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是人存在的本质特性,哲学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语言是我们遭遇世界的方式,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哲学和语言同在思维的天空里,为人类提供得以栖息和存在的方式。人类哲学地、诗意地栖息于此。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学习语言创造活动的过程,是通过大脑逻辑推理创造性地学习的过程.因此,学习语言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论语言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思维的模糊性、表示概念词汇的有限性等使语言具有模糊性质.人类生活需要精确语言,但并不排斥模糊语言。相反,模糊语言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交际效果,使语言表达更自然、得体。  相似文献   

4.
语言可以反映使用该语言民族的思维方式。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中西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而哲学又是人类思维的集中体现,它们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民族的语言。本文试图从中西哲学思想的三个方面来对比汉英语言。理解中西方哲学及汉英语言的差异有助于双方文化的顺畅交流。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视角看网络语言的生成理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语言的发展都有其理据性,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网络语言的产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的生成符合年轻人的心理需求,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符合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科技英语中隐喻汉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隐喻研究从认知角度出发,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语言现象,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是对某一客现存在进行认知的思维方式。科学,作为一种抽象思维的产物,必然借助于隐喻这一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需要借助隐喻的形象阐释。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隐喻认知功能的深入研究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科技语言中隐喻存在的必然性,而作为科技语言重要构成部分的科技英语,同样存在大量的隐喻;同时,由于世界大多先进科技都是以英语为展示语言的,因而探讨科技英语隐喻的汉译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拟从认知角度来探讨科技英语隐喻的可行性翻译方法,以期推动当代科技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类比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工具。科技英语词汇中类比思维方式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基本认知机制,是认知和语言的纽带。从认知角度看待隐喻、分析其功能对英语语言教学有现实意义。教师应注重培养学习者隐喻意识,加强学习者隐喻认知观的建立,引导学习者理解隐喻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言层面上人类生存的反思性自我理解,无疑是对人类生存之真理性存在的澄明,也是对实践智慧内含“善”(自由、理性)的规范设定。实践哲学关注共同的问题域,即现实人类的生命活动、生存本身等主题。着力论证实践造就人,发展人,提高人,并以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因之攸关一切生命活动的存续和发展,且最终影响人类其身,故提出关于全面反思人类活动的生存旨趣及行为导向,亦不无就社会文明在极力倡导终极关怀的趋势以及应自觉履行起一种神圣的道德责任使然。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关键是学习英语的思维方式,即用英语所特有的语言材料和规则进行思维;英语能力即正确运用英语的能力。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才可能培养英语思维。提高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们认知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符号表征,人类的认知特点即思维的模糊性会反映到语言中。可以说,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们认知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符号表征,人类的认知特点即思维的模糊性会反映到语言中。可以说,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角度看汉英语言的空间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关于隐喻有指称说、替代说、转移说、变异说、分类说、互动说、语用说、语义说、认知说等等,其中认知说不仅解释了语言现象,而且还解释了人们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等人类心智的本质特征,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汉语的“上”和“下”,英语的“at”、“on”、“in”为例,具体地从认知角度看汉英的空间隐喻。  相似文献   

14.
颜色赋于人类的情感和思维非常丰富。大自然呈现的多种色泽美化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增加了思想的空间,丰富了人类的语言。英汉语言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颜色词,它们不仅体现了其基本感观上的视觉效果,而且被赋予了深广的文化内涵,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学习工作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以“blue”和汉语中的“蓝”这两个对应词的文化内涵为例进行深入探究,对于丰富语言知识、加强两种文化的交流,进一步认识颜色词在语言文化交际中的使用价值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英语和汉语中的动词名用过程体现了人类基本的转喻思维特征。概念转喻理论不仅为动转名提供了认知理据,而且是诠释这一词类转换过程的重要认知机制。基于概念转喻视域对英汉动转名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该语言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为进一步开展词类转换研究和探究人类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  相似文献   

16.
哲学是从总体上研究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理论,经济学是关于社会运动中经济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理论,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当今经济发展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及经济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单靠经济学本身无法解决。因此,在经济学研究中需要贯注更多的哲学思维,发挥哲学的反思作用,促进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提升经济学的人文境界,使经济学研究更加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矛盾类辞格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应用,但在理论研究上汉语稍显滞后.这与中西方文化在思维上的差异有关.在修辞研究中应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源动力,加深探讨矛盾辞格具有超越语言和修辞本身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设计创意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作为人类近乎本能的行为,其存在与发展是与人类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相同步的。本文通过对于人类设计行为的构成、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一些思考,试图说明“设计创意”这一被忽视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英汉“牛”文化的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隐喻的思维映射根植于人的身体经验,也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和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的重要体现。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牛"与人关系亲密,人类的语言表达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等领域有很多是通过人类熟知的动物"牛"来表达的。通过中西语言中"牛"表达的异同点,英汉语言学习者能更好地把握"牛"丰富文化内涵,更好地理解有关"牛"隐喻的语言表达,从而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20.
从涉外经贸谈判看中西文化差异王奇民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人类生活的任何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纵观历史,由于人们文化背景的不同和空间上的距离,以及由此产生的在语言习惯、思维方式、行为举止、经济和政治活动等方面的差异,相互理解和和睦相处始终是一个难题。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