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两类业务分别反映的重要意义两类业务分别反映(以下也简称分类反映)是分类管理、分别考核的关键环节。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农发行严格区分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两类业务要分类管理,分别考核,我认为,57  相似文献   

2.
胡敬淳 《农业经济》2007,(11):60-61
随着国家对政策性银行"断奶",农业发展银行新业务的不断拓展,商业性贷款业务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开展。文章从"转变观念,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强化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商业性贷款良性循环"、"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推进管理手段现代化"、"提高人员素质,确保适应商业性贷款业务需要"、"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贷款全程问责追究制度"五个方面提出了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贷款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欲使粮食部门两条线运行财会管理规范化,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在其会计核算上做到三个单独核算:1.政策性业务单位和商业性经营企业财务分开,单独核算;2.政策性业务单位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单独核算;3商业性经营企业承担的政策性业务与自身商业性经营分开,单独核算。在此基础上,根据两条线运行的要求,设置有关会计科目、设计相应的财务报表,以确保两条线运行的顺利推进。一、会计科目的设置政策性业务单位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商业性企业的商业性经营和代理政策性业务,在会计核算上,应符合会计法、会计…  相似文献   

4.
一、非经营性项目贷款的基本情况 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后,农发行业务范围逐步从传统的政策性业务向商业性业务扩展.近几年,陕西省分行营业部商业性贷款业务发展较快,截至2009年9月末.各项贷款余额85.13亿元,比开办商业性业务前的2003年末增加63.61亿元.在各类商业性业务中,非经营性项目贷款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2005年以来,农发行为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针对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类业务不同特点,采取了"分类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国家粮油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农发行业务发  相似文献   

6.
2004年,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提出,"农发行要严格区分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两类业务要分类管理,分别考核".随着农发行业务范围的拓宽,商业性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银行也逐渐改变了对农发行的资金计划管理模式,信贷计划由敞口供应转向总量控制,资金供应也由人民银行兜底转向自筹为主,对商业性业务要求自筹资金、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7.
粮食部门实行两线运行是粮食流通体制的重大改革,而搞好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财务分开、单独核算,是这项改革成败的关键,必须认真做好。本文结合钦州市粮食部门的实际,作初步探讨。一、明确财务分开核算的内涵和目的按钦州市目前粮食财务现状和问题,我们理解,两线运行的财务分开核算,包括这样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政策性业务单位和商业性经营单位的财务分开,单独核算;二是政策性单位内的政策性业务与附营业务财务分开,单独核算;三是政策性业务中的中央政策性费用与地方政策性费用分开核算;四是商业性经营单位承担的政策性…  相似文献   

8.
2004年7月7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批准农发行在继续搞好粮棉油储备、收购等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同时,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七年来农发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一是适应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形势,扩大了支农范围,  相似文献   

9.
农发行日前下发了《关于规范粮油龙头加工企业同时使用商业性流动资金贷款和准政策性贷款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同时使用商业性流动资金贷款、粮油准政策性贷款两类贷款的管理工作,以更好地服务客户,防控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发行经营范围不断调整,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出现交叉经营的局面.在这一形势下,基层行如何把握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加快推进经营转型,实现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是基层行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所谓组织创新,两线运行,是国家粮食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发展,在转变观念,转换机制的基础上,应当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粮食经营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机制,将业务、机构、人员彻底分开。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其领导下的粮管所(站)、粮库是政策性机构,承担掌握粮源、吞吐调节、稳定市场、救灾等政策性经营业务,所需费用按财政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商业性经营机构,自主经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以来,农发行按照严格区分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要求,转换机制,细化管理,加强核算,逐步建立了两类业务分类管理、分账核算的经营管理体制,在打造现代政策性银行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但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发行的要求,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的需求来看,两类业务经营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唯一的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经过20年的发展,呈现出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混业"经营模式,业界和监管部门对农发行日益显现的商业化发展趋势感到困惑和质疑。本文主要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农发行支农业务特点,探讨了"混业"经营的表现及原因,对重新认识和合理定位农发行职能,深化农发行内外部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发行信贷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环境和客户群体发生了较大变化,信贷结构调整已成为基层农发行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分析湖南省永州市分行信贷结构现状,剖析信贷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落实"转方式、调结构、控风险"这一信贷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一、信贷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一)政策性生贷款稳步增长 该行认真贯彻上级行"两轮驱动"发展要求,认真履行政策性银行支农职能.不断加大政策性业务支持力度.2011年1-9月,累计发放政策性货款59984万元,同比增加29568万元,增幅为97.2%.截至2011年9月末.该行政策性贷款余额343739万元,占贷款总额的80.47%,比年初增长1.82个百分点;准政策性贷款余额38207万元,占贷款总额的8.94%,比年初增长1.21个百分点;商业性贷款余额45237万元,占贷款总额的10.59%,比年初下降3.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农发行商业性贷款客户良莠不齐,区域发展不平衡,风险防控水平较低等问题逐渐显现。2011年年初农发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商业性信贷业务的发展思路,即"坚持有保有压、择优扶持,审慎发展商业性信贷业  相似文献   

16.
信贷业务是农发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和业务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信贷管理就成为农发行内部管理和对外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农发行特定的业务范围和政策性商业性贷款交叉经营的特点,决定了信贷管理不能完全嫁接商业银行管理模式,需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和创新,建立具有农发行特色的信贷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本文指农发行2004年下半年以来开展的新贷款业务)是农发行按照国务院要求,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拓展业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如何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实现有效可持续发展,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一、农发行发展商业性贷款业务势在必行农发行商业性贷款既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又有别于享受财政贴息的政策性贷款,是实行商业化管理,具有开发性质,兼有政策性功能,不享受财政补贴,实行自主经营,追求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相统一的准政策性贷款。(一)发展商业性…  相似文献   

18.
准确的客户营销管理定位是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是指导或决定业务发展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与其他银行业机构"以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目标"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因此农发行要准确确立业务发展战略定位,切实履行好国家赋予的政策性职能,对商业性金融不愿涉足的薄弱环节及领域形成有效弥补,不断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努力在未来的改革和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9.
"政策性银行、企业化管理、商业性经营",是对农发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办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科学定位.笔者认为,农业政策性银行银企关系进化问题是其中的核心,传统银企关系阻碍了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和业务的发展.本文从这一角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解决国有专业银行身兼二任的问题,割断政策性贷款与基础货币的直接联系,确保人民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主动权,国务院决定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国家粮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调运、加工、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贷款业务,实行封闭式资金运行。1994年7月,两类业务正式划帐,分别核算,并相继成立了农发行省级分行机构;在地、市以下机构未设立之前,农发行业务由农业银行代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