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票据是一种完全有价证券,票据权利的行使离不开对票据的占有。票据的丧失直接影响票据权利人票据权利的实现。为保护票据权利人的利益及维护交易的安全,各国票据法都规定了对票据丧失的补救措施,我国票据法也不例外,但其中有许多法律漏洞需要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票据法第18条规定了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但是它与日本、德国等国家成熟的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存在着差异,其本身的规定又有逻辑上的矛盾。通过与发达国家票据法之间的差异和矛盾进行分析,重新认识了我国的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并提出我国票据法18条应作如下规定: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在其所受利益限度内予以返还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商》2015,(21):228-229
我国《票据法》第18条从权利取得原因、权利性质、义务主体范围和可主张的利益范围等几个方面规定了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内容。票据法实施20年来,学界对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内容有诸多讨论,甚至有学者主张废止这一制度,笔者试着对这一权利提出一些浅薄看法。  相似文献   

4.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的设立有它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我国《票据法》第18条规定了超过票据权利时效和欠缺票据记载事项时,持票人能够行使票据利益偿还请求权,但是该规定存在一定的问题:当票据的权利时效经过后,由于我国民事制度的时效期间也是两年,此种情形无规定之必要,否则会造成在商事领域权利因时效丧失存在救济而在民事领域却无救济的冲突,而且持票人自己怠于行使票据权利,理应承担不利后果。对于欠缺记载事项的情形,包括"欠缺非必要记载事项"与"欠缺必要记载事项"的两种不同情形,欠缺非必要记载事项时,票据权利不会因此而丧失,此种情形无需适用利益返还请求权;而当票据上欠缺必要记载事项时,此时从未存在过票据权利,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也就失去了它适用的前提,此种情形亦无需适用利益返还请求权。为了使票据法的规定更合理更规范,能行使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情形只应当有票据手续欠缺。  相似文献   

5.
翟小康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263-264
票据无因性原则是现代票据法的灵魂,也是世界票据法的基本原则,已被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所确认。我国《票据法》自颁布以来至今,关于我国票据法是否坚持了票据无因性原则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分析了我国《票据法》、2000年11月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一些学者的著述,认为我国票据法坚持了票据行为无因性。  相似文献   

6.
票据丧失,是持票人并非出于自己本意而丧失对票据的占有。我国现行票据丧失救济制度主要有: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方式和提起诉讼方式。为了维护原票据持有人票据利益,同时也维护因失票而善意取得票据者的票据权利,建议在我国票据法中扩大可以挂失止付和公示催告票据的范围、确立公平的票据丧失风险承担机制、引进复本制度、明确失票人应该包括非票据权利人、规定票据款项的提存等内容,重构中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票据法第18条规定了票据权利因超过权利时效或记载事项欠缺而归于消灭时,持票人得行使利益返还请求权。利益返还请求权系为保障票据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所设,为票据法上的一种特别请求权。本文拟从主体、构成要件方面对其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并对第18条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完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票据法》第18条对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作了规定,但该规定存在着不妥当和不周全之处。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主体不限于现实持有票据的权利人,而应当作扩大解释,使其包括票据权利消灭后,由于丧失票据等原因无法现实持有票据但能证明自己是真正权利人的情形。票据权利应当曾经真实存在过,因为票据时效超过,或者手续欠缺丧失票据的权利,才能够行使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成立不需要义务人受有利益。  相似文献   

9.
刘拓亚 《消费导刊》2009,(23):141-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设立了许多制度,其中票据抗辩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为全面、系统的掌握票据抗辩制度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本文将结合《票据法》的相关规定对票据抗辩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并对我国现行的票据抗辩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周旭东 《现代商业》2012,(3):251-25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关于票据权利及利益偿还请求权的法条规定,从法理、实务两方面对两者的成因、两者的区别及联系进行比较,正确界定票据权利和利益偿还请求权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11.
票据的产生和广泛流通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然而,在使用票据过程中,票据纠纷的产生,往往都与票据权利义务的认识偏颇密切相关。从票据特征入手,通过对票据权利的取得、行使、消灭等的深入分析,来把握我国《票据法》规范的票据权利。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中,大量出现的票据代理行为往往是非典型的。对于社会实践中大量存在的票据代理和票据代行等票据代理的特殊形态,我国《票据法》则缺乏规定,这无形中给使用票据的当事人造成了潜在的威胁,给钻法律漏洞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同时也造成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混乱。可见当前有必要完整地梳理出票据代理的各种形态,以期对将来《票据法》在此领域的修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统一商法典》流通票据编具有许多特色,包括:1.正当持票人制度以保护善意对价持票人为核心,促进票据的自由流通;2.融通票据将票据的信用功能发挥到极致,融通当事人和被融通当事人之间仅存在信用的授受;3.创设了相对独特的背书伪造风险责任制度。我国票据法可借鉴上述合理成分,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4.
陆红 《农机市场》2000,(2):43-43
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及其实用图例》过程中,我发现票据法有五个特点,现分述如下: 一、票据行为与结算方式的结合 票据法颁布前,票据被称为结算凭证,结算凭证的分类和使用,叫做结算方式。《银行结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就是从银行业务角度按六种结算方式进行规定的。票据法是站在“保障票据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度,以三种票  相似文献   

15.
张惠  易瑜 《商场现代化》2008,(1):297-298
<正>票据,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加速资金的周转和循环,促进商品交易的顺利进行,降低人们携带资金进行交易的风险等方面,越来越彰显其优越性和重要性。但我国票据活动的开展起步较晚,无论是立法、司法还是理论研究,都有不完善和不尽如人意之处,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也出现歧义。本文拟就《票据法》第五条的规定略抒管见,以待指正。  相似文献   

16.
一、两大法系立法例的考察 (一)日内瓦法系——形式审查主义 1、票据背书签名的形式审查主义 因为票据为无因证券、文义证券,台湾《票据法》第37条规定“执票人应以背书之连续,证明其权利”,不需要提出其它证据证明其为实质权利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票据法》中有关追索权行使的规定存在着诸多问题,立法的缺陷妨碍了票据追索权的行使.从拒绝事由的通知、追索对象的选择、期前追索权的利息扣除、未被追索的通知义务人的权利保障等方面探讨了票据追索权相关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使用票据结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孟昭稳《票据法》已于1996年1月1日起实施,如何依法正确使用票据是认真执行《票据法》的根本问题。笔者仅就正确使用票据结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以下意见。一、要注意票据使用的时效性1.票据权利的有效期限。根据《票据法》第17条...  相似文献   

19.
《商》2015,(16)
<正>各国票据法都对汇票必须记载的事项作了详细的规定。由于日本票据法是三票分离的立法体制,其仅将绝对记载事项表述为"汇票应记载下列事项"与"本票应记载下列事项",与我国票据法规定相类似。而德国票据法则通过对于票据所包括内容的列举规定其绝对记载事项。《日内瓦统一汇票及本票法》与《日内瓦统一支票法》作为国际公约,也以"应记载事项"的形式对绝对记载事项予以规定。此外,基于票据的文义性,票据债权债务关系上的内容仅以票据为  相似文献   

20.
唐启光 《财贸研究》1998,9(3):74-76
<正> 利益返还请求权,也称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是指票据权利因时效界满或手续欠缺归于消灭而不能达到请求付款的目的时,持票人对于发票人或承兑人在其所受利益的限度内享有请求偿还其利益的法律制度。我国票据法第18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时,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