华反倾销立案的宏观经济与政治动因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本文揭示了各国对华反倾销立案的内在动因,得出了具有价值的比较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迅速增长,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日益增长的欧盟对华反倾销诉讼直接阻碍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以欧盟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为例进行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欧盟反倾销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反倾销调查数据库,针对韩国对华1995-2013年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从总量、发展趋势、国别分布、产业分布和最终措施分布这五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韩国对华反倾销比较频繁,尽管中国入世以来,反倾销的总体数量在下降,但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近年来,韩国对华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比率并不高,表明韩国对华反倾销可能更多着眼于反倾销的“威慑效应”.最后,韩国对华的反倾销主要集中在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和电气设备及其零部件,比较明显地针对了中国对韩出口的主要商品类别.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在即,反倾销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热点问题。其实,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欧盟就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食盐和闹钟产品提起了第一起反倾销诉讼,从而拉开了对华反倾销的序幕。此后的20年间,对华反倾销大战愈演愈烈,标有“MADE IN CHINA”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次遭遇反倾销。截至29001年3月底,已有29个国家对我国出口企业捍反倾销,案件总数达422起之多,其中19790-1989年发生的案件只占总数的1/4左右,而1989年以后反倾销案件急剧增加。提出对华反倾销的国家,既有以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墨西哥、巴西、智利、韩国、南非等发展中国家。被诉倾销商品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鞋类、电工刀、打火机、油漆刷、自行车、铅笔、箱包、树脂餐具、不锈钢餐具、刹车盘、刹车鼓、电缆绳、彩电以及化工原料和农产品等4000多种商品。  相似文献   

10.
美中反倾销预警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正常经贸活动,客观上我国企业存在国际竞争力弱、应诉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成本高、企业的自身因素包括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不健全等内在因素,也有国际反倾销形势加剧以及全球政治经济变化等外在因素.严峻的现实凸显了建立我国应对反倾销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在分析研究美对华反倾销数据的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红黄绿灯预警信号系统推导出美中反倾销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反倾销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争端的焦点问题。反倾销政策的起源在于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倾销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贸易保护。在某种意义上,反倾销补充、部分替代了以前关税在贸易保护中发挥的作用。大量的发展中国家逐步采取了主动的反倾销策略。冶金、化工、塑料等行业是被反倾销最多的行业。  相似文献   

12.
Miranda, Torres and Ruiz (1998) and Finger (1993) have documented the increased incidence of anti-dumping in recent years and its spread beyond developed to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al economies. The countries that have been the most prolific in launching anti-dumping cases have largely been members of discriminatory trading arrangements such as NAFTA while the affected (accused) countries have often been outside regional trading blocs. This study documents and analyses the asymmetry in anti-dumping actions, focusing on the propensity of members of regional trading blocs to use anti-dumping actions against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反倾销实施中的投资跨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反倾销协议允许成员国在倾销造成国内工业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威胁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能为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提供保护,但由于反倾销的申诉、调查以及最后征收反倾销税都是针对具体的进口来源地,因此在实施中会引发投资跨越效应。这种投资跨越效应在一  相似文献   

14.
从1996年起,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国。7年来,美国已成为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概括了近几年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国近期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中国企业在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我国有机硅产业对外反倾销研究发现,对外反倾销在短期内保护了有机硅产业的发展,但同时造成了该产业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知识产权频遭侵犯等问题,从而导致我国有机硅企业的总体水平与有机硅跨国公司的差距不断扩大,离"做大做强"的目标也越来越远,即对外反倾销损害了有机硅产业的长远发展利益。究竟为何造成如此局面呢?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外反倾销形成的产品暴利是直接原因,自主创新不足和集成创新缺失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最后,本文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然而欧盟的反倾销势头并没有因为中国取得了世贸成员国地位而减弱。尽管世贸组织对待反倾销问题有待明确规定,但现行的世贸《反倾销守则》并不完善,且被一些国家歪曲和滥用,致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上对我国制鞋业大做文章,采用不合理的"替代国法"来制约我国鞋产品的出口。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从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入手,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采用实证分析和数据分析等方法,结合中国制鞋业频频遭遇欧盟反倾销的现状,逐步分析遇欧盟反倾销的发展趋势,阐述中国制鞋业遇欧盟反倾销的内外原因,并尝试通过所学的营销专业知识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期望中国制鞋业尽早走出欧盟反倾销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我国的反倾销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定量分析,不仅对我国反倾销的使用力度、地区分布、行业分布等常规特征予以关注,而且从反倾销裁决结果构成和申诉产业市场结构等多角度研究了我国反倾销实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反倾销实践的不足,从而为我国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以及反倾销法律的完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琦 《特区经济》2011,(5):234-235
通过对我国出口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与出口产业遭受反倾销的相关性分析,指出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样也遭受到了国外大量的反倾销;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各自的反倾销规避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杜宇  雷结斌 《特区经济》2010,(8):256-257
当前,反倾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防止倾销、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普遍策略。在此背景下,印度针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居该国之首。对此,本文就中国与印度反倾销法的法律渊源、实体法、程序法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更好地解决两国目前所面临的贸易阻力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何莉  崔琴 《理论观察》2002,(4):57-59
反倾销规则是 WTO允许的世界各国均可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规则非常严密 ,主要是明确规定了反倾销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及反倾销的程序。WTO成立以后 ,各成员方纷纷修改本国的反倾销法律 ,我国于 2 0 0 1年 12月 10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使之与 WTO的反倾销规则相一致。同时 ,也在积极利用 WTO反倾销规则来反对他国反倾销的滥用。 2 0 0 1年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欧盟对我国石材业反倾销申诉案 ,经涉诉的我国 2 7家企业的积极应诉 ,终以欧盟撤诉 ,我方取得全面胜利而告终。这是我国按照 WTO原则建立自我保护体系 ,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意味着我国政府也将利用反倾销这把“利剑”来保护国内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