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大部分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因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不断凸显,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掉进“中等收入陷阱”,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只有少数国家或地区成功跨越。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处于艰难爬坡的关键阶段。总结中等收入国家沉浮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利于中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确保国民经济稳中求进并书写新的传奇。  相似文献   

2.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陷入长期经济停滞的状态。文章主要通过研究韩国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从原来依靠资本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科技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模式,对于其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有效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3.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进入这个时期,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相似文献   

4.
易维佳 《华商》2011,(6):32-33
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约4400美元,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于是,有人担心:中国经济高增长还能持续多久?中国应如何破除“中等收入陷阱”魔咒?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当前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难以持续,创新驱动的机制与环境尚未形成,消费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短板”.“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没有新动力、经济失去活力、贫富鸿沟加深,最终出现经济社会停滞的一种状态,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推动产业升级,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  相似文献   

6.
201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了4000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经济发展的战略,就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本文通过借鉴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分析了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曦 《商》2014,(30):188-18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中等收入国家。但是在这过程中,中国应该吸取国际经验,采取积极措施防治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本文针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分析探讨,以期研究出一系列防治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措施,为我国社会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拉美及东南亚部分国家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原因能够对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借鉴意义。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稳定、人力资本的积累保障了我国能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不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但要成为高收入国家,仍要注重传统产业升级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往往集中爆发,极易出现社会问题突出、经济停滞不前的窘境,从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主要表现与基本特征有: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严重的贫富分化、过度城市化、增长转型困局、腐败问题突出、社会冲突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民主乱象等。当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600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同时也出现腐败问题、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冲突加剧、过度城市化、公共服务滞后等中等收入陷阱的迹象;未来五年,也即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绕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经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后,正面临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严峻挑战,即面临所谓的世界难题——“中等收入陷阱”.中产阶层的培育与发展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三维”视角,论证了培育中产阶层确实非常有必要,而美国、日本、韩国及拉美国家的相关经验教训为此提供了国际证据.  相似文献   

11.
汤敏 《商界》2008,(10):90-90
为了使中国不掉进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中,就必须厘清可能存在哪些陷阱。第一个陷阱,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现在已经进入到这个陷阱里了。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在世界上确实还有另外一种增长模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范洁 《商业时代》2012,(33):4-6
包容性增长主要强调经济过程的平等参与和经济结果的公平分配,而中等收入陷阱一般表现为经济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升级艰难、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腐败频发等主要特征。包容性增长与中等收入陷阱不仅是工业化、城市化及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学术热点和政策焦点,而且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收入分配机制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两个重要理念。包容性增长与中等收入陷阱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即包容性增长的实现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用"包容性增长"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3.
政府如何适时调整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中等收入国家改革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1950~2011年两类国家的经验研究发现:(1)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成功实现了主要增长动力由要素投入向要素使用效率的转型,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形成了对要素投入增长路径的依赖。(2)政府干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以要素投入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发展阶段,政府干预通过引导资源配置、促进要素积累的途径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该效应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逐渐减弱;而在以要素使用效率为主要增长动力的更高发展阶段,政府干预则会抑制要素使用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意味着,尽管中等收入国家的政府干预面临两难权衡,但适时淡出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14.
王森  杨晓波  王敬 《中国市场》2014,(24):65-65
中等收入陷阱是目前困扰中国经济纵深发展的热点问题。国际上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就中国的实际来讲,宏观经济政策长期以来过多地倾向于经济增长,而忽视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协调性,是社会经济矛盾日益突出的关键原因。因此,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倾向性的实质性变化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5.
<正>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首要内容。在进入中等偏上收入阶段的我国,借鉴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在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方面的经验,反思巴西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到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做法,总结落入"福利陷阱"的英国的教训,对我国当前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建立公共教育服务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中等收入国家的经验表明,教育与经济增长具有互动机制。要通过改善公共教育服务,为经济增长创造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理论中有三种关于国民收入陷阱的理论,即低收入国家的"马尔萨斯陷阱",中等收入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高收入国家的"代际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通常指的是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发生的经济波动或停滞状态。这个概念在2006年被提出以后,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为此发表了研究论文。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研究与其他两类陷阱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三者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目前,中国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持续发展,国民收入持续增加,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经济学将人均GDP1000美元以下称为“贫困陷阱”,1000-3000美元称为“起飞阶段”,3000-5000美元称为“中等收入陷阱”,1万美元被看成高收入的门槛.2011年我国的人均 GDP 有望达到5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正处于中低收入向中高收入迈进的发展阶段.按照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发展的现实情况,我国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了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特征是经济增长停滞不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是收入差距扩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较好地控制收入差距扩大,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经验。本文将分析我国身处"中等收入陷阱"边缘的现状,指出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一步提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速明显放缓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那么,我国是否遭遇了“中等收入陷阱”?又该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文章从经济思想理解政治问题,从经济转型与社会治理两方面进行论述,指明中国定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达到经济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出口、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广州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与可能性,以及深层原因分析,提出了广州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路建议,即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重点是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四大发展战略为实施改革创新统领、重塑动力机制、结构优化为先、社会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