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融资担保行业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解了燃眉之急。但担保机构总体规模偏小、实力较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文章简要分析和概述了担保机构的基本功能、目前面临的风险;根据河南省当地的发展现状,指出行业风险的成因,提出了对整个行业具有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用担保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而信用担保业又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能正确地识别各种风险,并有效地加以防范和和控制。通过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问题入手,从信用担保行业,信用担保机构自身以及政府三个方面论述了信用担保机构讨论了信用担保机构对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相似文献   

3.
融资担保行业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解了燃眉之急。但担保机构总体规模偏小、实力较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文章简要分析和概述了担保机构的基本功能、目前面临的风险;根据河南省当地的发展现状,指出行业风险的成因,提出了对整个行业具有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在此问题上,担保公司有效的为企业和银行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一方面为中小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同时也为银行的信贷资金的投放和降低信贷风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业务合作的逐渐深入,以及各种资金背景的担保公司纷纷进入融资担保市场,并迅速发展壮大,银行与担保机构业务合作的风险逐渐显现,认真剖析风险产生的关键环节,未雨绸缪,并更好的发挥担保公司融资平台的作用,同时又降低担保贷款的风险,这是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与发展引起了社会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其他担保融资方式并不能极大程度地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互助担保融资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一种新型独特的融资方式,互助担保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然而它所带来的"多米诺骨牌"式的风险也不容小觑。针对互助担保方式下存在的违约风险,本文分别从政府、银行及中小企业三个方面提出了详尽且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十年我国经济发展,企业都是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期的主角。然而,充足的资金运转是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也是企业能否实现项目正常运转的保障。企业要想得到稳步快速发展,必须通过融资这一途径来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但是,由于企业自身因素的局限,金融机构经营体系不完善,政府宏观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等多方面束缚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具体而言,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大方面,下一步要从强化信用意识,提升信用等级、建立和健全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强化贷款责任制、提高信贷员业务水平等方面做好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成了限制其发展的瓶颈.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为了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要逐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实力,另一方面尝试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准备金制度,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融资担保困境是制约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问题。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困境提供根本性的动力,需要借助相关部门的指导与干预,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到我国的投融资市场中,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便利,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涵义以及存在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担保联合体企业融资一度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是随着担保联合体融资模式风险逐渐的凸显,该模式又被质疑。本文在分析担保联合体企业融资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对担保联合体企业融资模式的风险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优化担保联合体企业融资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自身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银行成本效益约束、政策歧视和担保制度等方面的风险严重制约了信贷配给缺口问题的解决,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现行融资制度缺乏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作用机制。本文以湖北省情为研究背景,研究突破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缺口的风险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传统观点认为“担保难”和风险收益不匹配是造成此现象的一个关键原因,诚然,一个有效的担保和较高的收益可以促使银行“慷慨解囊”,但对于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如何设立一个担保机构愿意为之承担连带责任,中小企业的利润率又如何能承受高成本的融资利率似乎是一个更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一种能够承担高风险和提供增值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融资与发展带来了积极而特殊的意义。就我国目前而言,担保机构与协作商业银行的银担合作现状并不乐观。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关键是要从根本上尽快建立利益共享下的风险分担制度,这对双方平等持久合作、共同防范控制风险,对银担企三方之间融资活动的顺利开展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自身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银行成本效益约束、政策歧视和担保制度等方面的风险严重制约了信贷配给缺口问题的解决,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现行融资制度缺乏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作用机制。本文以湖北省情为研究背景,研究突破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缺口的风险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推出许多扶持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政策,为担保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但是作为特殊的非金融机构,担保行业独特的业务范围和特点使得担保公司需要面临更多的风险.长期以来,担保公司出现风险,甚至担保公司倒闭的消息不断.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环境下,担保公司如何有效识别自身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控制风险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张涛 《当代会计》2021,(5):101-103
近年来,为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难题,国家高度重视融资担保公司的发展,并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随着担保行业的快速发展,融资担保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随之暴露出来.文章从内部审计的视角出发,针对目前融资担保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从经营的风险性和合规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防控,为提升融资担保公司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融资风险是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来源有政策变化、利率变动、信息不对称、经营水平不高、资本结构不合理等。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背景中,中小企业出现的过度负债、自身管理不善、以及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问题会进一步放大融资过程中的风险。风险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的融资成本、其利润受损、融资规模减少及制约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应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密切关注相关利率变化及规范自身的经营等手段来降低这种风险,以促进中小企业能够在适度风险范围内更加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开发》2015,(2):30-3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小企业异军突起,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途径成为我国中小企业采取的主要方法,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上陷入了融资难的窘境。为了解决这种困难,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债务融资被提上了日程,但是仅仅依靠债务融资的方式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解决或者减少这种风险,文章从中小企业目前的债务融资情况入手,然后进一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债务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最后探究出现这些总风险的原因,进而找出相应的措施对策来减少与解决这些风险与困难,促使我国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难的窘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小企业异军突起,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途径成为我国中小企业采取的主要方法,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上陷入了融资难的窘境。为了解决这种困难,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债务融资被提上了日程,但是仅仅依靠债务融资的方式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解决或者减少这种风险,文章从中小企业目前的债务融资情况入手,然后进一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债务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最后探究出现这些总风险的原因,进而找出相应的措施对策来减少与解决这些风险与困难,促使我国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难的窘境。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广大中小企业反映最多的困难就是融资难题。就我国目前状况来看,渠道单一和已有渠道梗塞不畅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两大因素。克服这些困难,需要中小企业自身、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多方参与。中小企业应有效利用各种现有融资渠道,树立良好信用形象,壮大企业实力以获得更多的可担保品,同时努力提高自身金融素质;银行则应抛弃所有制歧视观点,加快金融创新,规范信用担保体系;最后,政府要做的就是适度、有效干预和引导经济,建立完善的法律支持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20.
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日益暴露出缺乏风险分担机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经验,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