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马文银 《商场现代化》2006,(33):222-223
在长株潭城市、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城市目前传统的发展模式存在着生态环境恶化、人口生态压力增大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运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长株潭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构想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李蓓蓓 《商场现代化》2006,(27):191-192
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生态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综合分析了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现状,探讨了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的新趋势,通过研究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探讨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误区,并对我国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的新趋势,通过研究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探讨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误区,并对我国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我国城市旅游经济必然发展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新阶段,其与传统城市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区别。作者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城市旅游经济的性质及作用,即绿色旅游文明;生态旅游文明。  相似文献   

6.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商业研究》2007,(2):21-23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理论是在人们探索循环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对陕西城市建设现状与生态城市建设进行比较,使人们认识到生态化是陕西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实现城市整体的最优化,应从政府管理部门、产业发展及城市经济社会整体的循环体系优化构建等三方面对陕西创建生态城市制定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伟强 《商》2014,(46):29-29
当前国家推行“一带一路”发展理念,张掖市正处在这个区域内,其所处的西北干旱地区,又面临着发展与生态的双层需求,因此研究其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探索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新路径,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市化同步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智慧城市绿色发展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智能建设、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 文章从利用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公共服务来扩大绿色产业,协同各方面发展研究,提出创建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信息共享与管理策略和创建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绿色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对生态城市的模式、规划、建设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之后,生态城市的示范建设逐步成为全球城市领域的热点,很多世界知名城市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很多的国家、城市等都先后开始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也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构想,并积极推进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我国城市工业化正在摆脱边建设、边破坏的路子,决策者在进行城市建设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已经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本文就国内城市存在的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与规划和构建和谐社会与生态城市等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张晶  张中强 《商业时代》2007,(31):111-112,105
目前我国对生态城市建设评价均以行政区域为界,本文首次将徐(州)—连(云港)经济带作为整体研究对象,研究其1995-2005年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及发展的状况。本文首先构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研究徐连经济带生态城市建设能力,找出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从而找到加强徐连经济带生态城市建设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