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业新闻     
《中国报业》2011,(10):2-3
浙报传媒借壳*ST白猫上市9月29日,浙报传媒借壳*ST白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恢复上市交易,首日股票简称“N浙传媒”,自第二个交易日起股票简称为“浙报传媒”。浙报传媒是国内首个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报业传媒集团。也是浙江省第一家上市的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分别设立了独立运作的法人主体负责运营《浙江日报》、钱江报系、《浙商》杂志、《美术报》、浙江在线以及9家县市报等浙报集团旗下的主要媒体。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2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浙报传媒人来说,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这一天,浙报传媒借壳上海白猫,成功上市,并迎来开门红。开盘价11.99元,然后一路上扬,全天上涨68.27%,成为当天市场万绿丛中一点红。上市之后,参与浙报传媒上市全过程的四大中介机构分别发表专题评论,认为浙报传媒的  相似文献   

3.
张晓燕 《中国报业》2011,(11):25-29
2011年9月2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浙报传媒人来说,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这一天,浙报传媒借壳上海白猫,成功上市,并迎来开门红。开盘价11.99元,然后一路上扬,全天上涨68.27%,成为当天市场“万绿丛中一点红”。上市之后,参与浙报传媒上市全过程的四大中介机构分别发表专题评论,认为浙报传媒的上市是“A股资本市场罕见的快速规范上市”,“效率之高超乎想象”,“不仅仅是企业上市,更是一种团队文化”。  相似文献   

4.
黎青 《中国报业》2014,(11):35-35
5月19日,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华智控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拟借壳华智控股登陆A股市场,交易完成后,杭报集团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这是继浙报传媒成功借壳上市后,又一拟上市的党报背景传媒集团。华智控股公告显示,此次拟向杭报集团下属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都市快报社发行股份,  相似文献   

5.
焦点事件 说出版传媒企业近两年来掀起一股上市热潮并不为过,仅在2009年、2010年间就有10多家传媒机构上市或者将要上市。2011年4月28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拟借壳。ST炎黄的消息一出,更是印证了这一潮流趋势。  相似文献   

6.
仁和集团借壳*ST九化上市,不但使*ST九化获得了新生,而且使仁和集团母子公司资产获得了良性循环,融资运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了最大化。仁和集团借壳上市成功,对其他企业起到一定启示作用。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方平凡 《中国报业》2012,(15):16-19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党报集团"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日渐式微,更加丰富的体制探索和制度突破随之而来。其中,改制上市作为更高层次的制度创新形式,一直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国内两家党报集团对接资本市场的运作引人瞩目:一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控股的浙报传媒成功借壳上市,二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控制的粤传媒拟通过增发、注入传媒核心资产的重组预案获批。研究这两家党报集团的上市选择和路径设计,不仅对理解党报集团体制创新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助于了解当前传媒企业上市的政策取向、尺度把握和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8.
报业集团上市,这两年成为报业发展的热词之一。究竟上不上市?如何上市?上市之后怎样发展?都让众多报业掌门人纠结着。本期特别策划,我们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浙报传媒和粤传媒的上市历程为剖析对象,请亲历者和研究专家来谈一谈上市的利与弊、上市的目的与路径选择等相关问题。期待能够给已经上市和众多准备上市的报业集团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注册制改革对借壳重组上市产生了不同层面的抑制与加强作用。一方面,注册制下IPO渠道更为顺畅,借壳优势不再。另一方面,改革配套措施为科创板重组上市松绑,减少借壳限制。两方面影响力量的博弈使借壳重组上市受到冲击,但仍将保持一定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以IPO直接上市为主流,优质壳资源为上市渠道中强劲补充力量的市场化格局。  相似文献   

