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农牧渔良种场新旧会计科目衔接对照表注:1.旧会计科目是1992年颁布的《国营农牧渔良种场会计制度》科目,新会计科目是1994年颁布的《国有农牧渔良种场会计制度》科目。2.在()括号内的为二级科目。3.“相同”二字表示核算内容一致。国有农牧渔良种场...  相似文献   

2.
全面准确确认、计量和反映单位职工薪酬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会计制度下,会计人员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实务中,常存在核算范围、内容理解不准确、社会保险账务处理错误、与有关概念混淆等问题。结合新旧制度科目对比和会计处理实践,对科目核算常见争议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完善科目核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财务会计》2005,(2):39-44
第二节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 1.会计科目的概念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相似文献   

4.
认真学习和掌握新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孙传尧今年1月1日实施的新财会制度与原制度相比,在核算内容方面有许多重要变化。为了正确执行新制度,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它。新旧会计科目名称和核算内容,按异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名称相同,核算内容也相同的会计科目属...  相似文献   

5.
针对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公益二类单位会计实务,提出科目转换工作底稿法,通过编制转换分录实现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过渡。综合运用财务软件的"基本会计核算"、"辅助核算"、"自定义项核算"功能,构建立体式账务系统,保持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互为衔接。合理选择收入确认法,完善财务会计科目设置。探讨核算单元划分和边缘业务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正>"专项应付款"科目在村级财务处理中使用频率比较高,只要是涉及上级政府部门专项拨款建设的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核算,都会使用到该会计科目。该会计科目下设中央、省级、市级、县级拨款等明细科目。行政村通过农户自筹资金建设的公益事业项目在"一事一议资金"科目核算,不在该科目核算。使用"专项应付款"科目,遇到上级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使用该科目核算有个特点,即工程项目没有达到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会计科目在会计平衡原理、科目的名称、编号和核算内容方面普遍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做法。如何设置和运用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会计科目?本文试图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构想,供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已从1998年1月1日开始执行。但是在新的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影响了新制度顺利实施。如何按照新制度设置新帐,并将旧的预算内、外资金分别核算,本文就此问题谈谈看法。做好衔接工作,要从新旧会计科目的对照入手。这次会计制度改革的本身就是打破了原有的核算体系,将原预算内、外分科核算的管理体制,转变为以学校为主体,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实施“大收大支、收支两条线、预算内外合二为一”的核算体制。在记帐方法上将原有的收付记帐法改为借贷记帐法,在会计科目的名称、数量以…  相似文献   

9.
旨在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征收行为的农村税费改革,赋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新的使命,其附加收入也更具新特色、新内容。为了加强附加收入的会计核算,适应税费改革需要,方便农税会计账务处理,笔者设想:一、增设会计科目在国税总局1999年出台的《农业税收会计制度》中增设107“农业税附加收入”、108“农业特产税附加收入”两个资金来源类总账科目,并下设“本年收入”、“尾欠收入”、“其他收入”三个二级科目,用以详细核算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附加收入。1.“农业税附加收入”。本科目核算农业税附加税税款。收到税款记“…  相似文献   

10.
谈换帐     
谈换帐陈升美,嵇大海换帐,就是结束旧帐,重建新帐。符合规范的换帐时间一般有两种:一是旧年度结束,新年度开始时要换帐;二是遇到会计科目、核算方法发生大的变革时,往往也要换帐。象1993年7月1日新旧企业会计制度转换时,企业就换了新帐。笔者根据《会计人员...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防疫的支出该如何核算,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笔者根据最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相关会计科目的设置规定和账务处理,列举核算实例如下,以供参考。一、防疫费用开支的核算(一)防疫物资支出的核算1.合作社购买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时,按照实际购买成本,借记“产品物资”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款”等科目。  相似文献   

12.
□贷款业务核算中的常见错误 1、会计科目运用不当。(1)中长期贷款列入短期贷款科目核算。不少信用社经常将一些1年期以上的贷款放在相应的短期贷款科目中,导致中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错位。(2)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科目使用有  相似文献   

13.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附注中提到,“有接受国家拨入的具有专门用途的拨款的,可增设‘专项应付款’科目”。但由于新制度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并未对该科目的使用范围和核算进行明确规定,致使许多村会计对该科目的使用不够明确,甚至与“补助收入”科目相混淆,难以正确反映村集体的真实会计信息,造成虚增收入、虚减负债,结果导致会计报表的不真实。本文试从“专项应付款”科目的定义出发,谈谈对该科目在确认与核算中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设置和运用适当的会计科目,科学核算村级财务涉及的财政拨款,是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具有争议性的业务话题。对于村级财务会计涉及的财政拨款,各地农村在科目设置与核算内容上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存在显著的差异,有必要立足农村基层实际进行分析,探讨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本文试以北京市现行的制度核算方法为例,结合朝阳区村级财务核算面临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为规范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会计核算,保护互助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江苏省财政厅制定了《江苏省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核算办法》),已于2017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施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在会计科目设置和核算内容上保留了一般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科目及核算内容,同时在一些特殊的会计业务处理上与金融企业核算方法类似。本文针对《核算办法》中涉  相似文献   

16.
<正>新修订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第六十条规定,“本制度自2023年1月1日施行,此前财政部印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财会[2007]15号)与本制度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通过新旧制度科目对比,一些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变化较大。笔者列举几组容易导致科目使用错误的具体实例,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96年财政部、农业部联合颁发制定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中设置了“提留统筹收入”科目,并规定该科目的核算内容及核算办法。我们在贯彻执行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认为该科目在设计上欠妥,现提出个人意见进行研讨。新制度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对“提留统筹收入”科目的使用作了如下规定:“(1)本科目核算农户按有关规定上交的集体提留及乡(镇)统筹款项。(2)村合作经济组织收到农户上交的提留及统筹款时,借记‘现金’科目,贷记本科目;上缴乡(镇)统筹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年…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预算管理与改革的需要,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情况和财政支出的特点,我国对政府“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作了重大调整:2002年将一般预算资金安排的各项支出(财政拨给企业的各项支出除外)由原来的12个目,调整为“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及“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四部分,共44个目;2003年又调整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三部分,共35个目。根据预算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应当按照“一般预算支出”的目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并据以编报“事业支出明细表”。为此,财政部同时发布了《关于修改事业单位事业支出核算内容的通知》,将事业支出的核算内容修改为:在“事业支出”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接“政府预算支出科目”中的“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设置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基本支出”明细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项目支出”明细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新发生的支出。但是,由于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的调整与事业支出核算内容的修改,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涉及到一系列具体的财务会计实务操作,因而亟需在制度上予以明确与规范。  相似文献   

19.
工资结算是指企业与职工之间对应付工资、各种代扣(包括代垫)款项和实发金额的清算活动.为了总括核算企业应付职工工资的结算与分配情况,企业设置"应付工资"明细账,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按职工类别、工资总额的组成内容等进行明细核算.新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原"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有关核算职工薪酬的会计科目,增设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新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0.
村合作经济组织新会计制度保留了一个往来科目,可以说是对借贷记账法“科目使用灵活”优点的继承和发扬。如何认识和使用“内部往来”科目呢?笔者结合体会谈几点看法。一、“内部往来”科目的特点是双向性。就是说,它是一个双重性质的会计科目。具体讲,其它会计科目都是单向的,即资产类科目、损益类科目中的支出性科目,其借方是增加方,最初发生额记入借方,有余额也一定在借方;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中的收入性科目,其贷方是增加方,最初发生额记入贷方,有余额也一定在贷方。而往来科目的方向是双向的。它的“往”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