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杨 《金卡工程》2010,14(3):132-132
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职业病保险保障制度加以完善,是当前社会保障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农民工职业病的法律保护角度,从各方主体的相关责任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法律层面上解决农民工职业病维权的几点建议,力求在所涉的问题上予以法律上的保障,令农民工职业病的纠纷解决机制向着合理合法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保险     
《大众理财顾问》2008,(8):92-93
恒安标准人寿推出“恒爱一生”两全保险(分红型),“心暖Family”在行动,“恒安标准寿险指数”将关爱视角投向农民工群体,都邦财险 足球联赛全国赛程过半,友邦保险 推出“孝心、感恩Ⅲ”友邦孝心保险计划,中英人寿推出创新万能险,生命人寿推出首款经代专属少儿保险……  相似文献   

3.
工伤保险是当前农民工职业病最主要的保险补偿方式,然而制度设计上偏重普通职业伤害、忽视职业病患者特殊需求的现实,导致大部分农民工职业病患者都无法从工伤保险中得到足额的赔偿金来维持自身及家庭的正常生活。为保障农民工职业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缓解因职业病而导致的致贫现象,建议根据当前外出务工农民的现实保险需求,完善这一群体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引入商业保险参与农民工职业病患者的保险补偿,构建以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为主体、商业雇主责任保险为补充的多元保险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经典理论假设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行为及保险需求,并基于2007年武汉市的调研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样本地区农民工财富积累水平与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城市融合过程中存在保险需求悖论:随着融合阶段的推进,农民工对保险的需求随财富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还发现,收入水平有限、制度认知不足、权力意识的缺乏与制度设计不合理是造成融合初期农民工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现行城乡非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及"社会比较"心理是导致融合后期农民工社会保险需求仍然较强的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建立了一系列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包括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但当前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覆盖面小、保障水平较低以及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和接续等不足之处.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扩大农民工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其保障水平并理顺保险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我们总要拿“农民工”说事?总理为“农民工”讨工钱,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民工”子弟漂泊的书桌,为了讨生活在矿难中永远闭上眼睛的“农民工”兄弟……问题的背  相似文献   

7.
看天下     
《中国保险》2007,(12):4-5
央行2007年第六次调整利率,农民工子弟喜获医保卡,5家财险公司共保ARJ21试飞一揽子保险,“房价拐点”与“房价上涨”抗衡,中国太保A股上市……  相似文献   

8.
今春以来 ,福建首先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整个珠江三角洲加工制造业工人缺口高达 2 0 0万。浙江杭州市求职民工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 1 %~ 2 0 %。就连劳务输出大省江西、农业大省山东也都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几年前涌动全国的“民工潮”为什么变成了大面积的“民工荒” ?它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三个原因引起“民工荒”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 ?我想可能有三个原因。其一是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起了一定的效用 ,使得某些地区的农民减少了外出打工的比例。其二是多年来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生存环境太恶劣。农民工进城多集中于低…  相似文献   

9.
“无脚”的鸟:新生代农民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们是第一代农民工的后代,但不愿被叫成“农民工”,他们渴望“脱”农入“市”。但是,城市不一定选择他们,制度的藩篱,使他们依然漂泊不定.变成——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非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工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要劳动者。但当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比较缓慢,农民工成为“经济上被接纳、社会上被排斥”城市的“边缘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制度性的障碍,还有能力不足等因素,这些都应该加以解决,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帆  段湘林 《中国保险》2004,(10):11-13
珠江三角洲,已患或疑患职业病的农民工累计达1000万人左右,他们获取的回报是透支健康换取的血汗钱,农民工保险保障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作为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他们游走于城市和农村,过着“两栖生活”,合法养老权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现行的“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难以满足农民工的需要,无法为农民工养老提供有力保障。有鉴于此,国家应借鉴香港强积金等国际成熟管理经验,采取购买商业服务模式建立基于个人账户积累且覆盖全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籍以真正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社会保险事关人口安全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曾毅认为,第一是应大力发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是自愿参加、政府引导,但对农民工来讲,应尽快实行强制性的参保,雇主和农民工都应按照法律的规定来交纳保险金。建议成立农民工保险处,专门管理农民工的保险工作。农民工回乡、换地方不应该退保。身份证可以作为个人帐户的号码在全国通用。应尽快恢复和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一个高效的城乡协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候雅 《上海保险》2010,(7):17-19
2009年1月31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陆续返回农村,第二代农民工不断进入城市并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我国农民工正在经历代际转换,并表现出鲜明的特点。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显示,黑龙江省16-17岁的农民工占3.2%,18-20岁的农民工占21%,21-25岁的农民工占23.5%,26-30岁的农民工占18.6%。全省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总体的66.3%,约205.5万人,青年农民工已占据显著地位。这一群体,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外出打工的一代,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外出打工的第一代农民工,我们把他们称为“新生代农民工”。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干预方法在农民工子女群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实际意义,在之前学界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中尚属盲区.文章首先提出进城农民工子女"双重社会化"的概念,指出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化过程中面临重重的困境,亟需来自社会的人文关怀以及社会工作者对其开展的成长性干预.同时,文章通过描述按照社会学干预方法对成都市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开展的旨在化解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困境的矛盾因素之一:亲子关系的实际干预过程和操作结果,探索性的研究社会学干预方法在农民工问题研究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是解决农民工创业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对福建省大田县“三位一体”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运作模式的调查,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的主要做法及实施效果,并就完善这一贷款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几年前就被视为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进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可时至今日,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购买目前推行的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遭到冷遇。为了探寻农民工养老保险的难点及症结,我们对化隆县农民工参保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流动劳动力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原有的城乡分割、区别对待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严重影响到劳动力流动的行为和方式,阻碍了城市化及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本文主要从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五个方面来分析目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及社会保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国务院2006年提出“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开始,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的争执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各方意见无法统一,甚至一个省内也会出现两种针锋相对的声音…… “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随着此项工作写入2008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的出台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