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三维信用理论框架,构建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两种模型,利用小微企业数据,分别对构建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银行目前采用的指标体系的评估准确率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由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反映小微企业信用水平的指标体系的评估准确率更高,可为银行等相关部门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小微企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小微企业信用评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基于这一背景,借鉴国内外信用评价技术,综合考虑小微企业开展信用评价的科学性和可实现性,构建包含小微企业所有者特征、小微企业特征和行业特征的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信用分类模型并对某商业银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分类准确性高、性能良好,可为金融机构科学、有效开展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提供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鑫  王莹  陈进东 《征信》2021,39(5):62-70
当前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通过文献检索,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我国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现状与趋势和信用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问题,并从实际应用角度探讨我国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研究热度呈增长趋势,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企业自身因素扩展到企业外部环境,且逐渐与供应链、大数据相结合;信用评价模型构建的方法涉及指标筛选、指标赋权和信用等级确定这三个方面,实际应用中与大数据相结合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有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征,挖掘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出包括信用品质、信用能力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既包括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财务指标,也包含反映企业道德因素的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李坚  肖小瑜  谭兵 《征信》2017,35(10):14-22
借鉴阿里小贷和国内部分小型银行及美国富国银行对小微企业风险控制的做法,论证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三手"新理念,基于对企业信用本质、贷方结算量、银行日均存款等企业和银行业务的基本认识,从理论上推导出"小微企业销售货款结算信用度"这一个能简单快捷对小微企业信用进行准确评价的信用评价指标,且对其是否能有效指导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经营实践,从大数据采集、风险管理和贷款定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并提出一个收益覆盖风险的差别化小微企业贷款定价公式,以期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重要单元的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困扰其发展的瓶颈,而其症结很大程度归咎于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缺失,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本文认为小微企业应抓住当前我国金融综合改革大环境下信用体系建设出现的机遇,根据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提高小微企业信用意识、构建适用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等进一步完善小微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在已经构建好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选取了一家小微企业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罗鸿勇  黄翠平 《征信》2016,(3):50-52
信用信息共享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四川省遂宁市作为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开展先行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共享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促进了地区信用环境改善,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形成了以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带动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全面建设的“遂宁模式”.  相似文献   

9.
将征信文化理念融入小微企业信用理念中,并将征信文化与小微企业信用文化有机融合,可以激发小微企业自身信用财富的转化,提升征信文化软实力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丁振辉 《征信》2014,32(11)
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融资难问题,如何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大数据有助于实现企业层面的信用评级,防范企业财务数据造假,推动评级结果动态演进,降低评级成本,提高评级效率,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解决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基于Hadoop系统的信用评级研究,提高信用评级标准模板的大数据适用性,强化对非结构化数据的甄别和刻画能力,促进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刘亚洲  赵瑾  房佩华  梅雅妮 《征信》2022,40(4):86-92
小微企业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信贷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推广,为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开拓了新的渠道.税务数据在企业信用评价中的实践证明,通过深度数据挖掘,利用信用替代数据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可以有效提升小微企业的获贷率.建议采取加大企业信用信息开放力度、加快推动地方征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2.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展开将有效地缓解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但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中,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过度竞争、评级机构内部评级指标体系的不统一、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意识薄弱等问题的出现,需要政府、信用评级机构和金融机构的相互配合,共同改善信用评级行业状况和小微企业资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周海 《征信》2017,35(3)
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责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以大庆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为突破口,构建了“一库两网一平台”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和运行模式,有效缓解了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弥补了传统银企对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同时,针对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各市(地)借鉴大庆经验,找准切入点,利用地方政务信息平台建设的成果,建立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将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与各地方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章寒冰 《时代金融》2014,(1Z):233-234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展开将有效地缓解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但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中,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过度竞争、评级机构内部评级指标体系的不统一、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意识薄弱等问题的出现,需要政府、信用评级机构和金融机构的相互配合,共同改善信用评级行业状况和小微企业资信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不管是商业银行,还是小贷公司或担保公司,在受理小微企业的融资或担保申请时,都会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价.由于小微企业信用历史比较短、可供抵押的资产少等因素的影响,其信用评级往往都偏低,导致融资成本升高,进一步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本文从评级指标的角度,结合我国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信贷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应考虑的因素,尤其是应当考虑的一些非常规因素,以使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能够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征信可以支持小微企业信贷融资,但制约因素在于:金融机构信息收集渠道单一、信息共享程度低、信用评价标准"一刀切"、重担保轻信用问题严重,小微企业自身信用记录缺失、信息失真严重、信用意识淡薄,外部环境层面小微企业信用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信用信息利用率低、信用融资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征信产品结构单一.最后提出了着力提升小微企业主的信用意识、创新小微企业征信服务产品、强化征信信息共享、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娇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311-311
小微企业信用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在我国小微企业寿命短,风险大,且不易控制,其融资难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其经营与发展。究其根本就是信用评级程序是影响融资的重要因素,跟踪评级又是信用评级程序的重要组成。本文将美国爱德华·琼斯公司模式带入跟踪评级阶段,可以动态连续的跟踪小微企业资信状况,及时对小微企业信用状况进行更新,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总体效率,降低投资者风险,对小微企业信贷评级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颖 《时代金融》2014,(6Z):127-127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其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缺陷致使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披露不足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惜贷盛行。建立专门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能帮助银行有效揭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同时降低其获取企业信息的成本,为市场参与各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其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缺陷致使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披露不足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惜贷盛行。建立专门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能帮助银行有效揭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同时降低其获取企业信息的成本,为市场参与各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互联网金融。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有效拓展资金需求的渠道。互联网金融,打破传统金融垄断市场模式,全面提升了资金融通效率,开创了全新的金融服务工作模式。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发现,许多小微企业难以在银行方面贷款,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企业信用不足,导致银行风险加大,不能在正常下放贷款,所以对小微企业信用建设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新的信用建设模式为小微企业增信,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成功率。本文首先阐述传统金融服务影响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之后对传统银行以及各种小微企业自身问题进行分析,综合互联网金融优势等,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角度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小微企业信用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