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卿固  于颖 《交通财会》2004,(11):39-41
对于企业而言,数额巨大的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时全部费用化,或全部资本化,都将影响到企业各期的资产数额和会计收益,现行的无形资产准则将研究与开发支出全部费用化的规定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应借鉴国际经验予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道路运输是我国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我国经济体系的基础和前导性产业,为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财政部、安监总局陆续发布了相关文件,对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的计提使用及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就会计与税法对道路旅客运输业安全生产费用的处理差异,举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财政部财会〔2014〕1号2014年1月17日一、企业因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发生变动的,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应当进一步规范关于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会计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的规定,对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进行会计处理。本解释所称的弃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在确认后,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费用应当确  相似文献   

4.
朱建章 《交通财会》2002,(11):18-19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持谨慎态度 ,当会计人员对某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时 ,应选择一种不虚增账面利润、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 ;充分估计风险 ,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本文对仓储企业如何运用稳健性原则提出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款费用资本化是目前我国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提法及其会计处理有着不同的看法,故在此提出来,以抛砖引玉。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提法所谓借款费用资本化,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将因借款而引起的费用作为资本来处理的一种方法。由于费用是企业的一项支出,企业支出一项费用,对于作为所有者的权益的资本而言,在数量上只能是减少,而不可能增加,所以,借款费用资本化,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指企业将发生的偌款费用计作资本减少,反映在会计帐务处理上,应该是借记实收资本,贷记长期借款一应计利息(计提利…  相似文献   

6.
BOT高速公路模式在我国高速公路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BOT高速公路的财务情况对政府、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皆存在重大影响,但随着相关会计新规的相继出台,由于各BOT高速公路企业对业务和规定的理解不同,其收入的会计处理也存在差异。如何对BOT高速公路企业的收入进行科学合理的会计处理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相关政策规定和BOT高速公路的会计实践,对BOT高速公路建设期收入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使企 业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 交易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当期现金收付与当期实现收 入和发生费用之间的不一致 性也越来越突出。过去以现 金收付来确定企业收入与费 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会 计中客观、真实地计算损益 的要求。然而,客观、正确、真实地计算与反映当期收入与费用,并加 以配比,确定当期损益乃是现代会计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样,会计处理 基础有关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愈益重要。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虽已认识 到了这一点,但在言及会计处理基础时,其广度与深度似感不足,往往 未能很好地将会…  相似文献   

8.
谈固定资产大修费用的会计处理刘长利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修理费用直接计入成本费用,发生不均衡的,可以采用待摊或预提的办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企业却简单地将大修理基金从“专用基金”帐户转到“预提费用”帐户,而且继续按照原来的办法计提大修理基金。...  相似文献   

9.
美国商誉会计处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6月 2 9日 ,FASB改变了企业购并的会计处理准则。企业对于购并可能无法再使用权益结合法了。在传统购买法下 ,要求企业应在特定期间内摊销商誉的规定 ,也将不再适用了。此外 ,购买的商誉则将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 ,并适用价值减损测试的规定。FASB新财务会计准则公报 1 41号《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以及公报 1 42号《商誉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都有大幅度的变动。本文试图介绍这种变化和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以及对我国商誉会计处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会计改革对企业承包经营的影响是很大的,从我国企业税制改革看,目前多数省市还没有普遍推行利税分流、统一所得税率等,“八五”期间许多地区和行业,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仍是管理企业的主要方式。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看法。 一、新会计制度规定的有关费用范围划分及计算、列支方法变化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为适应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实现我国会计和国际惯例接轨,对企业许多费用范围和计算、列支方法做了新规定,有的增加制造(营运)成本,有的虽不属直接费用但也影响当期损益,下面分别谈一谈这些变化对企业承包经营的影响。 1.劳动保险费作…  相似文献   

11.
《交通财会》2004,(1):48-56
20 0 3年 8月 2 2日 财会〔2 0 0 3〕 2 9号近年来 ,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 (以下简称“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陆续发布实施 ,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 ;同时 ,国家税收政策改革过程中 ,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现实情况也对企业所得税法规做出了一些调整。由此 ,使得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中就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产生了某些差异。对于因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就有关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 ,其处理原则为 :企业在会计核算时 ,应当按照会计…  相似文献   

12.
袁科研 《交通财会》2009,(12):47-49
本文从施工企业内部建造合同的界定入手,分析了内部建造合同会计处理的三种方式,认为集团公司按照建造合同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子公司或者关联企业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陆明 《交通财会》2007,(6):74-74
<正>一、一般借款借款费用资本化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大的框架上看,企业会计准则对一般借款借款费用资本化原则的规定已经比较明确。但会计实务中企业的情况往往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准确确定影响一般借款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两个关键因素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关于营业税会计处理的规定财政部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已经国务院颁发,现对有关会计处理办法规定如下:一、企业交纳的营业税,通过“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科目进行核算。二、企业按其营业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交纳的营业税,...  相似文献   

15.
成本和费用的管理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制定价格资料,增强在市场的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国以来,我国逐渐建立了一套成本、费用管理的办法,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对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成本开支范围,成本核算原则,成本管理责任制等作了较全面的规定,交通部也相继制定了《海河港口企业成本管理办法》、《内河运输企业成本管理办法》、《海洋运输企业成本管理办法》以及《汽车运输企业成本管理办法》。条例和办法的公布,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经济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章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下面,笔者仅就谨慎原则及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谈点个人的看法。 谨慎原则也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原则。是长期以来在西方会计工作中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意义的重大惯例,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会计学中最古老的会计信条之一。这个信条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约束力量,并被会计师们奉为“金科玉律”。谨慎原则是指对于某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或程序供选择时,应持谨慎、稳妥的态度。即:确认一切可能的损失,避免…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会计正处于不断完善的发展进程中,会计作为一项提供企业经济信息的系统,已经为大多数会计工作者所认同。会计主要是通过对外编报财务报告来完成传递会计信息职能的,然而,纵观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关于财务报告的有关规定及我国对外编制会计报表的实践,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尤其在会计揭示方面,影响了我国会计职能的正常发挥,应亟待改善,本文拟就会计揭示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什么是会计揭示企业对外提供本企业财务状况及获利情况主要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来完成的,而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statem…  相似文献   

18.
企业住房基金会计处理规定一、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住房周转金”科目,核算企业从各种来源取得的用于职工住房方面的资金。企业取得的自管和委托代管住房的租金收入(不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代管住房的租金收入)借记“现金”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经财政部门...  相似文献   

19.
赵海 《交通财会》2012,(6):88-90
研发费用是研究和开发某项目而产生的费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和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的比较和分析,为我国研发费用的核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会计法》将会计工作的任务和会计人员的职责规定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重要方面。发挥核算和监督的职能要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为适应企业改革形势的需要,从会计职能上应逐步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核算重点的转变。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反映变为把成本(费用)、利润、资金等指标纳人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完整的各项经济指标体系。有一套企业予测、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办法,做到既有事后核算,又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确保目标管理中财务指标的实现。 在当前深化改革、完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