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会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问题是世界各国银行业及金融监管当局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银行要保证贷款安全归还、实现目标利润就应建立健全贷款质量监管制度,而对不良贷款的监控应是银行各部门整体协作的共同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会计对规避信贷风险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政策性贷款是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它明显有别于可以无偿占用的财政拨款,具有指导性、非盈利性和优惠性等特殊性。但政策性银行贷款的运行,也应遵循银行资金运营的基本规律,从而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促进政策性银行的健康发展。本试对目前政策性银行贷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贷款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探索政策性银行贷款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而推出的重要政策,目前已初见成效。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存在:学校重视不够,人员配备不足;学校承担工作量过多,管理不到位;学校承担风险补偿金大,积极性不高;贷款学生还贷意识不强,违约现象多等问题。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高校应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降低贷款风险;国家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应提高认识;政府应加快信息网络、制度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4.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是我国银行信贷管理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银行业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和标准进行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有利于加快国内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走向国际金融市场的进程,有利于银行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对信贷资产进行科学的分类和管理,准确合理地反映银行的盈亏状况,对国内银行提高信贷管理水平,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稳健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1999年7月,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了清分,2000年起按季定期进行了分类,从今年起,我国各类银行开始全面施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5.
王刚 《当代经济管理》2006,28(5):120-124
贷款损失准备金是与资本充足率、贷款质量分类紧密联系的银行审慎监管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有关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三方面完善现有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体系,一是加强监管机构对外资银行准备金计提、管理的监督;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要求;三是增加国家风险因素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我国各类银行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已经过几年的试点和试运行,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奈件已经具备.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的运行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贷款五级分类在执行中也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切实做好支农贷款的发放工作是各级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义不容辞的一项义务.笔者认为,在发放支农贷款中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贷款在商业银行业务量的占比和贷款利息收入在效益结构中的占比中均占有至关重要的份额。贷款能否产生效益或能否达到银行的目标收益一方面取决于贷款的质量,另一方面取决于贷款成本。对贷款成本进行测算,实行贷款定价是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因此,讨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指出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提出的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构建新型贷款利率定价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提出了适应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方法——贷款边际成本定价法,并对定价方法的具体步骤做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利用金融手段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重要措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的最直接反映。但是由于制度设计及其它原因造成的国家助学贷款供需总量失衡、供需结构失衡,银行缺乏积极性、服务质量差,学生贷款违约率持续偏高等问题相当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不同主体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应加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银行应提高服务质量、推行生源地贷款、实行助学贷款证券化;学校应尽到中间人的义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消费信用很难把握,贷款合同的相关细节不很明确,助学贷款的政策性与银行商业性存在矛盾,贷款协议不尽合理,配套措施缺陷大等。钟对这些问题,要加强政府的角色定位,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完善相关制度与法律,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加强学校与银行的协作,以促进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关注类贷款是正常类贷款和不良类贷款之间的分界线,是极易转变为不良贷款的资产质量类型,近几年,随着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关注类贷款也随之大幅度增加,因此,关注类贷款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引起了银行和外部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讲述了关注类贷款存在的风险隐患,同时针对问题提出相对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静 《全国商情》2010,(6):57-59
不同规模的银行在发放贷款上有着具体差异,尤其是在以软信息为主的关系型贷款上.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银行与小银行开展关系型贷款时在银企关系长度、银企距离、信贷可得性方面的不同以及多银行控股公司和银行并购行为对关系型贷款的影响,从而探求银行规模与关系型贷款之间的关系,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金融机构,贷款信息尚未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实际工作中造成贷款信息查询和异议处理等诸多不便。在现有条件下,村镇银行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客观上存在诸多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村镇银行存在电子化程度低、网络办公环境差、信贷科目设置不规范、缺乏查询信用报告的积极性、对农户未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等情况。因此,应出台相应政策,升级前置系统,理顺征信系统运行管理体制,加强征信业务培训,促进村镇银行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公司在运行的不同阶段贷款债权所面临的风险不同,银行应采取不同的保障措施。在公司正常经营期间,银行应及时行使代位权和撤销权;在公司变更时,银行应及时行使异议权;在公司清算时,银行应申请法院指定成立清算组,及时申报债权等,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吴梅 《全国商情》2009,(12):122-123
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是商业贷款的一种形式,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于学生还款率的高低.学校作为连接银行和学生的中介人,是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之一,助学贷款拖欠率太高会对学校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学校在其他方面和银行的资金合作关系.因此,高校应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贷款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全程管理,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良性、健康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的经验为我国银行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通过对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质量管理方面要营造守信氛围、充足提取贷款呆账准备金、及时核销贷款呆账、严格控制信贷风险的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加速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辽宁作为教育大省拥有地方高校70所,2005年按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运行以来,全省地方高校基本纳入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范围,走在全国助学贷款工作的前列,但也遇到了诸多困难与问题。因此,应建立国家助学贷款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助学贷款相关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加强诚信观念宣传教育;提高认识,健全管理机构;建立银行与学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贷后管理,将风险补偿金的支付与管理工作的绩效挂钩。  相似文献   

18.
根据银行借款合同加速到期条款的特征以及合同法上终止与解除的概念区分,可以认定加速到期条款是关于合同终止的有效合意。在借款人企业濒临破产情形下,银行主张贷款加速到期将使得贷款提前到期的,若债务人主动清偿该贷款,在符合《破产法》第三十二条破产撤销权之构成要件时,银行获还的贷款可以被撤销,但需考虑清偿资金来源;若银行单方扣划还贷,则其行为应定性为抵销,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四十四条约束。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房贷业务的发展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住房贷款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银行房地产贷款工作的建议,并就住房抵押贷款方式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王雄 《全国商情》2009,(16):106-108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而带有较强政策性目标的商业性贷款制度.本文通过对成都市10多所高等学校将近2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到成都市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基本原因.助学贷款存在着贫困学生贷款难和银行"惜贷"的矛盾,贷款学生违约率高.根本原因归咎于助学贷款机制设计不合理,为银行惜贷和学生违约提供了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