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文章在明晰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理的基础上,以人民调解为切入点,通过东莞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现状的分析,探明东莞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人民调解机制法治化、专业化、多元化的三条对策,为人民调解视阈下东莞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医疗纠纷的仲裁解决机制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琳 《中国市场》2011,(14):147-148
我国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医患矛盾不断激化,现有的医疗纠纷解决方式日益凸显不足,医学界及法学界不断探索和寻求高效、低成本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仲裁制度作为一种民间纠纷的解决机制,其公正、快捷、专业、保密性强等优势,更能满足社会对医疗纠纷处理的期望,成为重塑和维系良好医患关系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商》2016,(3)
第三方调解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的一种,在应对医疗纠纷时具有独特优势,可以通过为医患提供沟通机会,重建医患间信任,化解医疗纠纷。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包括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保险调解以及大调解等多种形式。选择建立与各地实际相适应的调解形式并不断完善,对缓和医患矛盾、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2015,(30)
为了解广州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运行现状及问题,旨在进一步完善该制度。通过对医调委实地调研,发现调解机制不合理、统保和非统保医院之间存在不公平现象、调解员工作分配方式不合理、宣传力度不够。因此,相关制度需完善,以培养和留住优秀调解员。  相似文献   

5.
李相利  张振亭 《中国市场》2011,(27):107-108
人民调解制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国际上享有"东方经验"、"东方一枝花"的美誉。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对于人民调解制度和人民调解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利于我国人民调解制度价值的实现,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商》2016,(3)
医疗纠纷纷繁复杂,且呈爆炸趋势,而现有的纠纷解决方式,其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受到质疑,因此,亟待一种新的解决模式的出现。医疗纠纷虽然涉及人身侵权问题,但归根到底,仍然落脚于财产权益纠纷,具有可仲裁性。因此,设立一种专门的医事仲裁制度是可行的。制度设计以期能够在制度设计上渐趋完备,促进医疗改革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医患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医患关系应该是和谐健康的,而近年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医疗纠纷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鉴于此“医疗纠纷第三方介入解决机制“的形式在我国不少地方开始试点,调解已经为医患双方所认可和接受,并将发展成为医疗纠纷的主要解决方法之一。笔者就目前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介入解决机制“提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8.
《商》2016,(8)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是指对于涉及的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双方当事人经过调解组织的调解自愿达成的调解协议正式生效以后,为防止当事人不履行,如果双方认为有必要,共同到人民法院申请确认其法律效力的制度。该制度是将诉讼与非诉讼完美结合的重要内容,完善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有利于当事人有效运用多种途径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9.
《工商行政管理》2010,(18):22-22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28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这部将于2011年1月实施的法律被认为是人民调解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共6章35条,在总结我国民间调解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和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回顾了当前协商、行政调解和诉讼三种医疗纠纷解决方式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以此为基础探讨建立以医疗纠纷事实认定为核心的医疗纠纷解决体系.首先应改革当前“二元化”医疗鉴定制度;其次在事实认定基础上灵活采用非诉讼和诉讼的模式解决纠纷;同时应坚持完善并严格执行医疗侵权责任的追究制度,以期医疗纠纷得到公正、高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调解作为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之一,具有成本低廉、纠纷解决彻底、便于人际关系的恢复等优点。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诉讼调解的制度衔接,实现调解机制的功能互补,将有利于缓解诉讼压力,拓宽公民解决纠纷的渠道,回应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商》2015,(21)
目前我国医患矛盾比较突出,伤医事件不断发生,完善法律制度并引导人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医患纠纷,显得尤为重要。《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使得医疗纠纷解决的实体法得到了统一,然而在医疗纠纷诉讼过程中,医疗过错技术鉴定却存在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并存的二元化现象。为减少诉累,规范医疗纠纷的法律解决程序,医疗过错鉴定实行司法鉴定一元化的趋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商》2014,(23)
本文以宣风镇的司法所的调研材料为基础,考察了人民调解制度在农村的运行机制,分析了农村人民调解的组织和人员、调解员的权威来源、调解的程序和所使用的规则以及调解面临的新问题。从而可以对我国当下农村的人民调解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臧毅 《商》2014,(23):214-214
本文以宣风镇的司法所的调研材料为基础,考察了人民调解制度在农村的运行机制,分析了农村人民调解的组织和人员、调解员的权威来源、调解的程序和所使用的规则以及调解面临的新问题。从而可以对我国当下农村的人民调解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是关贸总协定根据国际贸易关系的新发展而创立的一种崭新的制度,是一把“双刃剑”。我国国内立法应尽量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则接轨,谨慎、善意地运用这一机制,以政府与企业间的互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并积极参加世贸组织解决争端的有关谈判。  相似文献   

16.
《商》2015,(5)
仲裁制度是一种解决民事纠纷的非诉机制。作为西方社会的舶来品,我国仲裁制度还存在一系列缺陷。了解西方仲裁制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正视仲裁发展的内部因素,更好的审视我国的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关注农村医疗纠纷,缓解农村医疗矛盾,构建和谐农村医疗环境,是我国农村医疗改革中应重视的问题。但我国农村医疗纠纷处理过程存在着纠纷数量增多、调解难度增大、第三方化解手段不利、社会影响及院方声誉问题难以消除等问题。因此,对我国农村医疗纠纷处理中的三种解决方式进行完善的探讨,以期缓解农村医疗纠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旭 《商》2014,(47):214-214
人民调解制度对于化解民间纠纷、构建和谐农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方式、结构以及观念的转变,民事纠纷的内容日益多样化、复杂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调解制度出现了地位下降、功能减弱的局面,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蒋川  黎志敏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3):206-208
归纳了我国多个地方实施的第三方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类型,认为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以保险公司主导的模式、专业的社会团体主导的模式、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导的模式。通过对以上几种第三方处理机制的具体介绍,比较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缺点,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处理机制的建议,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田鑫 《商》2012,(2):140+138
胡锦涛同志在省级干部社会领导与社会管理专题研讨班上发言指出,必须加强社会创新管理,提高社会化水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体系人民调解制度植根于"以和为贵"、"息诉止讼"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创新社会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小河区的小孟工业园区的人民调解工作为例,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出发,就如何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人民调解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助推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