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蓓 《科技转让集锦》2014,(12):188-188
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中,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城市湿地对维护生态平衡、创造城市优良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北半干旱地区中卫市为例,阐述了城市湿地保护和合理开发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适度开发、持续利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自然环境保护同步的原则,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湿地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湿地生态保护存在着湿地立法保护缺位、土地权属不明、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明确湿地保护的范围,完善土地权属制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和对湿地保护专门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高度融合的可持续的新经济发展形式。但是,生态经济系统管理的盲目性和经验缺失,仍制约着生态经济推广。文章以泰安市为对象,对其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利用SPSS 22.0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各生态经济因素对生态环境、经济和民生的影响,提出泰安市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结合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从区域生态布局、科技生态融合、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提出建议,帮助政府进行生态经济规划和生态管理,促进泰安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湿地是长江流域极为重要的调蓄滞洪区、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重要功能区和全球重要的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但由于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正在减退,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为了持续有效地利用洞庭湖湿地资源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必须构建洞庭湖湿地旅游循环旅游经济模式和洞庭湖湿地产业系统循环旅游经济模式,才能实现洞庭湖湿地旅游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5.
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省区自身财力和能力根本无法承担起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是根本解决西部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建设问题的关键。文章从阐述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意义及作用入手,考察研究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在分析指出目前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提出有关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补偿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在生态补偿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生态补偿机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资源型省区青海省入手,通过对生态补偿机制文献的研究,指出生态补偿机制是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从生态补偿的主客体、生态补偿模式、生态补偿标准三个方面探讨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态补偿需要创新及改进的地方提出了相应对策,其中包括:注重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的多样性、推广市场补偿模式、根据生态类型的特点灵活制定补偿标准、平衡区域间的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7.
论湿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与人类的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巨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结合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建设,探索湿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模式,对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湿地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作为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体系之一,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湿地以其独具特色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湿地生态旅游,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探讨了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结构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理论基础、补偿内容和补偿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完善我国的生态补偿制度设计,指导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崇明岛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发现:在崇明发展生态岛的同时,崇明的经济发展相较于其他地区有明显的缓慢现象,劳动力的流失是其主要问题之一。借鉴国内外发展生态岛的经验,崇明岛应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推广低碳技术,扶持新兴产业,设立"人才公寓",以缓解生态发展、经济发展以及当地人就业矛盾,促进崇明生态及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信 《商业时代》2006,(14):44-45,47
生态城市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理想人类聚居地。本文在分析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及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阐明了循环经济理论在创建生态城市中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提出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城市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在生态补偿方面一直先试先行。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总结,探讨了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分析了现有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了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王蛟蛟 《现代商业》2014,(8):108-109
本文介绍了生态经济建设的相关理论,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对延庆县生态经济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实施生态产业与生态文化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建设,提出要把生态经济建设作为延庆县的发展目标,符合延庆县资源基础和地域文化特点。创造具有延庆特色的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北京其他区县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商》2015,(38)
玛曲湿地是青藏高原湿地面积较大、特征明显、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同时,玛曲湿地风景优美,适合开发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本文以玛曲湿地为例,初步探讨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馆依托优美的周围环境,具有本土化建筑形式、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经营规模小等特点。目前在多数国家生态旅馆仅占生态旅游者夜晚逗留设施中很小一部分比例,普通旅馆仍是绝大多数生态旅游者的“基本营地”。生态旅馆能够促进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和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保存发扬了当地传统建筑特色和文化。随着生态旅游产品的不断完善。生态旅馆将依靠其自身优势成为生态旅游中势不可挡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6.
道德是经济发展的特殊生产力。贵州生态道德的建设对建设生态文明贵州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道德的建设需要从教育入手,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同时要注重发掘贵州农村传统的生态道德文化以重塑农村生态道德体系;通过政府引导、奖惩并用、社会参与,构筑贵州生态道德高地,建设生态文明新贵州。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了生态理性的研究起源,归纳总结了“生态理性人”的研究内容、基本内涵、共性原则及实现路径,分析了国内外不同领域学者对生态理性持有的观点,并对“生态理性人”做了评价与展望。目前,关于“生态理性人”的研究还存在着定义不清,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漂浮湿地,与城市景观领域的结合湿地是城市土地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城市中的湿地是城市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之一,是一种自然景观,一个自然综合体。  相似文献   

19.
目前,鄱阳湖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区正面临游客不文明行为增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提高游客生态素养迫在眉睫。学界对游客生态素养的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了游客生态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以鄱阳湖湿地公园为例,根据案例地的游客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游客生态素养五个一级指标"主动性、知识、技能、敏感性、价值判断"的权重及其二级指标的评价得分,提出了游客素养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主要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三个方面来阐述。当前,我国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基本国策。为了缓解这一矛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