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宁波经济》2004,(12):27-28
央行加息动作实行已有时日,各种评论也频繁出现在人们面前。在对加息政策的充分解读之后,我们更为感兴趣的还是,加息对宁波的冲击有多人?尤其是火爆了近4年的楼市是否由此出现颓势.还是短暂调整后再次点热市场?同时,普通市民面对加息的多种反应也成为了我们关注的视角之一。  相似文献   

2.
梁慕薇 《沪港经济》2004,(11):38-39
香港银行贷款利息在经历52个月漫长的减息周期之后,9月23日起正式进入加息周期。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7,(14):31-31
早些时间,央行行长曾表示,是否加息主要看5月份的数据。因此,5月份CPI一公布,市场对央行加息预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在市场多数人看来,为了遏制通货膨胀,挤压两大资产的泡沫,加息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也有人出来说,由于市场对加息不敏感,或在中国加息对宏观经济没有多少效果,因此加息还不如取消利息税。从居民一年期存款的收益来看,加息与取消利息税是完全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6,(30):17-19
日前日本中央银行提高隔夜银行拆息0.25厘,并把官方贴现率由0.1厘提高到0.4厘,正式宣布漫长的零利息及通缩时期结束。这也表示以欧、美、日为主的发达经济体系,已全面进入加息周期,对全球市场将有  相似文献   

5.
君都 《沪港经济》2014,(5):32-33
正香港股票市场的业绩发布期刚刚过去。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不少蓝筹股在发布业绩时,亦宣布了各种集资计划,向市场"抽水"。"抽水"本身并不是新鲜事,但这些企业均采取了股权集资的方法。市场分析认为,蓝筹之所以如此赶着"抽水",是因为企业意识到加息潮即将重临,故而未雨绸缪。耶伦首秀言论升加息预期相信没有人会天真地认为市场一直会维持低息的环境,随着美联储去年开始启动退市的程序,削减买债规模,市场便对利息水平恢复正常化有  相似文献   

6.
1万元存1年可以多收入21.6元利息,107/元存5年增收432元…… 8月19日,银行开始执行上调0.27%的存贷款新利率,这些天投资者们都拿着计算器在算账:加息了,怎么处理手上的存款? 而国债、保险、房贷等又该怎么处理?不少专家认为新的加息周期可能已经开启,年内有可能再次加息。下一步该怎么理财?这里帮你一一算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04,(12):19-20
突如其来的加息,使得各大市场迷雾一片,无论是保险、股市、楼市、债市……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更为严重的是,加息通道开启的传言更是在市场流行,市场走向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8.
香港银行贷款利息在经历52个月漫长的减息周期之后,9月23日起正式进入加息周期。 此前,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已提醒银行按揭贷款供楼人士,要有因加息令每月供款进一步增加的心理准备。最优惠利率四年首调升各间银行趁机吸引储户 继8月香港跟随美国加息之后,香港9月下旬再度跟随美国加息,且与上次相同,这次加幅少于美国;美  相似文献   

9.
信息动态     
《天津经济》2011,(2):78-80
央行宣布加息 第一套房贷款百万利息接近翻倍 央行决定,自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0.
《宁波经济》2004,(6):17-19
近期,在央行各项货币政策逐一出台后,尤其是存款准备金利率调整以来,央行会不会加息?为何央行现在还不加息?已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多位经济界人士对这一敏感话题纷纷向外界发表了观点,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1.
关注     
焦点Focus中国要不要加息 美联储在6月底启动加息计划,首次加息25个基点。因此全球的金融家们都在仔细观察,各国央行也在考虑采取适宜的货币政策。此时此刻,中国是紧盯美元即时跟风?还是保持适时而动?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11月11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由目前的1.75%提高0.25个百分点至2%,这是美联储今年6月份以来连续第四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美联储高管也表示,加息步伐不会停止。市场普遍预测,今年12月与明年1月,美元很有可能还会出现两次加息。那么,此次利率微调,究竟会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经济带来多大影响呢?  相似文献   

13.
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公布,央行“五一”期间宣布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节前市场的加息预期落空。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加息节点或在二季度,也有部分人士认为关键在于二季度的经济数据。  相似文献   

14.
倪金节 《环球财经》2008,(7):122-123
在通胀阴影的笼罩下,全球金融市场在激荡和喧嚣中度过了一个月。 石油价格飞涨、欧洲通胀重上高位、特里谢和伯南克暗示将加息的言论,都加深了市场对全球进入加息周期的担忧。我们相信,尽管目前加息的时机还未完全成熟,但减息的空间已经暂时消失,全球加息周期来临可期。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28):23-24
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加息或抽紧流动性弓I发的全球市场动荡或许远未结束,但对市场的影响和震动的程度,可能已趋于缓和。市场的这一轮调整对中国经济整体而言,利大于弊,有利于中国经济朝着稳健的方向发展。首先,全球这一轮加息,普遍比较温和。目前,各国的通胀并不严重,未来加息幅度有限。加息只是使全球经济增长降温,但不会带来世界经济的全面衰退。因而,中国经济依然面临良好的周边环境,对出口的打击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16.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集中关注焦点在于美联储加息节奏,原来市场较为一致预期的9月20日美联储例会加息,逐渐分化为美联储将会暂时停止加息,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近期美国飓风冲击。此次飓风导致的美国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历史罕见的,进而金融市场已经出现美元普遍下跌趋势,其中与历史自然灾害和经济周期不同的是石油价格的暴涨,进而导致飓风给予美国经济双面打击。国际石油价格跃上70美元,使得美国石油金融战略面临调整,  相似文献   

17.
又加息了。加息图的是什么?貌似是为战通胀。但加息后,价格上涨是否能被抑制?笔者看来是否定的,越加息物价越高。因为,本轮物价上涨是全球性的,根源是发达国家无休止地滥发货币。对中国而言,这样的价格上涨属于成本推动。不是吗?前段时间,四大日化巨头打算联手涨价,康师傅产品涨价,不都在强调成本上涨吗?可以预料,未来这  相似文献   

18.
2007年7月20日晚,加息、减税两项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国务院决定,自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07,(14):30-30
现在银行的存款利率本来就不高,今年连续两次加息之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达3.06%,扣除20%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为2.448%,与今年5月CPI增速3.4%相比,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利率。因此,近期取消利息税的呼声一直很高。  相似文献   

20.
加息的震颤     
一个平缓的动作,传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加息表明决策层调控手段的改变,标志着市场手段开始受到更多的重视,行政手段将逐步淡出。实际上,本次加息对市场的警示作用大于其作为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