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支付领域的参与范围越来越广,其所暴露出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几种常用的生物识别技术进行了技术比较,并介绍了其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在金融支付领域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其中技术基础标准缺失、市场技术良莠不齐、安全监管政策法规不完善、系统数据安全保护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一、金融展见闻金融展现场,各参展厂商在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防伪识别、生物认证、ATM、高速扫描仪、自动填单机、智慧机器人等诸多方面,都展出了新产品。其中,笔者对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产品印象最为深刻。"掌中付生活派"和"开店宝"等集移动支付和互联金融于一体的创新产品让笔者感受到,技术创新正迅速改变着我们的支付和消费方式。"手机扫描二维码取款"、"单目虹膜识别取款"、"手指静脉识别取款"、"刷脸支付"以及"身份证联网核查人脸识别方案"等防伪识别技术和生物认证技术让笔者惊叹于特征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和信息安全领域应用的主力军,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关注。在用户方面,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让金融机构意识到支付安全和数据的重要性,理所当然,生物特征识别和移动支付成为了"亲密的小伙伴"。随着指纹、脸部识别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全新的应用,给金融生活带来了更多支付方式,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便捷体验和更好的安全保障。同时,生物识别技术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应用市场将获得更加迅速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交通、零售等多个行业,并对金融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探讨人工智能在支付方式创新、智能客户画像、智慧营销策略、支付场景建设、智能风险管控五个领域的应用,提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生物识别和图像处理等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广泛应用,无感支付业务风生水起,并逐渐成为新型支付方式的"代名词"。本文梳理无感支付业务发展现状,揭示其在安全保障、信息保护和业务监管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完善顶层设计、规范技术创新和加强行业协作等综合举措。  相似文献   

6.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在收、付款人之间提供网络支付服务而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非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模式为电子商务的信用与安全找到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将我国电子商务推向了新的阶段。但同时,第三方支付也潜藏着诸如政策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监管风险、经营风险等众多难题,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第三方支付业务规范的法律环境。第三方支付集成了信息技术、商务运营、金融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法律秩序,构造出了复合的法律关系,在沉淀资金监管、非法交易控制、消费者保护等法律问题上形成了新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第三方支付面临的制度体系构建进行思考,以期在支付环境的基础领域与核心环节实现法律控制,切实加快第三方支付法规监管体系的建设,防范网上金融欺诈和无序竞争,规范网上支付市场,实现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在收、付款人之间提供网络支付服务而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非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模式为电子商务的信用与安全找到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将我国电子商务推向了新的阶段。但同时,第三方支付也潜藏着诸如政策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监管风险、经营风险等众多难题,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第三方支付业务规范的法律环境。第三方支付集成了信息技术、商务运营、金融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法律秩序,构造出了复合的法律关系,在沉淀资金监管、非法交易控制、消费者保护等法律问题上形成了新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第三方支付面临的制度体系构建进行思考,以期在支付环境的基础领域与核心环节实现法律控制,切实加快第三方支付法规监管体系的建设,防范网上金融欺诈和无序竞争,规范网上支付市场,实现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金融系统为使资金快捷、安全、高效运转,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应用、完善了资金支付清算体系,如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商业承兑汇票等,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业务的绿色通道。然而现代支付体系在基层的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在收、付款人之间提供网络支付服务而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非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模式为电子商务的信用与安全找到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将我国电子商务推向了新的阶段.但同时,第三方支付也潜藏着诸如政策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监管风险、经营风险等众多难题,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第三方支付业务规范的法律环境.第三方支付集成了信息技术、商务运营、金融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法律秩序,构造出了复合的法律关系,在沉淀资金监管、非法交易控制、消费者保护等法律问题上形成了新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第三方支付面临的制度体系构建进行思考,以期在支付环境的基础领域与核心环节实现法律控制,切实加快第三方支付法规监管体系的建设,防范网上金融欺诈和无序竞争,规范网上支付市场,实现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支付体系是经济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支付体系所承载的金融服务功能,是其他金融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同样,支付领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普惠金融整体发展中具有"先行性"特点。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能力最为薄弱,是支付领域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区域。鉴于此,人民银行自2009年底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这实际上是支付领域普惠金融的一次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