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上半年,河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大旱之年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经测算,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加5%左右。总的运行趋势呈以下特点:1种植业结构出现“一减二增”的态势。“一减”即夏粮作物播种面积3944.4万亩,比去年减少130.6万亩,预计总产1136万吨,同比下降6.9%。“二增”一是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有大幅度提高,夏收油料作物27.8万亩,比去年增加33.9%;春棉播种面积604.5万亩,比上年增加163.1万亩,增长37.6%。二是蔬菜及经济效益较高的特色农作物仍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2畜牧…  相似文献   

2.
经纬新议     
纪陆 《经济管理》2007,(23):1-1
一.基本稳定价格总水平,妥善安排好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保障供给,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同时要多管齐下。一是努力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扶持粮食、油料、生猪、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农业综合直补标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油料生产,扩大冬季蔬菜生产,做好畜禽防疫工作。二是采取综合措施,扩大原油生产和加工,切实保障成品油供应。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度。优先安排居民生活必需品运输,畅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3.
目前,吉林省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经济结构层次低,种植业比重过大,品种结构单一,以玉米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滞后,农业生产效益低,粮食库存积压量大,销售不畅,农民收入滞缓,财政实力不强。  相似文献   

4.
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三个结合”(粮经结合、农牧结合、用养结合)为重点,努力实现结构调活、质量调优、效益调高的目标。从无锡市的实际看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是: 1、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四个优化 一是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高林、牧、副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重点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其中畜牧业的比重要提高到20%以上。二是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经济作物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的比重。从长远规划考  相似文献   

5.
康增奎  李清 《经济论坛》2003,(21):50-51
一、河北省农业的现状及入世对农业的影响河北拥有广袤平原国土,可用耕地9700万亩,耕作条件较优越。在蔬菜、油料、水果、肉、蛋等产品生产上有比较大的优势,价格相对较低,加入WTO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受到水资源、人均耕地面积、科技含量、管理水平、劳动生产率、产出率、产品深加工等条件的限制,有的指标仅相当于美国的八十四分之一,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进口将增加,在谷物、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产品贸易上将遇到严峻的挑战。我省农业生产力严重落后,也将使我省的农业生产面临较大冲击。首先,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率低,且经营分散。…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对延安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延安地区11个农业县退耕前后耕地/播种总面积、种植业结构、农业投入、粮食、油料产量与单产量以及农民年均纯收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退耕还林对延安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退耕还林优化了农村的种植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全面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农村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桂良  俊江 《经济论坛》1994,(19):10-11
1.调整农业结构,充分挖掘结构效益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1)以确保粮食稳定增长为基础,调整种植业结构。在种植业内部,首要的问题是确保粮食的稳定增长,这一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不能动摇,因为粮食问题是一个突出而又敏感的社会问题。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的刚性制约,农产品供给与收入增长已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已成必然趋势。从1978年至1993年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虽减少了1364万亩,减11.4%,但总产量趋于稳定增长,1993年粮食总产量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利用2000—2016年京津冀产业用水数据,分析了京津冀不同时期用水量、产业用水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北京总用水量(34.3亿~40.5亿m~3)与天津总用水量(19.1亿~27.2亿m~3)先减少后增加,河北总用水量(182.6亿~212.2 亿m~3)呈下降趋势。京津冀农业和工业用水总体呈降低趋势,城市用水呈增加趋势。天津、河北主导用水产业是农业,北京主导用水产业由农业(43.90%)变为城市用水(74.48%),主要受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京津冀产业结构向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升高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会影响用水量和用水结构变化。研究可为京津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及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玛兰  李晓云 《经济地理》2019,39(6):172-182
文章采用1981—2015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在分析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混合模型探究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1981年相比,2015年中国省域粮食作物、棉花种植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蔬菜、油料种植比例整体呈增长趋势;大豆种植比例在大多数省份呈下降趋势,少数省份呈上升趋势;在粮食作物内部,小麦种植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玉米则呈增长趋势,水稻种植比例在部分省份呈下降趋势。②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性。农业劳动力转移会促进大宗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的增加,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及大型农产品集散区的经济作物(蔬菜)种植比例增加。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有利于促进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增加,尤其是蔬菜种植比例,但不利于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的增加,尤其是棉花种植比例。③除此之外,工业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率、人均耕地面积、农业补贴、化肥、灾害率均对作物种植比例的形成及变动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研究所涵盖的内容很广,其中农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业、服务业等,是入世后受影响较大的行业。现仅就我省这几个行业加入WTO后所受到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如下。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将从目前的45%降至2004年的17%。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且农产品以小麦、玉米和棉花的生产为主,所以,在农产品市场的受冲击程度上我省还是相对较大的。要摆脱这种不利局面,要调整农产品结构,使种植的农产品多样化、优良化,特别是应加强具有相对优势的油料、糖料、水果、蔬菜、肉菜、水产品的生产;二…  相似文献   

