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对218家在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当天股价上涨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业板推出初期上市的公司存在严重的IPO抑价。中国创业板近70%的公司有风险资本背景,但是创业企业的风险资本对抑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上市公司本身的特点和财务业绩因素对IPO抑价影响也不显著。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严重的原因是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不成熟,二级股票市场投机情况严重。另外,付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等对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了我国2007年~2012年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的445家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企业、投资者和市场三个主体出发,探究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从公司基本面角度来看,上市首日市盈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与IPO抑价负相关;投资者行为方面,上市首日换手率与IPO抑价正相关,上网发行中签率与IPO抑价负相关,而衡量市场制度的招股开始日期与上市时间间隔与IPO抑价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O抑价现象在世界各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研究表明,成熟股票市场上的抑价率相对较低,新兴市场的抑价率相对较高.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创业板市场65家公司的首次公开招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主要原因是该市场短期投资、跟风投资的投机氛围浓厚,投资者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价值投资的理念.因此,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养,让机构投资者成为创业板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4.
杨盛昌 《商场现代化》2009,(21):133-134
IPO抑价是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公认的最具迷惑性的金融难题之一。深入剖析我国IPO高抑价背后的制度性因素,对于加强我国资本市场管理,提升股票市场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介绍了国外的IPO抑价理论,并从我国现行的新股发行、定价和交易制度的层面,探讨了引起我国IPO高抑价的制度性原因,为我国IPO抑价水平的合理回归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1991-2012年间1 733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政府管制因素纳入IPO抑价模型,并综合市场环境、公司质量和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因素,验证了政府在发行和定价上的管制行为对A股IPO抑价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A股IPO抑价现象与新股发行定价的政府管制程度显著正相关,而核准制与询价制的实施显著地降低了IPO高抑价水平;政府管制因素可以解释A股市场上的IPO浪潮现象,其表现为当期高的IPO平均抑价率会引起6个月后IPO数量的显著上升,这一滞后期长度与IPO公司向证监会报送材料至审核通过的等待时间相一致。所以,政府应当逐步减少对IPO的干预,实现监管和审核的真正分离,从而提高发行市场效率,完善新股发行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6.
孙冉 《中国物价》2013,(2):29-32
IPO高抑价现象在我国表现显著。本文考虑了非价格因素对IPO抑价程度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承销商是否具有全明星分析师和承销服务的差异性对IPO抑价的影响,同时间接证明了IPO承销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市场。  相似文献   

7.
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市场经过10多年的艰辛筹备终于拉开帷幕。创业板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和发展由此开启。截至2011年10月12日,已有270只股票在创业板上市,其中236只股票存在IPO抑价现象,平均抑价率为44.476%,创业板IPO抑价现象也逐渐受到关注。通过理论综述、相关性检验、异方差检验,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市盈率、新股发行价格、公众持股数以及募集资金净额是影响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率的重要因素。进而得出结论,认为投资者从众心理和信息不对称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赵贞玉  耿艳 《中国市场》2015,(13):10-11
新股发行抑价是指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显著为正的现象。不论是在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是在新兴的资本市场,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文章通过运用弹簧振子理论,研究上海股市IPO抑价问题和新股上市后续定价效率问题,得到结论如下:我国IPO抑价程度与新股上市时间和流通盘大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比成熟的资本市场我国新股发行抑价率极其高,随着新股发行定价机制不断向市场化完善,IPO抑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影响IPO抑价的因素分为一级市场因素以及二级市场因素两类,并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A股上市的全部股票,将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股票作为一个样本,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作为另一样本,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投机—泡沫假说能够有效地解释主创两板的IPO抑价现象中。其中,创业板股票发行市盈率与IPO抑价显著正相关,证明了二级市场的过度投机在抑价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而主板及中小板股票发行市盈率与IPO抑价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不能证明二级市场的低效是主板IPO抑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杨功 《商》2012,(3):83-84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抑价是指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后(一般指第一天)的市场交易价格远高于发行价格,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出现了巨额的价差,导致首次公开发行存在较高的超额收益率。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IPO抑价现象在各国普遍存在,只是抑价的程度不同而已。成熟股票市场的抑价度要低于新兴股票市场,然而还有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股票市场的抑价度也存在这明显差异。本文对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影响进入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首次公开发行(IPO)抑价在我国A股市场上一直存在,并且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比较严重。对于影响抑价的因素,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特殊的证券市场上,由于市场的有效性不高,又经历过多次改革,更难判断。西方学者对于IPO抑价问题的研究,大多采用静态分析,本文将引入制度变迁所引起的市场运行和主体行为变化,对IPO抑价进行动态考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股份构成的三个因素对双重上市公司A股IPO抑价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三个结论:一是通过股份构成的因素对A股IPO抑价进行分析,发现流通股比例影响大且与IPO抑价正相关,法人股比例影响较大但与IPO抑价负相关。二是股份构成的三个因素对IPO抑价联合影响显著。三是发现双重上市公司中的股权结构有一定的“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248家制造业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创业板制造业公司IPO抑价率和IPO前盈余管理程度的计算,引入影响因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创业板制造业IPO前盈余管理与IPO抑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得出IPO前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IPO抑价就越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创业板市场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是IPO高抑价。IPO抑价程度主要由首日发行价与首日收盘价决定,控制人持股数量的多少会给市场传递一种信号,影响投资者的情绪与预期,进而影响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和首日收盘价,从而影响着IPO抑价。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求控制人持股比例对IPO抑价的影响,并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求能达到完善创业板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吕非易  张夏夫 《现代商业》2014,(15):192-193
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问题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IPO抑价率绝对值远远高于国外市场平均水平。寻求IPO定价与分配的有效机制以提高市场效率,是财务和金融学者探究“IPO折价之谜”的重大意义所在。本文对于中国证券市场IPO抑价问题的研究,将根据相关理论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选取特定的区间样本,统计IPO抑价结果,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检验相关指标与抑价率的线性关系,并以此得出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的成因,并针对其中造成IPO严重抑价的因素提出可能的缓解措施,为IPO发行定价制度的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目前学术界比较主流的IPO抑价理论以及对2010—2012年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严重,且其原因是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不成熟,二级股票市场投机情况严重。另外,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募集资金量、发行市盈率对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国IPO抑价与政府管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存在着新股发行抑价现象,其中有中国特殊国情的因素.基于沪深两市2004年至2008年A股市场258家IPO样本,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政府管制下各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现阶段政府管制的因素,如主流券商的垄断力及上市等待期、发行市盈率等指标对IPO抑价有显著影响.对此,应适当放松承销收费管制,合理调整上市等待期,实行差异化市盈率定价,逐步向注册制过渡.  相似文献   

18.
吴良珍 《商》2014,(22):156-156
本文结合国内外主要研究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来分析IPO抑价的影响因素。以2011年6月-2014年6月的487只上市公司新股为样本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路径,为新股发行市场的稳定发展做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梁俊颖 《北方经贸》2014,(5):188-188
由于我国创业板市场成立不足5年,还属于一个新生的市场。创业板市场的IPO一直是牵动整个股市神经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创业板市场发行改革的研究很多,其中IPO抑价的影响因素是热点之一;创业板股票与主板、中小板股票的IPO抑价有共通点,也有些方面与主板、中小企业板块市场存在很大不同,有它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创业板与中小板市场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它跟中小板市场一起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的融资场所。通过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率等相关指标的统计性描述和比较分析,以及各自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以求证两个市场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以期有利于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初次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