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今年3月份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立足自治区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和资源禀赋,从我区产业发展战略层面进行了科学定位,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和主要政策,对于自治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俊义 《北方经济》2012,(15):30-31
正今年初,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精神,培育和发展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治区政府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并设立专项资金,切实推动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意见》将电子信息确立为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八大产业之一。我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云计算是电子制造、软件、通信和信息服务的龙头,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云计算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应用领域广、辐射范围大、联动作用力强、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有利于自治区电力资源转化。  相似文献   

3.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2011年,浙江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确定节能环保、物联网、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核电关联和海洋新兴产业等九大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一系列产业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已经培育出一批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创建了若干国家级产业基地,在诸多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具备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材料产业被定性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新材料产业不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发展新材料产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那么,如何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从新材料的定义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  相似文献   

5.
赵弘 《首都经济》2011,(1):34-36
近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中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步走"发展目标,力争到2030年前后,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首都经济》2010,(2):11-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透露,国务院已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意见的报告》,对加快培育包括航天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总体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航空航天、信息、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  相似文献   

7.
赵英 《西部论丛》2010,(10):66-6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8.
政策信号     
《宁波经济》2011,(9):11-11
民企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可获上市融资支持 国家发改委8月15日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加快清理相关领域的准入条件,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改进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等,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9.
2010年9月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七个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请各部门结合当前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工作予以落实;各地发展改革委在推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1.
国内     
《浙江经济》2010,(18):10-10
国务院圈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0月,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谋划"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时,也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该产业定位于我国今后的战略性发展领域。国际上,美国政府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生物与医药、信息与互联网、航天航空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日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以来,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加大政策支持,合力推动产业发展。一是加强宏观引导。为进一步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根  相似文献   

14.
《首都经济》2011,(10):8-8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许多地方已是如火如荼。近日,北京市提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这样的表述来自于市政府公开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这份文件明确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目标、措施和扶持政策,成为北京市加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新区》2011,(10):34-34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创新发展水平是国家高新区在新时期所承载的责任与使命。自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以来,杭州高新区紧紧围绕《指导意见》的要求,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努力开创杭州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为指导思想,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和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的现实基础,就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种国际合作模式,即:产业联盟模式、产业集群模式和产业创新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目的是为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可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振兴实体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8.
动态     
《中国高新区》2010,(9):6-6
国务院确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9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     
《上海国资》2010,(9):8-9
国务院决定加快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面向未来,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际化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然选择。日前,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就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