10.
S*ST兰光重组获批,宁波银亿将借壳上市。继4月北京新华联成功借壳S*ST圣方注入房地产资产后,又有一家地产公司有望借壳上市。S*ST兰光5月1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1年5月11日收到证监会有关文件,核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2月,辽宁出版传媒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8年11月3日,安徽出版集团全称变更为“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从2008年11月5日起由现在的“科大创新”变更为“时代出版”,就此,安徽出版集团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主业借壳整体上市的“第一家”,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等单位的上市申请业已放在了有关部门的案头。在中国出版业发展的道路上,上市之潮风起云涌,诸多新闻出版集团都启动了上市步伐。  相似文献   

12.
戴娟萍 《市场周刊》2004,(10):53-55
托普软件于1998年成功“借壳”川长征上市之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上市之后的溃败之路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托普软件案例告诉我们:要成功“借壳”上市,光有娴熟的资本经营技巧是不够的。曾在“额度制”政策下大放光彩的“借壳”上市,随着“借壳”上市企业接连不断的陨落,投资开始重新审视“借壳”上市的意义。在中小企业板已设立和主板由“额度制”走向“核准制”、上市公司不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的今天,通过收购在资本市场潇洒走一回的“借壳”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仍能被投资认可的是通过收购实现战略性上市的“借壳”。  相似文献   

13.
钟音 《商业会计》2006,(6S):11-11
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6年5月修订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6年5月修订)》(以下简称“新规则”),自今年5月19日起正式施行。修订主要涉及以下的内容:明确了证券交易所对股票上市、暂停和终止上市的审核权。证券交易所根据法律规定行使上述审核权,证监会不再承担相关审核职责。规定了股票上市、暂停和终止上市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报业公司有5家。其中,浙报传媒、博瑞传播和新华传媒为上交所上市公司,华闻传媒、粤传媒分别为深交所和中小板上市公司。报业上市公司经营状况2014年1-9月,华闻传媒净利润超过8亿元,每股收益0.44元;浙报传媒净利润4.09亿元,每股收益0.34元;博瑞传播净利润2.18亿元,每股收益0.2元;粤传媒净利润1.24亿元,每股收益0.18元(见表1)。从营业收入看,2014  相似文献   

15.
《商》2015,(51)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飞速发展,上市公司融资更快速便捷,但受IPO审核周期长等因素困扰,首发上市难上加难,因此,"借壳上市"成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热点,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往往采取该方式成功上市。本文通过对A公司借壳*ST霞客资产重组案例,使人们对借壳上市的资本运营过程和成本有全面了解,并为那些想通过借壳上市的企业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券商借壳、买壳上市的现状出发,将借壳、买壳上市与IPO相比较,以及对资产重组进行绩效分析,并结合管理层态度、政策环境、国际竞争背景,针对我国券商借壳、买壳上市的多方面动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11月22日,青岛投资网发布了"青岛亚星意欲借壳ST大通"的消息,据悉该消息是外地知情人士披露的。实际上,从S*ST大通披露的公开信息显示,2007年8月2日,青岛亚星集团曾经派员实地调研了S*ST大通公司的情况,此前,一向以内幕消息准确超前著称的东方财富网,也已经有帖子披露青岛亚星拟入主ST大通的信息。如果青岛亚星借壳上市梦想成真的话,那么,青岛亚星将成为  相似文献   

18.
梁静 《新财富》2007,(3):16-17
通过借壳和IPO,国内券商正掀起大规模上市的热潮。券商概念股随之升温,可能的借壳对象、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都凸显出投资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苏振 《中国品牌》2010,(2):112-116
去年谋求上市的国内众车企无一“圆梦”,但今年有望取得实质性突破。日前,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广汽集团已启动整体上市计划,拟借壳骏威汽车而登陆香港市场,无独有偶,一汽集团的整体上市也是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申江服务导报》、《I时代报》、《房地产时报》、《人才市场报》、《上海学生英文报》和《新闻晨刊》等5报1刊的优质经营资产,集中注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控股的新华传媒正式上市。此举是上海传媒业的一次重大突破。随着传媒经营公司的上市,报刊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它对推进报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