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间资本具有逐利性,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必然要追逐利益,相应的制度设计必须尊重民间资本的逐利性,给予民间资本稳定、持续的利益激励,从而保证其稳定、持续地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但基于民间资本的流动性,需要在制度设计中中断民间资本的逐利性,避免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过程中为追逐利益而偏离住房保障目标。对于具有较高获益性的保障性住房,天津市允许民间资本直接参与供给;而在获益性较低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中,天津市采用保障性住房投资基金、保障性住房信托投资基金、住房公积金贷款等工具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地兼顾了民间资本的逐利性和保障性住房的公益性,在结果上达到了双赢。  相似文献   

2.
德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静 《住房保障》2007,(5):47-49
德国住房建设虽然经历了三个阶段,但德国有效的保障性住房政策还是从二战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为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采取租户权益保障措施,在政府资助下,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福利性公共住宅;对低收居民实行租金补贴;对自购房者实行银行贷款,充分发挥其住房储蓄制度的作用;政府对非盈利性建房企业兴建的福利性社会住宅,由国家支付贷款利息,给购房者提供优惠贷款。  相似文献   

3.
住房保障不可能单纯依靠政府投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是当务之急,T市实践证明民间资本可以参与住房保障事业,但选择民间资本参与的途径必须充分把握住房保障需求、住房保障政策以及民间资本的特质,合理利用政府主导和国有企业的表率作用,并基于民间资本、保障性住房特征构建住房保障细分政策,对民间资本科学运用利益诱导方式,并预防其流动性的危害,使民间资本更好地服务于住房保障乃至社会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韩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在综述韩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基础上,着重从供给体系和供给管理方面,讨论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台的安居住房政策。研究发现,韩国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给方面,采用多种供给模式,实行预申请制度,专设机构统筹管理,使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其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保障性住房—直是以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姿态为房地产市场服务的,但是随着我国城市住房需求的不断增长,保障性住房已经不单单只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配角"了,它成为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的渠道。因此,针对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机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多渠道扩充、合理选择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启动了住房体制改革.福利分房旧体制逐渐让位于住房商品化、社会化新体制,尤其是1998年7月公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告了福利分房制度终结和住房体制市场化改革开始。经过近30年的“房改”,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住房不仅成了居民的居住场所,  相似文献   

7.
杨芸  彭千芮 《城市问题》2023,(5):65-74+92
利用2010—2019年中国25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对推进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和实现机制。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供给对于城镇化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对于推进城镇化率的影响效应大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狭义的保障性住房的影响效应大于低价商品房以及其他更广义的保障性住房。机制分析表明,保障性住房供给主要通过预期效应对城镇化率产生影响,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保障性住房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效果。着力推进保障性住房供给以解决“住有所居”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应当有针对性地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并从扩大供给、全国统筹、协同推进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保障性住房居住成本低、买卖价差大,在保障性住房分配中容易出现腐败、分配不公等情况,因此保降性住房分配—直是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如何防范在分配中的各种风险将会影响到住房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对现行保障性住房分配机制存在的风险以及产生的原因予以分析,并以江苏省保障住房工作成绩突出的淮安市为例,提出控制保障性住房分配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保障房设计面积仅仅满足居住功能,由于建设面积较小,一家几口人窝居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以赣州市保障性住房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现状,总结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已有数据在保障性住房面积和房源获取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闫丽 《企业技术开发》2014,(24):128-129
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高瞻远瞩的重要部署,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之一,对社会最底层群众的住房需求具有托底的作用。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泰安市城区保障性住房运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保障性住房制度完善和工作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国策之一。为了有效地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在财政补贴率相同的条件下,住房消费补贴与住房供给补贴的成交价格、成交量与社会福利情况,可以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前者的成交价格、成交量和社会福利都高于后者,但前者比后者的财政补贴额更多。如果提高财政补贴率,那么前者成交价格会不断提高,而后者成交价格会不断降低,成交量都会呈现扩大趋势。成交价格、成交量和社会福利不但与财政补贴率及其补贴方式有关,也与住房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有关。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如果在政府财力有限、住房价格上涨压力较大的条件下,应当采用住房供给补贴;如果在政府财力相对宽松、住房价格上涨压力相对较小、依靠住房拉动经济增长的压力较大的条件下,则应当采用住房消费补贴,同时它还能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目的。无论是采用住房消费补贴还是住房供给补贴,都应当增大供给弹性,减小需求弹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以创新性区划促进可支付住宅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美国旨在推动可支付住宅建设的创新性区划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新性区划包括弹性区划、奖励性区划和包容性区划等多种形式,创新性区划的实施使美国地方政府在不扩大地方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有效增加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可支付住宅的供给,缓解社会中存在的居住隔离状况.本文介绍了创新性区划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情况,并分析了其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政府对经济适用房生产商或购买者实施补贴对购买者的效用影响、对生产商行为的影响、对政府补贴成本的影响,及至对经济适用房成交量、成交价格和净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经济适用房生产商采用降低土地价格的补贴方式不如对其按单位价格补贴或按成交价的一定比例补贴,这后两种方式都更有效率,能够降低政府补贴成本,减少政府腐败行为,促进房地产商开发适合低收入者所需要的住房并提高销售效率。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者在经济适用房对商品住房的挤出效应问题上一直存有争议。基于2006-2010年29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回归,对经济适用房的挤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经济适用房销售量的系数显著不为0,说明经济适用房对商品住房的挤出效应存在;(2)挤出效应的值为-0.86,即经济适用房销售量每增加1个单位量,商品住房销售量将会减少0.86个单位量。结果表明,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较大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广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停建政策的影响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已获得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但未购房以及已申请住房保障但未获批两类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并采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了两类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居住现状,经济适用住房停建政策对两类家庭的影响及其未来的住房保障诉求。在此基础上,对经济适用住房停建政策的稳妥实施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做好停建政策后续配套工作,妥善处理已获得准购证家庭的购房需求;优化住房保障申请程序,加强保障性住房分配和后续管理等。最后,针对困难群众对住房保障产品多元化的诉求,对创新产权式住房保障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国各省区市1994~2005年的样本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估计了各区域和各省区市的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在各分位点的产出弹性,主要结论是: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远远大于公共资本,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均为正,且基本上显著;而对于公共资本,除少数省区市外,东中部各省区市的产出弹性系数为正,而西部省区市的弹性系数则基本上为负,且大多数并不显著。各省区市的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不仅在产出弹性大小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条件分布的不同分位点,其弹性的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刘丽丽  汪礼波  蔡莉萍 《价值工程》2010,29(11):254-254
本文通过对利用民间资本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营林业的重要性分析,指出了民间资本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营林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比,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t is thought that policies aimed at encouraging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in less productive regions can constitute a key factor in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policy depends in large part on each region's capacity to give returns to human capital.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 of substantial spatial variations in private and aggregate returns to human capital, indicating that development policies based on stimula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education differ in effectiveness. Results for the Spanish regions suggest that regional variations in social returns a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private returns.  相似文献   

19.
张明宇 《价值工程》2012,31(5):328-329
英国是住房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也是在住房保障中运用PPP模式较为成熟的国家,自20世纪中期开始形成了一套以PPP模式为基础的住房保障措施。文章首先介绍了英国住房保障的发展过程以及其住房保障的特点,然后对三种主要PPP模式——大规模自愿转让(LSVTs)、臂长管理组织(ALMO)、私人主动融资(PFI)的基本内容,操作方法,结构形式等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英国经验对我国当前城市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为住房问题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