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随着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粮食已经完全放开价格,放开市场,放开经营,市场粮价起起伏伏涨落不定。市场价格机制条件下,如何稳定市场粮价?还要不要对粮食实行最低收购价格保护政策?对此,理论界有所争议,实践中颇有难度。笔认为,国家稳定市场粮价的制定取消不得,执行保护粮价政策的决心动摇不得——[编按]  相似文献   

2.
王平 《价格月刊》2004,(10):3-8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今年年初国家决定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制度,50公斤早籼稻、中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70元、72元和75元;在重点粮食品种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由接受政府委托的粮食企业按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人市收购。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增加投入、精心  相似文献   

3.
建立粮食收购“三元一补”价格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收购粮食的市场价格和最低收购价格,不能有效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没有体现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意图,探索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体、政府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为底线、政府测定的目标价格为补贴上限的粮食收购"三元一补"价格机制.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价形成机制的国际接轨,将极大地提高政府粮食调控水平,最终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涨落,特别是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购价格的高低,关系到我国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由于粮食生产总是处于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两大风险”之中,供求关系变化较大,其价格容易暴涨暴跌,生产容易大起大落,进而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对粮食市场价格进行适时适度的各种形式的调控。我国实施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正是顺应市场价格机制、稳定市场粮价、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市场经济体制及市场价格机制条件下,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能否得以贯彻执行,如何才能发挥这一政策的效能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
1996年以来,新疆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变动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但也有不同的特点。农产品收购价格1996年为最高点。1997年开始出现持续下跌的态势。以1996年农产品收购价格为基数,1999年比1996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下降69.2%,其中小麦、玉米、稻谷三种粮食的综合平均收购价格下降26.2%,有些地方的实际收购价格下降幅度还要低;油菜籽、葵花籽二种油料平均收购价格,1999年比1996年平均下降11.68%;棉花价格由于受国内外供求关系影响,收购价格大幅下调,1999年比1996年下降了43.93%,长绒棉收购价下降了48.71%;甜菜收购价格,1999年1996年下降了22.01%,进入2000年,全区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有所回升,这主要与棉花价格上涨等短期性因素有直接关系。与1999年相比,2000年粮食收购价格继续下降,其中小麦、收购价2000年比1999年下降10.6%,粳米收购价格下降3.7%,玉米收购价格上涨5.3%,油料价格继续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幅度为13.1%,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开始好转,农产品需求出现回升,特别是棉花收购价格有所上升,2000年我区对棉花价格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管理办法,陆地棉价格由上年的每担370元,上调到每担400元,特别是三季度开始,棉花收购价格进一步回升,每担平均达到430元左右,比1999年收购价上涨14.4%。另外,禽畜产品类收购价格有所回升,其中除肉畜、禽蛋类收购价格略有下降外,皮张类,其它畜产品类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相似文献   

6.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主要目标,应是稳定粮食市场、增加粮农收入和不增加财政负担。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只有在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时启动,才能实现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7.
严格 《四川物价》2004,(7):12-1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新世纪后,省物价局根据省政府的决定,不断放开了粮油收购价格,价格放开后的农产品具体收购价格,由经营者根据市场行情自行确定。这一决策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经济市场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脱离实际,搞一刀切。对于农产品价格放开而言,应按照具体品种的市场发育成熟程度,有序地逐步放开当地某一支柱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才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发出通知,决定自今年6月下旬至10月底,部署各地价格主管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粮食收购价格重点检查。通知指出,此次检查将对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执行地区,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开始,我国对水稻、小麦两种粮食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增加了粮农收入、增加了国家粮食储备量、保障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但它存在收购价格偏低、比价关系偏误、涉及品种偏少、实施地区偏窄、实施时间偏短、实施主体偏狭、差价体系偏粗、资金渠道偏堵、销售价格偏颇和主体管理偏松等问题;应从提高价格标准、调整比价关系、增加品种范围、扩大保护区域、延长收购时间、拓展实施主体、理顺差价体系、畅通资金渠道、优化销售价格和强化主体管理等方面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相似文献   

10.
晋昆 《致富天地》2007,(7):45-45
随着夏粮收割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小麦上市也逐步启动。分析2007年新小麦价格走势,一级市场收购价格高于去年,同期随着国家托市收购的陆续进行,价格趋升,并将稳定在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上下,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粮食目标价格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冠来 《中国物价》2009,(10):28-30
中国价格协会在2007年承担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农产品价格课题.在课题报告中率先提出建立粮食三元价格形成机制。把目标价与市场价、最低收购价并列,作为我国未来粮食价格模式的三种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物价》2005,(7):16-17,59
6月份,主产区粮食月度收购价格总水平继续小幅下降,小麦、籼稻收购价格小幅下降,粳稻、玉米收购价格基本平稳。大中城市成品粮零售价格总体稳定,个别品种价格略有升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物价》2006,(3):21-22
2月份.主产区粮食收购价格总水平稳中略升,其中,稻谷价格略有上涨,玉米价格小幅提高.小麦价格基本平稳。大中城市成品粮零售价格稳中略涨。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规范夏粮收购市场价格行为,确保国家粮食最低保护价执行到位,泗洪县物价局联合商务、工商、交通等部门自6月9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夏粮收购价格联合检查,组成四个检查组,采取粮食收购现场检查、全程跟访卖粮农户和收购经纪人的方法,物价部门重点检查收购现场是否按规定要求明码标价、是否存在压级压价和克斤扣两等价格违法行为,对存在价格违法行为的将予以严肃查处。并向粮食收购企业和售粮农户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物价》2005,(6):67-67
5月份,主产区粮食月度收购价格总水平首次出现下降,小麦、稻谷收购价格小幅下降,玉米收购价格升势趋缓。大中城市成品粮零售价格基本平稳,个别品种价格略有升降。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产量与收购价格的因果关系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龙  成定平 《财贸研究》2005,16(2):23-27
近几年,中国农产品产量一直徘徊不前,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刺激农民务农积极性,一直被视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对农产品产量与收购价格进行实证检验极为必要,本文使用格兰杰因果方法检验八种农产品的产量与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产量基本不会影响收购价格,粮食、油料、干鲜果、水产品的一阶滞后收购价格与其产量有因果关系,其余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与产量的因果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物价》2007,(11):50-50
10月份,主产区原粮收购价格总水平微幅下降,其中,小麦价格稳中略升,稻谷价格略有涨跌,玉米价格小幅下降;大中城市成品粮零售价格稳中略有升降。一、原粮收购价格稳中微降全国25个粮食主产省(区、市)国有、非国有粮食企业(下同)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加权平均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下同)79.66元,  相似文献   

18.
唐明义 《价格月刊》2004,(11):19-19
今年,国家相继出台了早稻1.4元/公斤、中晚稻1.44元/公斤的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从早稻购销情况来看.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出台,对稻谷价格(目前主要反映为收购价格)形成托底效应,也给粮食流通环节带来了较大的政策压力.尤其是主产区的粮食购销企业和农发行。在最低收购价格预案没有启动的情况下.这种政策压力将会直接转化为经营风险压力。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价格对农民增加农业经营性收入至关重要,现阶段农产品价格相对偏低,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在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有效地拓展农产品市场的同时,完善农产品收购价格政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从2004年起陆续在主产区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07年以来连续五年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对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稳定价格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的收入快速上升,种粮比较效益依然较低,为充分调动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有必要按照比较效益原则,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