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蓝藻的生长特性高温季节蓝藻过多是塘口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情况,要想除去它,则首先要了解蓝藻的一些特性,才好对症施治,取得最佳效果。蓝藻中最常见的是铜绿微囊藻及水花微  相似文献   

2.
蓝藻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夏天,养殖中后期,养殖户提出最多的问题是:蓝藻如何处理?蓝藻的生活特性:1.蓝藻喜高温、强光、多静止的淡水水体,尤其是水体中有机质丰富、水、底富营养化时容易产生,在缺氮环境其它藻类不能生活时,唯有蓝藻可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3.
<正>在山塘水库、池塘沟渠等水域的鱼类养殖过程中,往往会漂浮着水葫芦、蓝藻类和生活垃圾等有害漂浮物,若大量覆盖养殖水面,势必会造成水质恶化,鱼类缺氧死亡,以及在暴雨中,因大量漂浮物堵塞排水口处拦鱼栅网目,造成排水不畅,  相似文献   

4.
江苏苏中堤西里下河地区,淡水资源丰富,水产养殖条件优越。随着养殖水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严重,造成藻类的大规模暴发,特别是蓝藻的暴发,蓝藻大量繁殖会使水质浑浊,重者会引起虾蟹中毒,虾蟹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极易生病,生长缓慢,严重危害到水产养殖业。  相似文献   

5.
<正>蓝藻水华是水体中的蓝藻快速大量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藻群体或者导致水体颜色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严重时可在水体表面漂浮积聚形成一层绿色的藻席,甚至藻浆。水产养殖中,蓝藻水华一直是令许多养殖户十分头疼的难题。常见的蓝藻有微囊藻、颤藻、鱼腥藻,  相似文献   

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早4∶30-4∶55播出,节目全文可登录www.ngx.net.cn。《水产养殖中水质调节常见问题解析——蓝藻的防治》蓝藻繁盛是因为水体中磷肥和有机质丰盛,缺磷时,蓝藻就很难繁盛,只要控制有机质和磷肥,就可以有效控制蓝藻的发生。杀灭蓝藻关键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选择在晴天早晨,太阳出来之前施药。此时,  相似文献   

7.
<正>河蟹由于生活习性及药敏性与许多养殖品种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对于河蟹池的水质管理及其病害防治有不少讲究,这里简单谈一下河蟹池的蓝藻防治。一、除藻1.抽加水法原理:池子上风口一端进沟渠里的水,通过水的流动并借助风力将蓝藻带到下风口,下风口一端抽表层水排到池子外。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太湖蓝藻、农业水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的发生,人们对生活和生产环境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摒弃化肥养鱼、掠夺性经营和粗放型养殖模式,发展和使用绿色渔药已形成共识。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9.
稳定性二氧化氯对养殖池水中蓝藻的杀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部分蓝藻能对水产养殖业造成较大的危害,如红海束毛藻(Trchodesmiumenhroeum)大量繁殖时,能形成有臭味的赤潮。由于这些蓝藻死亡后分解产生的毒素能导致养殖动、植物的大量死亡,造成严重危害。淡水蓝藻大量繁殖时形成水华,不但大量消耗养殖水体中的氧气,而且释放的毒素对淡水养殖动、植物也有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正>要想除去蓝藻,首先要了解蓝藻的一些特性,并且必须清楚池塘里的藻类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以便确定用药方案。一、生长期(蓝藻生命周期的前十天)在蓝藻的生长初期,一般不容易观察出这个时期的生成,但是池塘的一些状况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生成,比如天气高温、水有些发浑、水体中有机质丰富等,如果池塘具备了这些特征,那么蓝藻就容易生长。为杜绝这个阶段的生成,需注意:1.减少放养量,规格上求大,从而减少饲料的投喂,以此减少水体有机质的  相似文献   