11.
1.以色列以先进灌溉技术提高现有农业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以色列的现代农业经历了由过去传统的地面灌溉向以节水为特征的喷灌、滴灌先进灌溉体系的转变。由于节水灌溉系统的大规模推行和采用,从而将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5%提高到目前的49%。用水效率也大大提高。水资源短缺促使以色列在加强有效灌溉系统和设备的研究开发的同时,积极探寻可替代水资源的使用,并注重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海水淡化技术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不仅可以缓解生活用水给农业带来的压力,而且生活废水经处理后再用于农业灌溉已成为以色列农业节水重要举措之一。可以说,废水…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省内,保山市的种植业有许多特殊性:一是从粮食生产方面看,人均耕地少、户均规模小,今后指望通过粮食增产来实现农民增收的空间不大;二是从气候资源方面看,保山市集"低纬气候、高原气候、季风气候、山地气候"为一体,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立体农业现象突出,有发展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三是从比较优势方面看,粮食的比较优势明显低于其他特色农作物,因此,在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优化种植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当然也是粮食第一消费大国。种粮离不开水,全国70%的粮食产自需灌溉的土地,每年农业灌溉用水占了全社会用水总量的45%。我国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大量农业用水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那么,一吨水能够生产多少粮食呢?答案一定出乎很多人意料。一吨水生产的粮食只有一斤三四两,也就是半公斤多一点。内蒙古西部河套灌区年产粮食40多亿斤,消耗地表水40多亿吨,相当于一吨水生产一斤粮。有些地方用地下水灌溉,单位产量高一些,但长期开采地下水带来严重生态隐患,  相似文献   

14.
何软 《发展研究》2000,(12):39-41
中国即将加入WTO,加入WTO以后,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将深受影响。本文重点就加入WTO对福建农民收入的影响做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对农户经营农业收入的影响 1、种植业内部弊多利少。目前福建农村家庭经营种植业的纯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中的粮食、蔬菜、茶果、食用菌、经济作物等到五大类的纯收入,分别占30.1%、30.5%。18%、11%与9.1%,大致呈“三、三、二、一、一”结构。加入WTO后,从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劣势看: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地理》2021,41(2):156-166
以传统农区湖南省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空间集聚分析、时序变化趋势分析等方法,结合GIS技术分析1986—2016年湖南省县域典型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格局及阶段性特征,从环境基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探讨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86—2016年湖南省共出现29种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有83个县市区进行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调整,主要调整方向为降低主粮作物的种植比例,增加经济作物和蔬菜类作物种植比例,类型丰富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②从县域尺度上看,1986—2016年湖南省作物种植比例呈显著减少趋势的主要是早稻、晚稻;种植比例呈显著增加趋势的主要是中稻、蔬菜和油料,种植类型格局调整为中稻、玉米、蔬菜和油料等作物共存的种植类型格局。③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化是区域自然环境基础与外部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交互影响的结果。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通过作物价格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地区种植面积,助推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技术推动地区种植面积增加;农业政策通过宏观调控与加大农业投入保证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环境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地区种植面积与规模;气候变化通过干预农户对作物种植类型与种植面积的选择,从而影响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我省是个缺粮省,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影响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要正确处理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的关系,注意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严格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得随意把耕地转为非农用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8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900万吨以上,这是我省粮食安全的预警线,调整种植业结构不能超越这条安全预警线。加快优质品种的选育、引进和繁育,加大粮食作物优良品种及其配套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粮食的加工转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论市场化改革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市场化改革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吴孔凡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喜中有忧。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农作物种植业内部,在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经济作物和其它农作物的播种面积相...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 ,农业在全省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 ,但是 ,农业利用外资的水平还不高。从外资在河北省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看 ,1996年外商直接投资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达87.71 % ,比上年增长了10.48个百分点 ,而外资在农业上的投资不仅没有上升 ,反而下降了0.23个百分点 ,这与河北省农业在全国所处的重要地位是极不相称的。造成河北省农业利用外资水平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重工轻农思想的影响。由于农业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 ,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市场价格不稳定等特点 ,长期以来 ,农业利用外资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利…  相似文献   

19.
山东蔬菜产业如何面对绿色贸易璧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山东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26.9万平方公里,总产量1.01亿吨,总产值823.0亿元,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45.3%,占全省大农业产值的20.9%,成为全省种植业中的第一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一、福建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1、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逐步向高产优质方向转化。一是粮食等种植业产品向优质化方向发展。2000年,全省优质和品质较好的早稻品种占早稻面积的比例达48.4%,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名特优经济作物有较大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已达到20万亩,珍稀食用菌发展速度快,名优茶产量比重达2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