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新形势下,农发行要抢抓加快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逐步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在"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前提下,加大对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农发行抢抓加快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国家宏观政策方针为导向,以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为己任,积极支持"十一五"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本溪市分行支持当地水利建设的实践经验。就农发行如何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进一步支持水利建设提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抗旱安全的保障,也是促进农业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目前,农发行总行已明确提出安排专项规模用于水利建设贷款,重点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本文试就如何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田  相似文献   

3.
结合武汉特大城市实际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开办水利贷款的经验,支持水利建设的基本路径是要坚持"三个统筹、一个主导模式"。"三个统筹",即统筹水利建设和土地开发,统筹效益水  相似文献   

4.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安则邦安,水兴则邦兴。2011年,党和国家把水利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一号文件剑指水利建设,提出要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7月初,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规格之高,史无前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已是剑在弦上,不得不发。我国水利建设黄金时期即将到来,金融支持水利建设大有可为,利在千秋,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农发行责无旁贷,"重点发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已经写进该行"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纲要。围绕纲要的贯彻落实,各级行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营销项目,探索支持模式,掀起支持水利建设的高潮。本刊特辟专栏,选登优秀调研文章,展示农发行人的有益探索与尝试,为开展水利建设信贷业务、推动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层行支持地方水利建设的难点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支持地方加快水利建设将是农发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重点工作.新形势下,基层行在对水利建设贷款支持中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农发行广东省佛山市分行就此问题展开了调研.  相似文献   

6.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农发行江  相似文献   

7.
水利建设事关农民、农业、农村发展,事关防洪、供水、粮食安全乃至经济、生态、国家安全。农发行支持水利建设是履行政策性职能的要求,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农发行如何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支持力度作一些探讨。一、我国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农发行支持水利建设的重点(一)我国水利建设的现状1.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  相似文献   

8.
水利作为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已将水利建设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功能和市场定位,抓住机遇,积极做好水利建设的相关金融支持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水利建设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特征,是"三农"领域的薄弱环节,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农发行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农业政策性银行贷款从本质上讲属于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属性。本文从公共服务的视角,通过分析农发行水利建设贷款现状及存在问题,重点就完善服务功能推进水利建设信贷业务发展谈一些思考。一、公共服务理论与信贷支持模式(一)公共服务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等人创立的一种新的公共经  相似文献   

10.
水润荆楚     
正兴修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今,水利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由于其收益性弱、投入周期长等特点,成为阻碍荆州市政府发展水利建设的"绊脚石"。植根于荆楚大地的农发行湖北省荆州市分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全力服务"三农",坚持不懈支持治水、引水工程,为政府解忧,为百姓解困。截至2016年4月末,荆州市分行共支持水利项目10个,发放水利项目贷款20.96亿元。  相似文献   

11.
开篇的话     
<正>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始终把水利摆在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再一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我国水利建设迎来又一个春天。肩负服务"三农"重任的农发行,早在2007年就已经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贷款业务。几年来,农发行累计发放水利建设贷款4294.13亿元。截至2015年4月末,农发行水利建设贷款余额2933.31亿元,支持水利建设项目2542个,贷款客户1998个,改善了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  相似文献   

12.
<正>植根于胶州大地上的农发行胶州市支行,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积极落实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资政策要求,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重要作用,书写了支持"金胶州"水利建设的绚丽篇章。胶州湾畔,三里河滨,有一座拥有4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胶州。植根于胶州大地上的农发行胶州市支行,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积极落实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资政策要求,充分发  相似文献   

13.
正泰安分行全力支持"三农"发展,不断给力水利建设等重点领域,近两年来"涉水"贷款快速增长,收获累累硕果。巍峨泰山在这里雄踞天外,浩荡汶河在这里浇灌沃土。情注于这片神奇土地的农发行山东泰安市分行,全力支持"三农"发展,不断给力水利建设等重点领域,近两年来"涉水"贷款快速增长,累计支持水利建设项目11个,审批贷款金额32.73亿元,贷款投放25.73亿元,贷款余额17.01亿元。大汶河,岱下母亲河,6000年前就  相似文献   

14.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农发行江苏省分行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开展水利建设贷款业务。十一五期间,该行累计发放水利建设贷款122亿元,支持水利项目64个,贷款支持范围涵盖全省13个省辖市近400个乡镇。几年来该行水利建设贷款业务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逐渐成为该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有力支柱。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村经济》2011,(8):53-53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农发行江苏省分行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开展水利建设贷款业务。“十一五”期间,该行累计发放水利建设贷款122亿元,支持水利项目...  相似文献   

16.
<正>信贷支持水利建设,既是农发行今后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着力点。支持重大水利建设专项过桥贷款业务,农发行应因地而宜,运用差别化融资模式,发挥政策性信贷产品组合运用优势,加快新项目落地实施。作为当前水利建设社会融资中的主导力量。农发行信贷支持水利建设既是今后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着力点。笔者以湖南省分行支持重大水利建设专项过桥贷款业务为例。就农发行如何因地制宜,运用差别化融资模式,加快新项目落地实施。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的支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建设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提出"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为准确掌握江西省农村水利建设基本状况及金融支持相关情况,进一步探讨金融支持农村水利建设的新途径,笔者以兴国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发行作为支持我国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银行,在金融支持水利建设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责无旁贷。为更好地履行使命,探索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水利建设的途径和抓手,我们对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建设政府投融资客户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水利建设投融资客户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19.
水利建设事关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2011年,中央1号文件对水利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决定。决定中对农发行支持水利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责任。我们要勇  相似文献   

20.
正农发行支持江苏水利建设空间广阔,大有可为。要把支持水利建设作为信贷支持重点,执行政策、优化服务、合规操作、完善管理,推动全省实现水利现代化。一、江苏水利建设面临的新机遇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西连安徽,北接山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国土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省内分布长江、太湖、淮河和沂沭泗四大水系,长江横穿东西433公里,大运河纵贯南北690公里,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