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台湾第一部动画片拍摄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即由桂氏兄弟拍摄的黑白动画片《武松打虎》(10分钟),它是有文字记载的台湾地区最早制作的动画片中的代表作品。到了60年代,卜立辉神父在台湾成立光启社发展岛内的媒体产业,开始把美式动画引入台湾。光启社是天主教的研究机构,其名"光启"源于中国明末科学家徐光启,他是中国最早的天主教徒。光启社多方面发展台湾媒体产业,在动画片领域从美国购买了旧的摄影台,并于1963年由卜立辉神父  相似文献   

2.
王游来  李荣发 《魅力中国》2010,(30):176-177
中国早期的民族动画创造了中国动画的辉煌,确立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中的地位,然而中国特色传统动画在当代没有发射出它应有的光芒,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市场也有技术方面等原因。要使中国动画崛起,只有发展民族动画之路,在计算机时代,民族动画也应跟上时代,对传统动画进行技术创新,才能让他的光芒再次放射。  相似文献   

3.
陈安 《魅力中国》2013,(22):111-111
曾几何时,中国动画也曾在世界动画历史上挥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造成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即使现如今我们有心再创辉煌,却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美国和日本动画的影响和进击下,中国的动画产业面临着重大的考验,因此更需要了解中国的动画产业现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动画与日美动画之间的区别,找出中国与日蔓动画之间所存在差异,并整理归纳出中国动画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中国观众观看国产动画的情况,和对中国动画发展现状的认知及对中国动画发展前景的希望。指出当前的中国动画由于缺乏创新、剧本简单、缺少文化内涵而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回归本土文化,走时代创新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民族动画道路,注重动画产业链条的完善,并汲取外国先进动画技术的营养,是扭转中国动画被动局面的一个良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中国观众观看国产动画的情况,和对中国动画发展现状的认知及对中国动画发展前景的希望.指出当前的中国动画由于缺乏创新、剧本简单、缺少文化内涵而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回归本土文化,走时代创新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民族动画道路,注重动画产业链条的完善,并汲取外国先进动画技术的营养,是扭转中国动画被动局面的一个良策.  相似文献   

6.
张露  何佑 《黑河学刊》2012,(3):49-50
七十年代形成的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的辉煌已然不在,在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动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动画现状和问题并非突然出现和形成的。特定的历史时期导致中国动画业出现人才断层,以至于现阶段中国动画制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理想。中国动画的传播也由于本土动画市场缺乏规范,而造成国内动画市场无序和国产片的生存挣扎。中国动画要想复兴,从业人员自身的创作观念和创意都亟需突破。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发展我国动画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涂雅灵 《魅力中国》2009,(7):146-146
通过对美国以及日本等国的动画产业在中国的渗透,分析了中国动画产业的现状和问题,认为归根到底中国的动画产业要发挥整体优势,健全拓展动画产业链,共同创建本民族的原创动画新形象,自主开发属于我们的动画产品。  相似文献   

8.
与国外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相比较,我国的动画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针对中国动画现状,对中国动画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予思考与分析,旨在对中国动画本土化发展做出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青岛与动漫,很早以前便已结缘: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木偶动画片《崂山道士》,首次让观众通过动画了解青岛崂山的故事传说;1996年,由北京红叶电脑动画公司和海尔集团联合投资6000余万元打造的动画巨作《海尔兄弟》历时十余年终于制作完成并上映,这部集娱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寓教于乐的巨型动画片取得巨大成功,更令海尔品牌的卡通形象家喻户晓……然而,这些并不意味着青岛动漫产业起步很早。  相似文献   

10.
青岛与动漫,很早以前便已结缘: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木偶动画片《崂山道士》,首次让观众通过动画了解青岛崂山的故事传说;1996年,由北京红叶电月卤动画公司和海尔集团联合投资6000余万元打造的动画巨作《海尔兄弟》历时十余年终于制作完成并上映,这部集娱乐性、知识性、趣味l生为—体的寓教于乐的巨型动画片取得巨大成功,更令海尔品牌的节甬形象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1.
回国创业,他带领“今日动画“全力打造着精品中国动画,以精品为中国动画打通通往国际市场的道路,将中国文化向世界推广。他多次组织中外动画交流活动,以一己之力尽心推动中国动画的整体发展。他就是《中华小子》之父,著名旅法动画艺术家,上海今日动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艺术总监张天晓。  相似文献   

12.
动画热,已经是中国公认的一个社会现象.然而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动画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中国动画呈现出低幼化、说教化的特点,大人不爱看,孩了也不爱看;从动画产业上来看,它的产业链是断缺的.只有大力发展具有现代市场观念、产品观念、富有创意和造型设计观念的创意型人才和动画专业人上以及建立动画发展基地等一系列的活动才能使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国的动画事业,带动中国的动画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3.
孙秀华 《魅力中国》2009,(7):127-127
中国动画艺术在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曾一度瞩目于世。正是这一道耀眼的光环蒙蔽了当代中国动画人的双眼,使他们无法冲出传统,导致中国动画今天的没落。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代中国动画的发展现状,和造成现在这个现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雨琦 《魅力中国》2013,(23):97-97
针对中国动画的现状.从艺术设计的视角,以视觉镜头的表现为切入点,从场景、角色造型等方面,研究中国传统画元素在现代动画中的传承与发展,分析经典水墨动画影像的意韵美.探讨发展中国民族特色水墨动画,提升中国动画国际地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刘媛 《魅力中国》2013,(25):112-112
中国剪纸动画是中国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中国民间艺术的剪纸,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也为传统剪纸动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为中国民族动画产业带来了新的动力,也是一场技术性的改革,通过无数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创作出多部剪纸动画作品,但也有人迷失其中.为了让我们的民族动画能屹立于世界动画中.发展数码剪纸动画成了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王娜 《魅力中国》2009,(15):55-55
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的成功既有赖于中国元素的巧妙运用,又因为影片所传达的美国精神内核。反观中国动画,在民族风格动画片的创作中陷入了困境:忽视了对民族精神特质的表现;把民族风格的内涵固定化,没有与时俱进;把动画的民族风格创作当作动画创作的唯一风格。所以中国动画既要坚持正确的民族风格道路,又要积极探索其他表现形式来拯救中国动画。  相似文献   

17.
高甍 《黑河学刊》2009,(9):32-34
教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动画片的一个显著特点,纵观中国动画几十年的发展,大多数的动画受众都是儿童。所以,我国动画片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起了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探讨中国动画各时段创作发展,思考中国动画教化的起源和发展思维:为儿童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元素的滋养,传统文化元素为中国剪纸动画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剪纸动画继承了传统文化元素,且不断创新,日益走向成熟。计算机数字技术从介质形态、空间表现形态和关学效果形态上为传统文化元素在剪纸动画中的应用带来了质的转型。但计算机数字技术在增强剪纸动画表现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剪纸动画艺术类型民趣民俗日渐消弭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谢雪峰 《魅力中国》2009,(18):61-62
计算机动画作为IT行业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世界给中国计算机动画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提高中国计算机动画制作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计算机动画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罗佳欣 《魅力中国》2013,(29):114-114
中国本土动画看似红红火火,但在国际上是否真正占有一席之地,似乎我们的动画工作者并没有太多考虑,本文就中国动画行业的弊端和突围的方式进行探索.从另一个_侧面进行阐述,希望能给赢弱的中国动画界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