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高达152.35亿美元,同比增长75.11%,占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总金额的82%,占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1.15%。“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力争整车及零部件出口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出口额700亿美元,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国际汽车配套体系。全国工商联汽摩配用品商会名誉会长张小虞认为,目前中国出口整车的数量不到全世界的1%,而中国汽车产量是全世界的10%,这1%和10%的差距,就是今后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发挥比较优势所能施展的巨大空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现状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2.
杨洋 《董事会》2005,(4):76-77
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5106亿元。在整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压力下,整车制造企业对零部件供应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3.
中国整车市场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地位快速提升,从区域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中国整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中国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政府国产化要求和企业降低成本要求的双重作用下,零部件的市场机遇就在眼前。据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总额将达到88.4亿美元,平均年递增25%左右。在福特和通用已经公开的目标中,至2010年,二者零配件采购总额分别为7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不远的将来,特别是日本、韩国市场会更多的转向中国市场采购。零配件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全球零部件洗牌中国迎来机遇近几年,在零部件体系中,三菱、…  相似文献   

4.
博览天下     
1"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增20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字,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达到153.7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9%。这个数字是2002年(加入WTO后第一年)同期出口总额的20.3倍。在上半年汽车零部件出口中,行驶系统出口所占份额最大,以近40.6亿美元高居榜首,占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的26.4%;其次是汽车电子电器,出口金额超过30.7亿美元,比例达到20%。从2003年到今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5.
直面巨人     
2005年,中国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年销售收入的总和,还比不上德国博世一家的销售收入。在全球竞争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如何生存?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摩配》2006,(4):56-57
2000年至200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销售将保持每年10%的增幅,2005年至2010年每年仍可增长11%。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出现大规模的重组与兼并趋势,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电子商务,利用低成本优势进入全球采购网。  相似文献   

7.
中国轿车行业最近几年飞速发展,伴随着主机厂的发展,完整的零部件制造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部分零部件在国际上也具有了相当的竞争力并大量出口,在中国,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专家预测,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后,轿车将大量进入家庭,现有的轿车生产格局将有很大的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化,中国的轿车零部件生产格局也会变化.  相似文献   

8.
未来的五到十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将会有哪些变化,中外资零部件制造商未来的发展走向如何?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29日-12月1日.首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以下简称:CIAPE)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展出面积逾5万平米。这个由国家商务部举办的唯一国家级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将荟萃中国及境外主要汽车零部件及后市场企业。涵盖全国、面向世界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的博览盛会。它对于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影响力,促进中国汽车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摩配》2007,(10):125-125
10月26日.2007年中国汽车零配件洽谈会在美国底特律举行:11月29日.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将于北京召开。在目前我国零部件出口形势看好的态势下.有何举措促进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摩配》2007,(8):45-46
一、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现状 2006年.中国零部件企业工业销售总产值为5240亿人民币(655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30%。按工业销售产值排名前十名企业中有五家为外商企业.销售产值达到了186亿人民币(22亿美元)。另外五家为本土零部件企业销售产值达到了451亿人民币(87亿美元),超过了五家外资企业的销售产值。目前。国内约有5000家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本土零部件企业,加上村办、小型非国有企业.本土零部件企业总数达8000余家,2006年本土零部件企业销售总产值约为2500亿人民币(3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摩配》2006,(4):50-51
专家预测,为有效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到2010年,全球汽车工业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数目,将从目前的六百余家减5525-30家;世界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将由现在的一万多家减55600-800家,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迎来新一轮联合重组热潮。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国际零部件巨头们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增资扩厂的狂潮,直接把企业建到了国内,并且多数是独资的。2004年4月下旬,全球零部件老大博世在苏州的技术中心举行了揭幕仪式,总投资额达6000万欧元,将为其在中国的业务提供部件测试和系统测试服务。几乎是同步;全球排名第二的零部件企业德尔福也宣布其位于苏州的新工厂正式投产。紧随其后,2005年5月26日,大众-一汽发动机新工厂在大连保税区附近正式奠基兴建,总投资1.5亿欧元。伟世通、曼格纳、法雷奥、乔治费歇尔和欧姆龙等零部件企业也都相继有新厂建成,上演了一幕幕淘金中国大片。巨头们资金和技术优势远非中国企业可比,现在又利用了中国的低成本优势。瞬间,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生存压力陡增……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中国零部件企业将如何突破自身的瓶颈?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的汽车专家陈光祖先生。他提醒本土零部件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入世已经3年,3年来中国汽车业不仅未受到什么冲击,相反进入快速发展期。过去的3年是中国汽车业入世的保护过渡期。按照中国加入 WTO 的承诺,随著2005年新年钟声的敲响,我国进口汽车的配额和许可证将被废止,进口汽车关税将降到30%,汽车零部件关税将下降到13%,进口车保税区也将被取消。到2006年7月1日,关税将最终下降到25%,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面向市场,为多种车型配套的零部件骨干企业,其技术水平有些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基本能满足引进车型的国产化配套要求,并开始进入国际配套市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加入WTO后,整车制造产业将受到世界汽车跨国公司的强烈冲击,汽车零部件工业受到的冲击将比整车更严重。虽然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将它置于全球开放的市场中去,我们就能够明显地发现与国外零部件产业的差距还相当大,这些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摩配》2006,(10):35-35,34
光阴荏苒。1995年前后,博世、电装、德尔福、伟世通、法雷奥等外资零部件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现在,不少中外合资零部件企业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合资十年,我们收获了什么?“10年中外零部件企业合资,为中国带来了产品、技术、资金和管理方式,提升了中国汽车零部件  相似文献   

17.
虽然市场盘子不断扩大,本土零部件厂商的日子并不好过。发展路径带来的先天不足、生存环境的艰难都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更将面临内忧外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轴承工业》2010,(7):37-37
2009年中国的汽车销售出现“井喷”,使得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把更多的期望放在了中国市场。“然而,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具有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日前,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在“2010年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论坛上指出。就目前而言,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具有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日前就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争端上诉案做出裁决,中国部分败诉。有分析认为这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首次败诉,将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政策     
《汽车观察》2008,(1):16-16
商务部2008年拟建汽车产业安全预警体系商务部计划在2008年扩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监测范围,并建立完善的汽车产业安全预警体系,以指导国内企业如何处理国外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据了解,目前商务部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经达成初步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扩大对重点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监测范围。近年来,一些国外进口汽车零部件对中国生产的同类型产品已经造成很大冲击,原有的数据已经满足不了反倾销的要求。为此,商务部决定进一步扩大监测企业范围,而首先要扩大的行业就是汽车零部件行业。这意味着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预警机制将再一次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