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VAR模型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不仅受到自身影响还受到金融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冲击。金融发展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外贸易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较小。为此,提出通过不断协调城乡金融发展、加大农村金融支持、促进对外贸易结构升级以及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以促进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2.
万箭 《商》2014,(20):91-9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金融发展有效提高了居民收入,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对于"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来说,情况也不容乐观。收入差距过大势必危害经济的正常运行,本文从金融发展角度出发,运用经济数据分析贵州省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VAR模型,采用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贵州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贵州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为正相关关系,贵州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鲁钊阳 《商业研究》2012,(10):178-186
在剖析城乡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机理的基础上,本文设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1992-2010年我国31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城乡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效率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差异越大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同时,城乡收入差距还受诸如城乡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政府经济政策等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Blackburne和Frank(2007)提出的新方法进行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面板协整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研究显示,我国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在不同省份间已形成异质性的长期协整关系,同时,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关系对短期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抑制效应。因此,长期内应注重促进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逐步改变城乡金融发展不均衡的状况;短期内应采取能够提高农民收入的直接措施。  相似文献   

5.
梅春  程飞 《商业时代》2012,(2):77-78
本文基于广西198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广西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广西金融规模的扩张和金融效率的提高都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短期看,金融效率的提高却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通过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广西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经济增长都是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而城乡收入差距却不是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还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实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现阶段新疆金融发展规模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金融发展效率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我国2006~2009年1701个县(市)的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并没有表现出这种关系;非农产业比重高的县(市),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都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个结论部分验证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以及扩展的库兹涅茨产业结构假说.为推动我国县域农村金融发展,应专门研究具体的农村金融改革政策,落实和完善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政策等,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等.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2002-2009年县域面板数据为样本,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结论:金融发展规模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二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金融发展效率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且金融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体现了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两个指标也均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3)提高互联网普及可以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因此,应完善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可持续的数字金融生态体系,健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蔡玲 《商》2014,(35):188-189
城乡收入差距这一问题的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都深切关注的一大课题。城乡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金融发展,为了可以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这种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的问题,从我国金融发展角度来寻找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现有的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等理论,简要概括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1979年~2015年的山东省金融与城乡收入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对山东省历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和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从计量角度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之间不仅存在短期关系,也存在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2.
鲁钊阳 《价格月刊》2012,(6):25-27,44
在阐述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影响房价的理论基础上,设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年~2010年的数据分析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房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城市化水平、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前提下,城乡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与房价成正比,城乡金融非均衡化的水平高房价也高。要抑制当前的房价,不仅需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还需要高度重视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以湖南省的具体经济状况为例,分析得出湖南省的金融发展飞速,但通过门槛效应和非均衡效应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产生了正向的作用,为了改善分配差距,提出了三点建议,即金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改善以及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大多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整体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具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且前者显著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选取三个变量利用1978—2004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来确定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冲击的影响程度和贡献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浙江省1986--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其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与投资率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为此,浙江省应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资本单向流动现状,引导金融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不断地提高,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其中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的收入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不论长期还是短期方面,相应的金融的发展均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原因,随着金融发展的进程加快,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地增大,以下就对我国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孔立平 《北方经贸》2012,(9):40-41,43
利用辽宁省1978-2011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辽宁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辽宁省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均不同程度地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商》2015,(29)
基于C-D生产函数,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的金融非均衡效应模型,并以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国水平的吉林省为例,运用描述统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金融发展为角度,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发展规模的非均衡,金融转化效率非均衡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水平对收入差距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品  彭勇 《商业研究》2011,(8):161-1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探讨了金融发展水平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认为金融发展的效率对于降低收入差距的作用明显;金融发展规模对于降低收入差距有一定的作用,而金融对外开放度会扩大收入差距,但是效果不显著。因此,可以通过降低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和提高金融发展效率等方面降低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季然 《中国商论》2024,(4):22-25
本文结合数字普惠金融与安徽省城乡共同富裕基本理论,基于2011—2021年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16市相关经济发展指标,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安徽省城乡共同富裕的效应进行检验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促进了安徽省城乡间的共同富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对减贫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部门应夯实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提高乡村居民金融素养,早日实现安徽省城乡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