11.
<正>蓝藻又叫粘藻,它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蓝藻在自然水体中分布很广,已经对水产养殖产生严重危害。如何治理蓝藻危害,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一、蓝藻的植物特性分析众所周知,蓝藻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蓝藻繁殖时对温度敏感,水温  相似文献   

12.
一、滞壳病1、病症:在蜕壳时,病虾头胸甲无法脱落,粘带在步足基部,死亡率可达100%。在淡水养殖或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体长6厘米以上的南美白对虾易发此病。在室外池塘养殖过程中不易被发现,故危害性很大。2、病因:换水条件差、池水浑浊、水质富营养化、蓝藻旺盛,特别是天气持续高  相似文献   

13.
<正> 引进新品种,须从“知、思、看、问、听、试、记、析、走”九个方面进行考虑。 1、知。首先要熟知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与养殖密切相关的习性和食性以及生态因子。新品种的养殖技术,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些都是引好新品种的前提和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有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正>我市华港镇双烈村河蟹养殖大户吉乃康近年来在河蟹池套放鳜鱼、青虾、黄颡的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择优良的养殖环境根据河蟹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特性,选择面积20~30亩的塘口,水深1.5米左右,进排水方便,塘口坡比1∶3,配备增氧机(3kW,每10亩一台),水源水质清新,远离集镇、生活及工厂污染区。  相似文献   

15.
<正>二、常见的富营养化水质的改良因水体中营养盐类过剩尤其是碳或氮源过剩而产生的不良水质,这类水质不仅常见更是占不良水质的绝大多数。富营养化水质主要表现为水质过肥、透明度小、形成"藻类水华"且水色不正常,引起的原因多因为大量施肥、投饵使养殖水体中的氮源过多。1.蓝藻水华的改良蓝藻水华的水色多为蓝绿色或铜绿色等,引起蓝藻水华的藻类有微囊藻及颤藻、纤维藻等。当蓝藻大量死亡后产生蓝藻毒素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产养殖动物死亡;当蓝藻生长过盛时,水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7月1日,我地区一养泥鳅鱼户,所养的泥鳅鱼开始死亡,死亡规格8-10cm,初放苗种规格1-3cm,养殖时间39天,由于该户无养殖经验,又无水产养殖知识,因此泥鳅鱼死亡之前毫无发觉,我们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水质化验以及鱼病解剖检查。一、死亡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水中藻类是蓝藻门的颤藻、念珠藻、螺旋藻等有害藻类。2.水中藻类基本是蓝藻门,池塘水质从养殖开始至今从未泼洒消毒剂、调  相似文献   

17.
<正>青泥苔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敌害之一,是由于藻类过量繁殖而产生的,其组成主要是绿藻中的水绵、水网藻和蓝藻中的微囊藻、囊球藻等。近年来,楚州区河蟹养殖池塘多有发生,并呈蔓延趋势,给水产生产带来诸多不  相似文献   

18.
<正>自入夏以来,南美白对虾养殖业进入了高温、高投饵、高排泄、高氧债、低气压等恶劣环境的养殖阶段,而且在持续高温养殖环境下,对虾养殖池塘极易滋生蓝藻,甚至泛滥成灾。蓝藻又称蓝细菌,这是一类含有叶绿素具有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养殖界习惯称其为蓝藻。蓝藻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的藻类,随着全国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蓝藻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负面影响也日渐显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人工养鳖发展迅猛,但是在品质、口感等方面不尽人意,为此,根据中华鳖的生物学特性,模拟自然界鳖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以投喂鲜活饲料为主,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养殖,从而使养殖鳖具有与自然野生鳖相似的体色,肉质较紧密,口感良好。该养殖技术适应在沿海和其他低值鱼资源丰富的  相似文献   

20.
<正>养殖池塘中蓝藻的大量繁殖,对水体和水产品种产生了较大的危害性。一是蓝藻的大量繁殖抑制了鱼虾类其他浮游生物的正常生长繁育;二是蓝藻覆盖水面,使池塘中的溶解氧降低,同时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被风吹到岸边堆积,不但会发出恶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